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13|评论: 37

麻辣社区网友踊跃为金溪镇72岁住垮塌土墙房子至今吃不上低保的孤独老人王文明献爱心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2-22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辣社区网友为金溪镇72岁住垮塌土墙房子至今依旧吃不上低保的孤独老人王文明踊跃献爱心专帖

     2012年12月22日下午1:00——6:10分,笔者驾驶摩托车前往距离蓬安县城40余里外的蓬安县金溪镇向东乡清泉村4组,代表麻辣社区网友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金溪镇72岁住垮塌土墙房子至今依旧吃不上低保的孤独老人王文明转交爱心捐款570元人民币,同时向72岁的王文明老人转交了麻辣社区网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价值800多元的衣物7件,袜子一双。

    社会各界踊跃献爱心的爱心人士捐赠名单如下:

        (此名单笔者将每天义务增补每一位爱心人士的大名和功德)

金雨佳   120元人民币
邓四平   100元人民币,同时捐赠笔者去年买的380元呢子大衣一件,100元裤子一条。
余桂英   100元
刘长渝   100元(备注:刘长渝先生数日前亲自去该村捐赠给王文明老人的。)
李茂华   20元
唐碧珍   30元
母华珍    唐雪碧  晏凤文   三人一共捐100元人民币
暂计捐款570元人民币
同时,麻辣社区爱心网友另又新买新棉袄1件、新羊毛衫3件、袜子1双

     此名单不断增补中,希望广大爱心人士都踊跃加入,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2012年12月22日下午6点多,笔者刚从金溪镇向东乡清泉村4组王文明老人捐赠现场赶回蓬安,麻辣社区爱心网友又赶到笔者的办公室向笔者送来新棉袄1件、新羊毛衫3件、袜子1双,委托笔者向老人进行转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网友:
        
      前几天,你在蓬安论坛和南充论坛发布的《含泪恳求县委四大班子领导以及各位爱心网友救助家住即将垮塌土墙房子的72岁孤独老人王文明度过寒冬》 的帖文
http://www.mala.cn/thread-5954933-1-1.html,我镇获悉消息后,立即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http://www.mala.cn/thread-5971103-1-1.html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9/150934mh7hoyovanz7n5r7.png
2012-12-19 15:09 上传
下载附件 (186.83 KB)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9/150945tv2qdg2dg9sso1n8.png 2012-12-19 15:09 上传
下载附件 (75.3 KB)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9/151037koogz1kckmzgj7uf.png 2012-12-19 15:10 上传
下载附件 (234.13 KB)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9/151045ld18oeejkez66vjj.png

发表于 2012-12-2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2-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彩秋芊 发表于 2012-12-22 19:42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一个。


  实话实说,本人现在能力有限,因为儿子现在在南高读书,每月生活费要1000元左右,再加上本人妻子没有正式工作,上面还有两个老人,因此本人暂时只能捐100元人民币略表心意,同时只能捐赠笔者去年买的380元呢子大衣一件,100元裤子一条。
      回到办公室打开钱包一看,只剩余140几块钱了。
     不过庆幸的是本月已经到了12月22日了,我又可以到工商银行去取我卡里的每月1800元工资了,因此我儿子读书和我们全家的生活费用暂时不用发愁了。不然,我会向上次捐赠给金溪镇大泥乡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一样捐500元的。http://www.mala.cn/thread-4186772-1-3.html哎,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惭愧惭愧。望大家能够谅解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12月22日下午6点多,笔者刚从金溪镇向东乡清泉村4组王文明老人捐赠现场赶回蓬安,麻辣社区爱心网友又赶到笔者的办公室向笔者送来新棉袄1件、新羊毛衫3件、袜子1双,委托笔者向老人进行转交。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22 19: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实话实说,本人现在能力有限,因为儿子现在在南高读书,每月生活费要1000元左右,再加上本人妻子没有 ...

