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603|评论: 234

【旅游资源】利溪古镇,一座廊桥的遗梦:以及利溪丝厂里那些水灵灵的丝妹儿们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23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利溪古镇,一座廊桥的遗梦 


  文 / 邓四平
  蜿蜒曲折潺潺流淌的小溪,高大坚固凌空飞渡的廊桥,气势恢弘风雨沧桑的大夫第,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伍家花房子,晶莹如玉赛雪欺霜的利溪粉丝,以及相传司马相如曾经寓居过的风景如画的两河塘故地……那婉约多情的山水,那青翠碧绿的萋萋芳草,那满目的古韵今风,一切的一切,都仿佛一个沉睡千年而醒来的梦,正穿越千古的美好时光,姗姗地向我们走来。
  那是一个美丽神奇而钟灵毓秀的地方:那里山水含韵,那里碧玉成溪。那个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利溪。
  和闻名遐迩的蓬安周子古镇一样,其实,利溪也是一个风光秀美人文厚重的古镇。也许只是缘于深藏在嘉陵江畔青山绿水的最深处,宛如一位待字闺中羞答答的少女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样,因此外界的人们很少发现其惊艳的美丽,乃至于古镇长久以来湮没于历史尘埃的深处,令人唏嘘和遗憾不已。
  拂出岁月的尘埃,翻开沧桑的历史卷册。据史书记载:利溪镇位于蓬安县中部,县城西南面,属浅丘地貌。利溪镇历史悠久,南北朝(公元502--557年)、隋(581--618年)代,设相如县,其治地设在现利溪镇冯家坝村境内的“两河塘”(清溪河、河舒河交汇处)。之前,这里曾是西汉著名词赋大家司马相如生活过的地方。在两河塘及郑家坝附近,出土了不少汉代古砖和筒瓦;相如古井历经千年风雨尚存,井至今为百姓饮用;利溪镇尚有较完整的部分古建筑物,仍具有古朴、雄壮、实用和观赏的价值;利溪这块土地上还孕育出了包括古代哲学史家伍非白,近代成都十二桥革命烈士姜乾良,爱国人士伍极中等著名专家学者和革命烈士在内的众多仁人志士。
  背上一个简单的行囊,带上心爱的照相机,在一个春寒料峭阳光慵懒的周末的上午,面对利溪古镇这样吸引人的好去处,我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其实,从蓬安县城到利溪古镇仅仅只有10余公里路程,随心所欲地在县城的新车站内就可搭乘上一辆中巴车,车费也不贵,单程只需要6元钱就可以直接抵达镇上。
  去到镇上的那天上午,正值逢场,和所有的乡镇也都几乎一样。场镇上的街道两岸都几乎摆满了摊位:水果摊,杂货摊,各种干杂卤制食品摊,百货副食摊,小饭铺,米粉店,以及修鞋子的,修钟表的,包皮蛋的,兑换干面的,打锅盔的,卖鸡鸭的,卖烤烟的,卖春联的,各种商铺林立,各种小商小贩云集,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置身古镇摩肩接踵的人流之中,俨然走进了宋朝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一般,居然没有想到小小的古镇竟是如此的繁华。
  直奔古镇的廊桥,那也是此行中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如今的利溪廊桥就掩映在鳞次栉比的镇上新建的众多的高楼之间。放眼望去,廊桥的一头连接着新建的场镇楼房,一头通往往昔的老街,廊桥上空间开阔,两边的桥头上还筑有吊脚楼式的小房,内设小商铺,因恰值遇上逢场,桥上也同样摆满了卖衣服卖小百货的各种摊位,桥上人声鼎沸,桥下溪水潺潺,熙熙攘攘的赶场的人流就在桥上往来穿梭,给人一种穿越时空隧道梦回古时的神秘感觉。
  再往里走,只见廊桥正上方横柱上悬挂着一方木板,古旧的木板上醒目的书写着“马鞍桥”三个墨色楷书大字,笔力遒劲,古意盎然,不知是何年何人所书。仔细打量了一下,整座廊桥桥长大致约十米左右,宽约三四米,桥身横跨溪流,凌空飞架两座山坡之间,是三孔连环的石拱桥,宛如长虹卧波。与众不同的是,廊桥的整个桥面上都建有瓦房,穿斗木结构,飞檐翘拱,遮掩住了整个桥面。桥上的廊房既可遮挡阳光,避风雨,也可让过往行人乘凉、歇脚、憩息等用,甚有特色。廊桥的两边栏杆是用长约一米左右的木板竖直钉立而成,宛如木头栅栏一般,以确保行人安全。凭立栏杆,可以远眺桥外风景,只见桥旁翠竹竹影婆娑,桥下小溪流水潺潺,溪上有白鹅、鸭子、白鹭等等觅食嬉戏,潺潺溪流斗折蛇行,又直接汇入不远处的嘉陵江中。行走桥上,还可见桥中栏杆下立有一方高约半米左右的长方形石碑,走近细看,原来是一块文物保护石碑,是蓬安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所立,碑上一面写有“蓬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石碑的另一面镌刻有关于廊桥的历史沿革等的简介文字,通过简介文字了解到,原来这座廊桥其实很有来历和历史,廊桥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年,是古蓬州通往顺庆府的古驿马交通要道,民国元年时予以大规模修葺,至今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虽历经近两百年风雨沧桑,但廊桥至今依旧保存完好,抚今追昔,我不禁为蓬安先民们的勤劳智慧所深深折服。
