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因为官场腐败现象严重,导致老百姓对公务员职业认识歪曲,甚至仍停留在“清茶一杯、报纸一张”的成旧印象中,当然现在仍不乏此类人士。当外界对公务员行业先入为主地谈论着公务员的种种好处时,年轻公务员却表示日子难过。工作辛苦,黑加白,五加二,责任重大,待遇不高,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当反腐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公务员待遇问题的讨论也是沸沸扬扬。近期人民网推出“十问公务员工资改革”系列报道,深入探讨公务员职业及其待遇。对此,随着中国第二轮改革的启动,公务员职业的本质确实需要予以重估,其待遇问题也应予以科学估定。 公务员职业的本质应该属于公共服务业,与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官员”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社会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细,政府的职能更多的是服务,需要做决策的工作岗位只是少数,因此对很多普通公务员来说,它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由于近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度走高,公务员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远不是外界想象的一杯茶、一张报纸那么轻松。既要做好抽象的政策制定,也要做好具体的群众服务,下班后还要待命,出现应急事故还要随时到岗。 公务员职业和社会其他行业职员一样,有精细化的分工,有岗位工作要求,并非想象的轻松和一手遮天。 因为对公务员职业的歪曲认识导致对公务员待遇的妖魔化想象,总觉得这个行业福利好,灰色收入渠道多。当然这些想象并非全无依据,但是这却是一个正常的历史时期里出现的扭曲社会价值观,我们急需予以纠正。 当重新认识公务员职业的同时,组织也应对其予以重新“定价”,将其工作价值与工资统一起来,建立科学的工资待遇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