2012年12月22日晚上8点21分,笔者电~话通知72岁老人王文明的外侄女余桂英(余桂英的联系电~话是:187,8398,5056)与其丈夫到笔者办公室,笔者将麻辣社区爱心网友新买的新棉袄1件、新羊毛衫3件、袜子1双转交给了他们二人,并郑重委托他们二人将爱心网友捐赠的衣物择日转交给72岁的老人王文明,以确保广大爱心人士的爱心真正落到实处。










发表于 2012-12-2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笔锋犀利 铁肩担道义  抛开内心的感动还增添丝丝惭愧! 学习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支钢枪 发表于 2012-12-22 20:31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笔锋犀利 铁肩担道义  抛开内心的感动还增添丝丝惭愧! 学习了!!!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扪心自问
因为我的能力非常有限
因此我做得还非常不够
尽管如此
只要能真正为民鼓与呼
为人民群众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即使前有刀山火海万丈悬崖
我都将义无返顾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支钢枪 发表于 2012-12-22 2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笔锋犀利 铁肩担道义  抛开内心的感动还增添丝丝惭愧! 学习了!!!

【睡在废旧里,常常吃一顿】金溪镇大泥乡63岁五保老人邓冬林渴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救助http://www.mala.cn/thread-4186772-1-3.html



尊敬的各位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您们好!   
        2012年3月18日,笔者专程前往金溪镇原大泥乡(今大泥村)看望该村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备注:本人与邓冬林无任何亲戚关系,只是同姓而已。)无儿无女的63岁五保老人邓冬林原来住在大泥乡嘉陵江边的一个悬崖下的石洞里,精神有些失常,遭遇甚是凄凉。
        2010年笔者曾向五保老人邓冬林捐助人民币500元,并在蓬安论坛发帖呼吁和恳请了当时的蓬安县委书记邹平,当时的县长袁菱同志,蓬安县民政局长龚仓兆,金溪镇党委书记谢岱银等领导同志,此事引起了各位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当地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事后按照政策规定为五保老人邓冬林解决和办理了低保和五保老人救助等相关救济,据说,如今邓冬林每月可以享受到200元左右的救助款。为此,请允许笔者代表63岁的邓冬林老人向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广大网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激和由衷的敬意。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笔者非常想了解一下63岁的五保老人的近况,于是,2012年3月18日,笔者再次专程前往了金溪镇原大泥乡看望这位五保老人,2012年3月18日,笔者向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捐款物120元。现将笔者2012年3月18日在金溪镇原大泥乡亲眼看到的具体情况向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各位网友如实地反映如下:
      1、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如今已没有居住在嘉陵江畔悬崖下的破石洞里了。如今居住在原大泥乡信用社的一间屋子里,但是,屋子里全是邓冬林平时四处拣拾而来的一些矿泉水瓶子、破衣服、塑料亮油纸等废旧,几乎堆满了里外两间整个屋子,屋子里没有桌子板凳等任何一件家具,无水,无电,甚至连睡觉的床都没有一架,五保老人邓冬林和旁边的邻居们告诉我,他平时就睡在垃圾堆一样的废旧物里。平时每天只吃一顿饭,就在信用社屋子外两长一短的两个石头上煮饭,煮点红苕稀饭或者偶尔下一碗面条吃。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笔者看到,63岁的五保老人目前身体十分羸弱。
     2、再次感谢尊敬的领导们2010年解决和落实了五保老人邓冬林的低保和五保老人救助款等事项,但据当地群众反映,目前依旧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五保老人邓冬林的每月200多元的救助款的取款卡保存在该村村领导手中,据当地群众反映说要每年才能领取救济款一次,一年一次性可以领取2800元左右,五保老人邓冬林由于每月领不到钱,于是便在村中的小卖部赊欠一些面条等物维生,有时候,又赊欠不到食物,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无钱购买食物导致常常挨饿。

     针对以上情形,笔者诚挚地向尊敬的各位领导和网友作以下建议,恳请领导和网友们商议改善该情况:

      1、建议能否为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购置一架睡觉用的床,被盖等物。因为据当地群众反映,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自己坚决不愿意去村敬老院生活。

      2、建议能否为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找工人打一口灶,购买一点锅碗盆瓢,让五保老人邓冬林能够吃上一日三餐。
   
      3、建议金溪镇大泥村保存邓冬林救济款的村领导能否稍微辛苦一下,每月辛苦一下到镇上按月取出属于邓冬林的救济款按月发放给邓冬林,以确保邓冬林能够维持其最基本的生活费用所需。