  看完廊桥,利溪古镇的大夫第那更是不得不去看一看的名胜古迹。走上一段大约一两里路远的泥泞的乡村公路,闻名全市的民居大夫第便出现在眼前了。据当地县志记载:该建筑是清朝两代三人在宫廷任大夫的伍氏家族于清朝同治年间所建,是典型的古民居建筑群,现存总建筑面积约为2600余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正殿、左右厢房、廊道和其他用房等组成,大小房物近百间,是一座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木结构建筑,其布局、规格和气派在整个南充市境内的民居建筑中均位居前列。
  其实,现在的大夫第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所学校。所幸的是原先名为大夫第的古建筑群落至今依旧保存完好。如今的学校只是在原有的大夫第古建筑群的基础上,在两旁新辟地又扩建了利溪小学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楼,原先的大夫第就掩映在两座高楼的庇护之下,屋后依旧是青山环抱,屋前依旧是溪水如玉带一般环绕,更具特色的是还可看见过境的达成铁路铁路桥上时常有飞驰的列车就在大夫第屋旁数百米的地方经过。
  走进大夫第外门,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十数级汉白玉玉石栏杆,鲜红的红漆山门高于外门二三米,山门倍显巍峨壮观。相传,清朝皇帝曾赐诏令人专为伍家大夫第在山门外立碑,碑刻:“文官经此下轿,武官过此下马。”由此可见,利溪伍家一门两代三大夫在在当时的皇帝心目中的宠爱程度以及在当时的显赫权势。走进山门,眼前顿时豁然开朗,飞檐翘拱的正殿雕梁画栋,镂空的窗户,古色古香,窗棂上雕有各式花鸟虫兽等图案。殿下是开阔的平坝,靠里种植有青翠碧绿的万年青,桂花树等,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正殿两旁是厢房,中间都有宽敞明亮的廊道。往右可通往一个很宽大的操场,往左走,可以看见两个宽宽的天井,天井四周都有房间,天井上方是青瓦的屋面,往上仰望可见屋檐上方四角的天空,厢房红色的左边板壁上书写着“慎思”两个楷书的黑色大字,那字长宽各约近一米,很是醒目。
  冬末煦暖的阳光斜照进天井的青青石板之上,清脆的鸟鸣在窗外的枝头鲜活的跳跃,各种的花香也在静谧的府邸中随心所欲地流浪。置身如今的大夫第,给人一种非常宁静的感觉,仿佛整个心灵中也溢满了和煦暖和的阳光一般,一种幸福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虽然先前的屋主早已不在,虽然往昔的大夫第如今早已成为了培养莘莘学子的桃李园,但一屋的古韵至今犹在,满目的雕栏玉砌依旧犹存,诚如大夫第厢房旁的关于府邸的介绍文字所言,置身如今的大夫第,依旧给人一种“并非天上神仙府,实乃人间富贵家”的神奇感觉。
  另据学校里守校的一位老师介绍说距离伍家大夫第不远处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古老的建筑群叫作伍家花房子。据说,由于先前曾作过村小学,已经毁坏了很多了,因路程较远,便不得而去了。来时之前,也仿佛听说,古镇还有一个叫两河塘的地方,曾是汉朝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经寓居过的地方,心中很是神往,因不知晓具体前往路径,于是也只好期待下次再往。
  回到镇上准备乘车返城,场镇上赶场的人们依旧未散。突然想起小时候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利溪丝绸厂来。记忆中,那厂子最吸引人的除了盛产名贵华美的的丝绸外,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更吸引众人心驰神往的是那厂里那明眸皓齿如云一般缫丝的众多的水灵灵的妹子们。当时,县里县外各个乡镇的未婚的青年教师乡镇干部,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等等,几乎都喜欢托付媒人,甚至自己自当媒人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跑到利溪那丝绸厂里去追求自己钟情的心上人儿,很多人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终身的幸福或者后来无尽的遗憾。
  走进如今已经倒闭了的利溪丝绸厂子里大致逛了逛,先前的丝绸厂子的厂房依旧还在,但如今早已楼去人空,偶尔可见残破的丝厂宿舍楼上一二晾晒衣物风韵犹存的婆姨,走进厂子深处,也可瞥见一二留守厂子的中年男人在青翠的树下烘烤着过年的腊肉,树旁花台上也可见三五嬉戏打闹的孩童,三三两两的一些鸡们在四处零乱的垃圾堆中寻觅着食物,场面很是凄清。真没想到那八九十年代美女如云繁华鼎盛至极的利溪丝绸厂如今竟然破败衰落如此,心中不禁倍感黯然神伤,因此迅速选择了赶快离去。
  不过,毕竟世界上任何事物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繁华过后总归落寞。华丽过后总要转身。尽管如今的利溪丝绸厂早已倒闭,尽管如今的古镇有些地方由于新建房屋有所破坏,但一切的一切,也都丝毫无损于古镇在我乃至众人心目中那美好的印象和记忆。
  古镇毕竟是古镇。很古老,很年轻,同样也很美丽。就如母亲毕竟是永远的母亲一样的道理。
  那蜿蜒曲折潺潺流淌的小溪,那高大坚固凌空飞渡的廊桥,那气势恢弘风雨沧桑的大夫第,那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伍家花房子,那晶莹如玉赛雪欺霜的利溪粉丝,以及相传司马相如曾经寓居过的风景如画的两河塘故地……
  那婉约多情的山水,那青翠碧绿的萋萋芳草,那满目的古韵今风,那一切的一切,都仿佛一个沉睡千年而醒来的梦,正穿越千古的美好时光,姗姗地向我们走来……
  那一切的一切,都令我们去了还想再去!
  
