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17|评论: 7

北川地震遗址被指投入数亿打水漂 官方称不过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2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川

灾害:公路被淹,房屋进水

损失:全县23个乡镇126871人受灾,近8万多名群众出行困难

持续特大暴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全部浸泡在洪水中,老县城老城区积水最深处超过7米。北川大酒店遗址、遇难者公墓等重要保护地全部被洪水淹没。有学者和网友认为地震遗址保护“几亿元打了水漂”、“劳民伤财”。

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表示,老县城地震遗址投入资金不到1亿元,老县城被淹主要是河床抬高所致。

灾害 遗址屡遭淹是地震“后遗症”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包括老县城老城区等在内,核心区域共1.2平方公里。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北川地震遗址建成,多次遭到洪水、泥石流侵袭。2011年汛期,北川大酒店遗址被淹没3次。

那么为何每逢汛期,老县城遗址屡遭水淹?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宣传处主任景富国称,是地震“后遗症”等多种因素共致,其中,河床被抬高是主因。一是老北川县城位于两山夹一沟的河谷地带,地势较低。二是汶川震后,老县城周围山头多是碎裂的石灰岩,容易形成滑坡,崩塌,成为泥石流的物源。三是汶川震后,遗址区河床已比震前抬高了10至15米。

投入 遗址投入“不超过1亿元”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嵇少丞在博客中发出质疑,“最近这场暴雨,原要重点保护的地震遗址不见踪影,至少几亿人民币打了水漂”。“在北川老县城那样恶劣的地质条件下,如不建成大型的地上地下排水系统,地震遗址是不可能保存的。若要花巨资建大型的地下排水系统,有必要吗?”

对此,国家“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建设专家组组长彭晋川表示,“北川地震遗址兼科普、爱国教育于一身。五年来,遗址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对地质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价值。”

彭晋川表示,“北川地震遗址区本身没有花多少钱,主要是做了少量的加固和清理,总共加起来投入不会超过1亿元,几个亿主要是建纪念馆了。”

存留 “这种遗址本来就会慢慢消失”

彭晋川说,当初在设计、建设北川地震遗址时,设计的排水防洪系统是能防御3至5年的洪水灾害,“这种遗址本来就会慢慢消失,我们主要以自然保护为主”。当初预估遗址是保存5至10年。如要对遗址排水防洪系统重新进行设计,“资金是不可估计的,难度也非常大。”

彭晋川表示,即使几年后地震遗址消失,人们可以通过北川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来了解遗址情况。这个工程主要是利用三维技术将北川遗址原貌保存下来,目前已经建好。

治理 防洪综合治理规划已审批立项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开放接待管理中心主任杨孟昀表示,昨日遗址水位已经下降1米多。

对于洪水退后,该怎么保护地震遗址,彭晋川认为,应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保存遗址原貌。“以自然保护为主,大的投资维护估计是不会有的。”

那么,地震遗址区在汛期该如何科学“防水”?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指挥部指挥长韩贵钧说,堰塞湖下游防洪综合治理规划已进入审批立项阶段,根据规划,在老县城地震遗址区下游、龙尾隧洞(断桥隧道)处将湔江截断,不让洪水沿着原河道进入遗址区,这样老县城会彻底安然无恙。

综合 新京报记者萧辉 实习生许梦娜 新华社报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川全力开展抗洪抢险 部分乡镇出现物资紧缺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pic3.newssc.org/upload/ori/20130711/1373543522064.jpg
北川关内生命线省道302线大马桩隧道处紧急抢通塌方道路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新闻网绵阳7月11日讯(王守蕾)7月8日开始的特大暴雨,截止11日上午10:00,已经造成北川全县23个乡镇126871人受灾,近8万多名群众出行困难。目前,北川紧急转移群众7869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60余人,失踪4人。强降雨造成部分乡镇通讯、电力中断,且短时间内全面恢复困难,关内6个乡镇仅能通过无线电台联系,关内部分乡镇粮、油及燃油等相关物资出现紧缺现象,救灾形势比较严峻。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pic3.newssc.org/upload/ori/20130711/1373543554138.jpg
北川关内生命线省道302线十里碑隧道处严重塌方,交通、民兵进行积极抢修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北川已经迅速组织装载机、挖掘机等各类抢通机械50余台,抢通抢险人员2200余人,快速奔赴受灾乡(镇),7月9日当天就已抢通受损道路8条、80余处、140余公里,确保救灾物资运送和群众转移、临时通行。民政部门调配了粮油6吨、衣被3000件及手电筒、蜡烛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临时生活保障。水务部门积极寻找新水源,架设临时管道70千米、临时送水200余吨。北川县委、县政府已在10日再次派出由副县级领导担任组长的5个应急救援小组,徒步深入关内小坝、坝底等乡镇了解指导救灾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pic3.newssc.org/upload/ori/20130711/1373543584667.jpg
通讯人员徒步进入关内抢修通讯设施

 楼主| 发表于 2013-7-1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暴雨中,北川小坝乡民主村迅速摸清情况,处置果断,组织群众提前主动避让,确保了5户18人的生命安全,避免经济损失300万元。

  在北川禹里乡“半边街”巡逻的北川交警发现洪水就快要漫进街道,忙打开警车喊话器,叫醒居民,与当地政府和派出所抢险人员一道,安全将“半边街”30余户100余名居民转移至老街较高地势的禹王广场。(本网热线:0816——2261320)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