      4、据说五保老人邓冬林目前每月的救济款是200元左,平摊下来应该是每天6元左右,我想人民政府确实还是做得非常好,也应该说是尽力了。因此,我诚挚地建议广大公务员和干部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大家能否从积德行善的角度出发,纷纷踊跃捐献一点点爱心款,救助救助63岁的五保老人邓冬林,金溪镇原大泥乡距离蓬安县城非常近,大致4公里路程,大家愿意前去捐献爱心款物的好心人士,请您随时打电话联系邓四平同志:电话是——15908275137。本人非常乐意前面带路,亲自把您带到捐款现场进行捐款,并用专业照相机把您的光辉形象和善举一一拍摄下来发布到网上,提供给全世界人民参观学习与万世景仰。这个我一定随叫随到,即使半夜喊我,我都会陪同你前往捐款现场,点对点进行现场捐款。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比我懂。


          好了,就写到这里了,如果文字和图片对领导或者网友倘有冒犯或者得罪之处,望各位大人大量,海涵和包容。再次向各位领导以及网友们致敬和致谢了。

                                                                     情况汇报人:  邓四平

                                                                       2012年3月18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支钢枪 发表于 2012-12-22 2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笔锋犀利 铁肩担道义  抛开内心的感动还增添丝丝惭愧! 学习了!!!


人民群众能够在论坛里积极反映问题是好事,最可怕的是人民群众鸦雀无声


   小平同志教育我们说:“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意味着人民已经对你彻底失去了信心,根本就不相信你了。
   因此说来,人民群众能够在论坛里积极反映问题,哪怕是指责我们工作做得不好,不到位,甚至是骂我们,我认为这都是好事,说明人民群众至少还信任我们,还寄希望于我们,最可怕的是人民群众鸦雀无声。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我来了 发表于 2012-12-16 18:17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邓四平:你是文学家、你是论文集、你是写作家、你是人民爱戴的好人哟!

网友为邓四平送来牌匾
牌匾全文如下:  

   佩服你的才华,更仰慕你的人格!您是教育腐败分子的克星!更是百姓的福星!衷心祝愿:好人善报,一生平安!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2/181058wlu8zl1a8z8wwwa1.jpg

邓老师:在你的笔下,我看到家乡的美丽是与众不同。在你的笔下,我看到我儿时的家乡。其实我一直都在关注你,关注家乡,希望能看到你更好的文字,让我们漂泊在外的游子一解想家之苦。敬佩你的人格,敬佩你对工作的执着,敬佩你对家乡人民的热情。希望你保重身体,建议你少喝酒。保重。

    感谢邓老师,感谢你的文章,感谢你的镜头。感谢你百折不饶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工作。感谢你为家乡的旅游不遗余力的宣传,工作。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22 2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网友为邓四平送来牌匾
牌匾全文如下:  
冷林熙 发表于 2012-12-22 09:15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佩赤子之心,奉献之志。学习。问好!

   谨以此赋献给司马相如故乡之73万尊贤大众 !                                                          
                                          
                                                  蓬      安      赋

                                                                    (冷林熙)

