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71|评论: 0

强班子 夯基础调结构 ——乐至县后进村“摘帽”三步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帽.jpg
县农业部门专家在田间地头讲解种植技术。(资料图片)
 一年前,乐至县共梳理出6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这些村(社区)在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问题,成为了“后进村”。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转化,这些“后进村”不仅村容村貌明显改变,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升,纷纷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
  51415日,笔者来到具有代表性的盛池乡天平村、石佛镇黄林井村、放生乡太平寨村,对这些村“摘帽”的经验作了一番探究。
  第一步治弱  建强基层组织
  问题:后进村村两委成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加之部分村干部工作不在状态,村组织呈现出了软弱涣散的状态,群众意见大。
  对策:针对这一情况,乐至县委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一举措,通过县级领导联系包抓、全体县级党员领导每人联系1—2个后进党组织、乡镇或联系部门选派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等方式,帮助制定转化措施、理清思路、提升后进党组织战斗力。
  典型:盛池乡天平村
  想办个事,村干部的人都找不到!提及戴帽前的盛池乡天平村,当地村民普遍摇头,有的很不客气地表示,干部不在状态是最大的问题,不作为、慢作为,根本不像干部。
  2013年天平村换届,7人进入村两委,但连任者就有3人,平均年龄52岁,其中不乏常年生病和有副业者,长期处于庸懒散浮拖的状态,这也直接导致该村在当年全乡年度考核中垫底。
  摘帽子关键是抓班子。为给该村班子治病,县政府确定一名副县长联系包抓,盛池乡选派来自基层、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经发办主任熊林任天平村第一支部书记。
  熊林在县乡的支持下,带领村两委成员,着力整治庸懒散浮拖,出台了村两委成员坐班、进组入户搜民意、形成材料;每月开支部会、组长会并施行签到制,对村民反映的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及时公开村务、财务等情况;利用村广播传达上级精神,讲解各种政策等一系列制度。
  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使该村党组织战斗力、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2014年,该村成功摘了帽子,年底考核也上升了4位。
  办事不出组,打个电话村干部就来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干部。该村9组村民吕锡宝肯定了村干部作风的改变。
  第二步治差  夯实基础设施
  问题: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是缩小城乡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性基础设施建设是保护农村环境的长效保障。而这也是该县65个后进村亟待改善的问题。
   对策: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统领,突出改善后进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坚持分类推进,抓项目争取、整合、推进,同时强化综合基础配套,循序渐进地大力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
  典型:石佛镇黄林井村
  步入石佛镇黄林井村,环境干净整洁,新建成的水泥路、毛坯路让农资运输更加方便,堰塘中波光粼粼、水量充足,簇新的村健身广场在骄阳下泛着金色光点……
  黄林井是石佛镇人口少、基础建设弱的村,2014年以前,全村的水泥路在全镇是较差的。驻村镇干部姚坤成说,全村堰塘、囤水田大多失修,靠天吃饭。缺水少路,村民反映强烈、意见很大。
  村容村貌环境差,垃圾到处丢,村民意见也很大。村支书熊跃田补充道。
  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姚坤成和村两委一般人积极对接县镇,争取项目、请求支持;积极联系外出成功人士寻求帮助;进组入户一事一议筹资金;动员群众打理房前屋后,整治生活环境……
  在全村干群的努力下,去年底,该村新修水泥路4公里,建成组组通毛坯路,水利设施得到整治,掏淤水渠3.6公里、新建水渠300米、新增囤水田2.3亩。全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变,同时硬化并建成近100平方米的村办公场地和村体育健身场……
  全村出行条件、水利建设、生活环境变了大样。健身广场跟镇上、城里头一样,很安逸。该村4组村彭建元笑着说,既脱帽又升位,我们村民也觉得脸上有光。
  第三步治贫”  发展产业致富
  问题:后进村大多以水稻、玉米、小麦等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发展思路不清、无支柱产业、村民普遍不富裕是共同特征。
  对策:乐至采取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确立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通过单位帮扶、引进项目、资金倾斜等方式,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增加群众收入。
  典型:放生乡太平寨村
  与盛池乡天平村、石佛镇黄林井村相比,放生乡太平寨村戴上帽子源于产业结构落后。
  村干部工作还是很踏实,基础条件也不错,但老百姓就是穷,没得产业光种粮食,啷么富嘛。该村270岁的老干部唐精菊说。
  为了助农增收致富,太平寨村两委在县乡帮助下,主动外出学习、积极奔走县乡相关部门、联系农字号企业,引进业主在该村建立核桃种植基地240亩,牛蒡子等中药材110余亩,蔬菜50余亩,发展乐至黑山羊、生猪、小家禽、水产养殖大户15……
  经过一年的努力,去年底,太平寨村人均收入比2013年增加近千元,年底考核也从倒数第二上升了6位,被组织摘了帽子。
  今年,我们村积极争取林业项目,还将栽种200亩核桃。村支书谭顺清说,很多打工的村民也想回来创业了。
  一个村要有好的干部、好的基础设施、好的产业结构,才能拉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村域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该县组织部分管领导说。
  通过强班子、夯基础、调结构三步曲后,该县2014年的65个后进村全部实现摘帽2015年乐至全县还将对新梳理出来的64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