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出仪陇,旌旗满大千”。
仪陇!朱德!这两个名字在现代史里是紧密相连的。 仪陇与王者所在的巴中市山水比邻,曾经无数次打马而过,却未曾有机会在此驻足。终于因为2011年版主年会的机缘,专程瞻仰朱总司令的故居。以至于野笏诧异于我对福地的陌生时,无条件地汗颜。 仪陇是三军总司令朱德元帅和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辖于南充市,有“川东北客家”第一县美誉。这是仪陇县委宣传部宣传单上的介绍。 仪陇马鞍镇有朱德,也因此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朱德故居纪念馆,这里记录了朱老总的戎马一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小学语文里《朱德的扁担》,看到了朱毛周三个伟人的革命友谊,看到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热血青年投笔从戎的坚定,看到了战火纷飞下为革命九死一生的忠义。观史明得失,抚昔当思今。当我们一些公务员在“官”位上优哉游哉的时候,当我们一些自称“草民”烫着火锅喝着啤酒骂娘的时候,请观史以明得失,请抚昔而后思今。 仪陇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在赴会的路上,我们巧遇了一路陪奁队伍。长长的队伍,用竹竿和木棒绑成担架,抬着红红绿绿的被单、抬着半边宰杀好的裸露着白花花肉的猪、抬着钹口大的点了朱砂的礼馍、抬着原木刨制的箱箱柜柜,锣鼓齐鸣开道,彩旗招展殿后,小孩子跟着队伍跑着,抢拾沿途没有点燃的散落的鞭炮。若不是遇见,这种在我几岁时经常看到的场景已经被淡忘了。当时就很想下车去跟着这支队伍,到新郎的家里,看看还有没有哭嫁,有没有迎亲摆礼,有没有那些几乎绝迹的朴实民俗。终在几分钟的纠结后,为了赶一年一度的版主聚会,错过了这或许永不再见的良机。
可惜因为赶会,只在车上抢拍了一张糊片
对于聚会没什么好说的了,社区里大家已经发了太多精彩的帖文,我这狗尾续上去无益。倒是仪陇的变迁史让我好奇。 记忆里,仪陇县城原不在新政,在金城,在一道山梁上,过境道路穿城而过,街道繁华而热闹。在地图上看,金城居中,新政偏于一隅。行政中心迁址不仅耗资巨大更会让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由地域中心迁于县域一角让我颇为费解。及至到了新政,心中疑团不解自开。金城曾经因繁华而热闹,也因愈加繁华而拥堵,尤其水源问题是城市发展的致命弱点。而新政傍嘉陵江而建,规划合理,山环水绕,宜于人居更利于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仪陇自古梁州治下始,战国前期为巴子国地,南朝设郡县于金城山,逾隋,唐始称仪陇县(期间武德四年就曾经隐太子建成讳改名为新政县),经宋、元、明、清、近现代,置地县名变迁无数,2006年,终成今日之状态,辖58个乡镇,属地1767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短短两天,入住领地国际酒店,洁净的环境,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印象深刻,我对仪陇的朋友开玩笑说,希望不是只因为我们是媒体才享受这样的“特殊”待遇。如果服务一贯如此,那就真的值得向大家推荐。参观了仪陇新县城,总的印象,地域开阔,城市建筑大气,环境洁净,街道宽敞。可能是新城的原因,人气尚显不足。据说2009年,仪陇成功入选“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相信未来的仪陇县城会很热闹。在这里我也提醒一下仪陇县政府,新城建成,老城的环境也需要下大力整治,毕竟那里还是近代仪陇的根,还居住着很多故土难离的仪陇人民。我相信政府一定有这方面的努力,但就目前来看,效果还不明显。
宽敞洁净的街道 特色步行街
相较于城市,王者觉得仪陇农村的风貌更加独特。在朱德故居纪念园沿途,我看见了很多土坯房,这种房子多以三合院、四合院的形式出现,青瓦黄墙,冬暖夏凉,石砌的街沿石板的院坝,屋前一湾碧水,屋后几杆修竹,这才是纯粹的川东北民居。这种川东北典型民居本来是不独特的,在务工农民以打拼出小洋楼为人生目标的现在,甚至在邻近的市县政府提倡了土坯房改造,这种民居就几乎像抬陪奁一样绝迹了。“要是有这样几间房子住着就安逸了”,在丁家大院,几十位版主异口同声说出了这个愿望。既然如此,我们各地的政府可不可以做一些引导,可不可以在引进混凝土花岗石改良生活生产环境的同时,在设计上多做一些本土考量,既解决青瓦房的结实耐用度低的问题,又满足时尚现代与传统民风有机结合问题,不然,再过几年,我们也只能在历史教科书里才看得见这些东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