      宇有“二层四时”之别分(1),宙以四面八方为界辩。川蜀之东北,蓬安之古县。地处嘉陵之中游,形似伏卧之春蚕。东与营山渠县相壤,南接岳池广安;西邻高南部,北同仪陇交连。
      如斯蓬安,虽无口言与胫走,却有盛名而久传。春秋属巴国之地,史远于公元之前。汉初始置,起名“安汉”。梁武帝肖衍,取“相如”之称,并以其故宅而设县。直至废县辖于蓬州,时为之明洪武年间。后于一九一三年度,则改蓬州而谓之蓬安县也!
      名古之县,文脉深远,先贤遗风,世代承传。“自古俊彦多入蜀,从来才贤秀蓬安。”早于西汉之初,公元179年,华夏之辞宗赋圣,司马相如,生于此县,以致而继后,生出《凤求凰》之千古美谈。(2)唐代诗人元稹,书法家颜真卿,均曾留香此间。宋代文学家苏轼,理学家周墩颐,清代思想家姚莹,多有遗迹遗献。(3)而农学家兰孟九,哲学家伍非白先贤;藏学家张怡荪,数学家魏时珍,革命先烈王白与,均孕育于近现代之蓬安。古县圣地,毓秀钟灵,史实俱证,豪不虚言也!
       至若,昔往今来,星移斗转;黎庶孜孜而效贤,世风代代以期善。众志当以成城,执著终究涅槃。而俾使此蓬安之域,不外,而天开文明盛兴之道;竞启,以地兴百业勃发之机;有幸,得人思继往开来之愿。
      于是,创新伟业而竞绘宏图画卷;造福子孙而索求深谋高瞻。“新老八胜”,(4)融聚着自然大道之普惠恩赐;古今奇观,展示了世代民众之卓识远见。青山携绿水,交映以生辉;古迹偕新景,叠彩而化幻。“琴台夜月”,幽静与惆怅邂逅;“嘉陵晚渡”,诗情共画意合弦。“牛渚渔歌”,愉悦伴歆慰同乐;“五马排空”,磅礴俦奔放腾欢。“广慈晓钟”,不只感知凄冷孤寂;“马鞍樵唱”,岂料尽享雅致安闲。“石壁青云”,难收其绚烂多姿;“双蓬叠翠”,更著那葱笼萦岚。
     “小佛山”群像,巧夺天工,早获别称“小乐山”。“拦江大坝”,气势恢宏,千里嘉陵通称冠。“龙角山”巍巍,纵横英武,美壮故土之江天。“大深南海”,玄秘幽深,令人神往而索探。“白云寨景”省级名区,避暑山庄爽而恬。“财神楼地”,旧址新景,民俗文化犹欣然。“百牛渡江”,创意别致,盛况壮美,怡心释烦;“周子古镇”,风姿绰约,倩如佳丽,引人谴绻!全县城乡,新老丽景日臻,彰显众心佑养盖世生态之宿愿追求;“相如大道”,千米词赋长刻,尽展蓬安营造品牌文化之气势风范矣!(5)
     综之上述,足见古县蓬安,无愧嘉陵江之第一桑梓;读之下章,更知此处胜地,堪称川东北之当首名县。江河美化,舟船游览,独领风骚,前景无限。资源丰阜,地力潜深,可谓处处宝琰。(6)多项国、省级之殊荣,岂止使蓬安人,常增自强自豪之感。(6)七十三万灵心巧手,共创一片片,旷古空前之锦绣河山;三十九个大小乡镇,铸成一个个,改天换地之智勇军团。一千三百平方公里绵绵沃土,正描绘最新最美之诗章画卷。一百单四条如网状滔滔江河,将滋润更多更好之灵地心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由单变双,国级魅力乡村,设想构建;打造“中国最大浪漫之休闲家园”,致成“一江、两岸、三段、四能”(8)百景融一体,璧合而珠联。欣欣然,啧啧然,“ 美丽中国此为最,璀璨天府斯开先”也!
     咦乎,未来之蓬安,尤似长天之雄鹰鸿雁,展翼以高翔;蓬安之愿景,更像奔腾之嘉陵江水,永往而直前欤!
   
  注释:(1)“二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与年月日时四限之别。(2)即指脍炙人口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3)指诸先贤或游历过往,或讲学为官等留下了宝贵的遗迹、政绩、文献等。(4)俱指蓬安八大古今风景名胜。(5)是指在白云山石崖上刻下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于相如大道两侧,总长1000米。(6)蓬安除有丰富的特色农作、珍稀森林资源外,还富藏沙金、锆石、芒硝、石膏、井盐、石油、天燃气钛铁等矿产资源。(7)蓬安还有“中国锦橙第一县”,南方制种大县,国级商品粮大县,蚕桑、柑橘、水产开发基地,等等誉称。(8)指蓬安“一山、一县(相如县)、一城(运山古城)、一江”总体战略中,打造“中国最大浪漫滨江休闲家园”系列景点。
                                                                           
                                                                          蜀兴“辞乡赋市工作室”:冷林熙
                                                                                2012年12月16日于蓉城锦江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0/175850kubqou1u1l3lz1et.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22 21: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谨以此赋献给司马相如故乡之73万尊贤大众 !                                                     ...

