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里该不该有鱼?
文/大漠鱼
今日,《重新晚报》一篇有趣的报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报道说,一位在重庆旅游的山西女子在某餐馆用餐时,点了一道菜“鱼香肉丝”,菜上桌后,该女子左翻右翻也没发现这道“鱼香肉丝”里有鱼,所以拒绝买单。为此,最终经过派出所出面调解,饭店和消费者双方才算了事。
就我个人判断,这是一篇不打折扣的软文。不过,网友们似乎并不这么想,在某网站的跟帖中,很快形成了不同意见的争论,有嘲笑,有指责,甚至出现了地域性攻击。有人指山西女子是土包子不识川味,也有人指责川菜沽名钓誉,糊弄消费者。
“鱼香肉丝”是一道典型的川菜,在中国很普及。至于真正的“鱼香肉丝”该是个什么样子,至少截至目前,笔者我还未从此菜品中尝到过鱼。 好了,既如此,我们当它是一次放松身心的娱乐又如何?要知道,很多时候,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孕育于此。
说到鱼香肉丝,说到娱乐,我不禁想起之前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说有个人去餐馆用餐,点了一碗牛肉面,但吃到最后也没见碗里有几块牛肉,于是很不爽地问店老板:怎么牛肉面里看不到牛肉?有才而又风趣的店老板回应说:你买个老婆饼,是不是还得送您一个老婆?你啥时候见过人民大会堂里坐着人民?
请各位看官莫要曲解,之前我已经说过,这只是一个网络段子。不过,段子得以流行,似乎也是不无基础的。吃老婆饼不送老婆可以理解,牛肉面里缺牛肉也就罢了,但人民大会堂里人民不能成为主力,后果显然会严重很多。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立马跳将起来指责笔者,借题发挥,诋毁主流。事实并不是这样,人民大会堂里有几人真正代表着人民,每个人心知肚明。拿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申纪兰代表来说,她确实来自社会底层,但她这棵人大代表常青树却从未替人民说过话。她一会儿说,种田不如打工,一会又说“无农不稳”;她一方面反对腐败,一方面又对改革过程中的腐败表示理解。她甚至认为群众上网都是不对的,“这个网,你谁想上就能上?还是要组织批准呢”。还有倪萍倪大妈,一个冠冕堂皇的前央视主持人,居然认为在人代会上提意见就是“添乱”,“无条件接受才是真爱国”等等。从这些典型的人大代表身上,谁又看到人民的影子了?
所谓“人民”,正是这个社会的大众,他们发出的声音,才是社会的主诉求。罔顾人民的诉求,无论你是哪一级代表,都是不合格的。但我们好好看看,即便有代表来自群众底层,有几人正真做到了为人民所想,为人民所急?更何况,多数情况下,我们知道这些代表要么是政府官员,要么是企业土豪。让集权、集富者放弃自身利益,替底层老百姓说好话,试问在哪个集权统治的体制下有过先例?
在中国,人民代表实质上就是一个笑话。就拿最近火爆的“王林涉嫌雇凶杀人案”来说,凶案中的被害人邹勇也是省人大代表。但他又是个什么货色呢?一个借贪官刘志军上位的土豪,一个曾经追随王林的封建信徒。他这样的人,是怎么位居人大代表的,难道不该好好拷问一番?而众多人大代表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邹勇,还有得着计算吗?所以,当邹勇被碎尸抛湖后,我们发现,人民的声音中鲜有对之同情的表达。
邹勇是否死有余辜,都没必要庆幸,这是最基本的伦理常识,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需要珍惜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悖逆常理的现象,只能说明中国的所谓法治已经到了沦陷的境地。不断沉沦的法制,正在让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土崩瓦解。最可笑的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几乎每个人手里举着“依法治国”的旗子炫耀。所以我想,喊什么口号,举什么旗,真的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说话做事,要言辞达意。如果大家都像文联主席熊艾春那样,写几句狗屁不通的顺口溜当诗,还要人说好、点赞,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严谨可言,还有什么科学可言?最可怕的是,明明大旗上写着“依法治国”,却有“死磕律师”蜂拥际来,这该是一幅咋样不堪的画面?正如“鱼香肉丝”一样,菜品中可以没有鱼,甚至可以没有鱼滋味。至少应该对糖醋胡萝卜肉丝有一番解释吧?
因此,当山西食客不明就里的时候,旁观者首先应该给予解释,而不是竭尽嘲笑之能,甚至发动地域攻击。又如“能量”,是该用“焦耳”、“卡路里”表示,还是用“正负”表示,需要有一个严谨而科学的解释。
2015-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