山东蓬莱汤万文,义务导游成都客,烟雨迷蒙访夹关
彩彩
近日,夹关镇感动了,情不自禁地下起了雨;更是羞涩了,用迷蒙的烟雨去遮“樱桃红绽,玉粳白露”。一个名叫汤万文的山东蓬莱人,在夹关给一支20余人的外地游客队伍当起了义务导游!
汤万文老师在向“游客们”讲述“万福桥的故事”
汤万文是成都爱达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 “姐妹工坊”夹关项目点的老师。对于夹关发展生态旅游,汤老师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城里人到乡村来旅游,是因为农家生活让城市人心向往之,旅游的主要内容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货、观农村山水”,这是一种包括呼吸乡下的新鲜空气,体味清静悠闲的田园生活,追寻古老丰厚的文化记忆,令人不断回味的美妙的自然、人文之旅。简单的说就是:吃、住、玩、行、购。而不容忽视的是,服务与文化是乡村旅游的两翼。夹关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夹关巨大魅力所在。农家乐的从业人员如果不会讲夹关当地故事,不知道夹关曾经辉煌的古代历史,就是“抱着金碗要饭吃”。讲故事,虽然不能直接变成钱,但会给游客以美好的文化享受,提高旅游品味与质量,从而形成关于夹关的良好口碑,这样,让外地人爱上夹关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因此,为了夹关镇生态旅游的明天,他在“姐妹工坊”开设了一门叫“夹关地方民俗文化”的课程,希望从夹关镇“姐妹工坊”走出来的餐厅、饭店、农家乐……老板及工作人员都会讲“夹关故事”,以精彩的“夹关故事”、优质的服务、放心的美食,打造夹关旅游服务的特色品牌。
他学历高,文化底子厚,概括能力强。认真做“夹关地方民俗文化”课的笔记,很快就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夹关地方民俗文化”。借成都爱达迅社工中心的朋友、专家、老师来 “姐妹工坊”夹关项目点检查切磋的机会,他便端出了“夹关地方民俗文化”这份大餐招待。为了办好这顿招待,他专门编制了《烟雨迷蒙访夹关》的导游解说提纲。笔者抄录于下,供夹关镇的朋友们参考:
一、松风亭——陆游的“烟雨千峰拥髻鬟”与《老学庵笔记》;
二、天官父子墓(墓葬的等级自高至低分别是:林、陵、墓、塚、坟)——“山不高而青松苍翠,河不宽却清水长流;春来鸟语花香,夏至蝉鸣树绿,秋天满树黄金,入冬瑞雪如银”;
三、善大伯善大妈与“小龙儿”、五龙拜观音之五龙台;
四、李道子、熊韬、韩铁夫——武林之乡,拴马林的由来;
五、天台山山门、报恩寺、渡槽名“解放”;
六、茶马古道、骷髅山与杀人场;
七、夹关人来自哪里?——邛人,多民族,湖广填四川;
八、三千年古镇今非昨——“成梁遵夏令,磐石奠周疆”,意思是说,修建庆元硚的硚梁,要遵照夏朝的命令,厚而大的石头奠定了周朝的疆土。富商巨贾云集,成就了“买不完的夹关”。
九、夹关最具水寨茶乡风韵的图景——《白沫江水弯弯流》,大桥小桥跨上头。
十、李树恒。二龙山妙对:举念奸邪,任尔烧香总无益;存心正直,见吾不拜亦何妨。
十一、香严寺自古风流——我佛慈悲,法相庄严的菩萨美得让人感动;夫妻树的故事,让人想起中国当代朦胧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的诗行“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十二、好吃有四种:肉汤圆、烟熏肉、过浆鸡、豆花儿;
十三、熊营地名的来历,熊飞刀,八姑娘;
十四、高氏土碉楼——听高泽民老先生讲述家族故事,1938年遭棒客;
十五、高家大院——四合院;
十六、南茶北桑——当代夹关农业。
十七、沫江山居图。
汤万文老师在向游客们讲述“永寿桥和庆元桥的故事”
烟雨迷蒙中,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不是戴着棒球帽,就是撑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在一个30来岁的小伙子带领下,一路迤逦而来,看夹关今日风貌,听3000年古镇传说。叽里呱啦,都是外地口音。这道风景,带给“水寨茶乡千年古镇夹门关”的不仅仅是点缀,更多的是一种激励,不知夹关镇人看出来没有?
活动结束后,游客们普遍反应,此次夹关之行的感觉非常美好,收获很大。因为这里的东西还处于“原生状态”,是一个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如果保护得当,不再有人为的破坏,开发出来将比那些“新造的古镇”好许多。
汤万文老师和游客朋友们在高家四合院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