                                                    周  子  古  镇  赋

                 http://www.mala.cn/thread-5980350-1-1.html
                                                                                        冷林熙
      四川南充,天府东北,散文作家,邓氏四平,以文交友,邀余撰文,赋韵蓬安,州县古城。
      几日命笔,县赋写成,身虽释负,心却难平:古县蓬安,非同一般。司马相如,于此诞生。赋圣故里,美文当兴,只写一赋,岂可了情?!
      四平先生,散文了得,“一片青瓦的记忆”,美文绝品,周子古镇,笔下流金,玉溅珠烁,养眼怡心。余意改写,换个风格,再颂古镇,蓬安标志。以绪宿愿,抛砖引玉,鼓呼创建,辞乡赋市。
     古镇周子,悠悠史长,千五百年,风雨沧桑。时至今日,风韵犹存。青山四拥,碧水环萦。古朴幽雅,秀美安谧。古典街巷,民居民房,鱼鳞青瓦,篾编白墙。吊楼阁亭,光彩万象,翘角飞檐,画栋雕梁,藏章蕴道,气宇轩昂。竹树掩映,鸟语花香。古风新景,引人畅想。坐听雨声,行迎风爽,昼沐日浴,夜赏月朗。冬捧银雪,春饮百芳。夏享江泳,秋览菊黄。
    佳境内外,无不妙哉,中外佳宾,人见人爱。氤氲连绵,轻风徐来。乡俗篤亲,人气和谐。古镇风情,日添新彩。田园春色,处处常在。天地增华,令人释怀!
    八方宾客,常来常往,有口皆碑,无不赞赏。红男緑女,出对入双,浪漫悠游,尤动心房。“周子古镇,我们有约”。“雪雪”美女,游记佳文,历历在目,最好例证。偕夫游此,感慨深沉:“一回此游,回味一生。”可见古镇,魅力绝顶!
    周子古街,何以这般,葵荷相倾,诱人迷心?一靠美景,二赖人文。嘉陵码头,江滨重镇。自古繁华,周撸如云。“舟镇古名”,四方誉称。司马相如,大名鼎鼎,慕其才华,大宋先圣,理学名家,周氏敦颐,为尊先贤,亲赴此地,访询讲学,教化世民。《爱莲说》篇,应运而生,传承百代,古镇易名。改称周子,沿袭至今。
    改革开放,春风尤劲。镇县规划,打造江陵。最古码头,周子古镇。川北明珠,佳景复兴。古香古色,美仑美奂,璨若云锦。
    四川全省,古镇选评,十二特优,周子有名。乡镇虽小,天宽地阔,空气清新;都市虽大,时空陈杂,难存温馨;洋楼虽高,亲情溃乏,更缺乡音。
    小小古镇,无言无争。文章含蕴,厚深无垠。请问诸君?城市大“化”,轻视乡镇,其间得失,可否酌斟?古镇幽思,发人深醒也!
                                                                          蜀兴“辞乡赋市工作室”冷林熙
                                                                                         2012年12月21日

附邓四平先生原玉:
                                        一 片 青 瓦 的 记 忆: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
  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记忆中的周子古镇俨然一帧淡淡的水墨画,而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镇的青瓦房却最使人难舍和难忘。
  瓦是夏天雨中最美妙的乐器。炎热的酷暑,大雨瓢泼,雨的精灵俨然天才的钢琴演奏家。风乍起,阳光收敛了灿烂的笑容,树叶飘飞,仿佛华尔兹优美高雅的舞蹈,从鱼鳞似的青屋瓦面上悠闲而从容地走过,倏地又行云流水一般轻轻地远去。
  一丝丝的清凉,瞬间似穿越林间的昨夜长风,溢满整个心灵。
  炎热的夏天,渴望雨的来临,就像年轻时候的我们,渴望乡村最浪漫的爱情,小溪一般,淙淙地流淌过我们的心灵,山花一般,在梦里只留下些许莫名的惆怅和回忆。
  “铮铮叮叮”,“叮叮铮铮”。
  当清亮的雨帘顺着屋檐垂下万千条瀑布之时,巨大的轰鸣在屋瓦上仿佛千军万马,如战鼓,似铜锣,如高亢的呐喊,又似低沉的怒吼,如虎啸,似马嘶,如断金切玉,似撕布裂帛,让人胆战,令人心惊,更让人疑心那薄薄的屋瓦瞬间就会被万千只雨的巨臂撕裂,但是一切的担心却又都成为了多余。那片片的屋瓦在磅礴的雨的大军的冲锋陷阵中,却团结紧密如盾,气定神闲,万千只雨箭却被屋瓦的巧手幻化成千年出土的古老编钟的鼓锤一般,铮铮叮叮,叮叮铮铮地敲打出清越的乐声,舒缓之时似《高山流水》,欢快之时如《春江花月夜》,低回婉转之时也似《二泉映月》,慷慨激昂之时,更胜《黄河大合唱》,让屋瓦下的人,领略一场大自然的音乐盛宴。
  落花一般,是轻轻的叹息。流水一般,是古街小巷润泽如酥的最美的回忆。
  暴雨无奈远遁,最终落荒而去。
  云开日出。瓦是最后的胜者和王者。古镇的瓦屋庇护了我们自由自在安逸舒适地生活和生存。
  平凡者往往伟大。渺小者历来坚强。
  瓦本来就是古镇里不平凡的精灵。瓦本来就是渺小但亦伟大的力。
  瓦是泥的传奇,更是火的神话。
  记忆中,故乡的农村修房造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用青瓦片盖房,也有专门做瓦的人从事着瓦匠的营生,但勤劳朴实的农人大多自己动手起窑烧造青瓦,原料是现成的自家农田里粘稠的泥,用脚踩,用手揉,反反复复地搅拌,那松软的泥巴全都被踩揉成凝固的混凝土一般,然后码砌成长城似土墙泥阵,制瓦的器具就似电视里制陶的工具,下边是一根粗壮结实的木柄,深深地插进土里,中间一块圆圆的木板,木扳上固定一个水桶似的圆木桶,制作瓦坯时,先将泥巴环绕圆木桶厚实地涂上一层,然后迅速地转动木桶,再用一个弓似的器具,将不整齐多余的泥割去,再用弓弦把圆圆的瓦坯平均划成几块,然后从泥坯中取走圆木桶子,一张泥制的瓦坯便成形了。
  在阳光下晾晒瓦坯,直到晒干,再整整齐齐地堆放进窑中,架上柴火烧制,几天工夫过后,窑上浇上水冷却数时,然后打开窑子,一皮一皮的青瓦也就锃亮地诞生了。
  那柔软的泥,在勤劳和智慧的手中,在火的炙烤中,瞬间变成了坚强的盾。抗击日晒和雨淋,抵御严寒和酷暑。
  漫漫的历史的长河,宁静秀美的周子,干净整洁的古镇,宛如一位沉着淡定的老人,温馨更从容。
  古镇从何处来,古镇又将回归到何处去。其实本不重要,人生匆匆,天下熙熙,去就是来,来就是去。
  惟有那古镇里青青的瓦片,见证着人间的悲欢和离合。从远古,到现在。穿越岁月的沧桑,庇佑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心灵真实地感悟生命的真谛。
  大象无形。大道从简。自古亦然。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如今,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下我们城市的生活几乎都完全被一片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所包围,那种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生活,早已成为了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梦境,那种身处高大的穿斗木青瓦屋下静静听雨安逸舒适的日子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遥远的童话和奢侈的回忆。
  穿越时空的隧道,追忆千年的沧桑,轻轻地漫步在嘉陵江畔,静静地走进周子古镇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风古韵的氤氲之中,艳阳高照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晶莹似水闪烁的阳光,向日葵一般让我们的目光为之聚焦。细雨飘零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淡淡袅娜朦胧的轻烟,戴望舒诗歌一般,让我们为撑着花纸伞丁香一样优雅的姑娘注目。
  那山,那树,那水,那草,那一切的一切,扑朔迷离,如梦如幻,更令人如痴如醉,沐浴着扑面而来徐徐的古风,行走在古街小巷的宁静氛围之中,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梦回了童年的心灵家园。
  周子古镇,一桢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一册浪漫休闲的经典读本。
  周子古镇,一种雨后阳光的味道,一泓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画意诗情。
  周子古镇,嘉陵江畔最美的记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