  2011年1月23日3730字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6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凌晨5点多钟写到现在11点多钟,太累了,去吃点午饭去了,明天再给大家上传关于利溪古镇廊桥、大夫第以及众多利溪美女们的照片,尤其是最后一项,很养眼,很闪亮,很值得大家期待哟!
   因为,我晓得你们主要不是来看文章的。因为,我晓得你们主要是想来看美女们的。因为,我是心理学家。。。。。。。。。
   另特别将此文章送给远在国外的姚辉先生,送给所有远在家乡之外的利溪籍蓬安乡友们,送给营山籍的网友消水白鹤飞先生。。。。。。。。。。。。
   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全家幸福。。。。。。。。。。。。。。
发表于 2011-1-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我还以为是利溪粉丝厂呢,没想到是利溪丝绸厂。啥子时候要去那边,把粉丝也进一些回来。
发表于 2011-1-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在冬日午后停留,是因为暖阳撒在草坪上。我一个深情的回眸,身后枯黄的小草全醉了;偶尔一阵风吹过,又拂起了我心头的思绪,依稀的,瞧见这样一个笑容;阳光,一直在照亮那双想家的翅膀,恨不得,扑腾、扑腾,飞向家的方向。伸出手手,触摸阳光,放飞希望。又见您的旅游大作,心头蒸腾一个梦,是您的不辞辛劳,幽幽古蓬州,添辉增色不少。谢谢您了,让我心情眷顾那山那水,犹如身临其境呢。蓬安山水,不疾不徐的打开,正慢慢的湮没我思家的梦,万里江山真锦绣,蓬州山水在梦中、、、

发表于 2011-1-24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罪过啊,看成了:利溪古镇,一座廊桥的梦遗!

发表于 2011-1-24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到照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奔古镇的廊桥,那也是此行中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如今的利溪廊桥就掩映在鳞次栉比的镇上新建的众多的高楼之间。放眼望去,廊桥的一头连接着新建的场镇楼房,一头通往往昔的老街,廊桥上空间开阔,两边的桥头上还筑有吊脚楼式的小房,内设小商铺,因恰值遇上逢场,桥上也同样摆满了卖衣服卖小百货的各种摊位,桥上人声鼎沸,桥下溪水潺潺,熙熙攘攘的赶场的人流就在桥上往来穿梭,给人一种穿越时空隧道梦回古时的神秘感觉。


       再往里走,只见廊桥正上方横柱上悬挂着一方木板,古旧的木板上醒目的书写着“马鞍桥”三个墨色楷书大字,笔力遒劲,古意盎然,不知是何年何人所书。仔细打量了一下,整座廊桥桥长大致约十米左右,宽约三四米,桥身横跨溪流,凌空飞架两座山坡之间,是三孔连环的石拱桥,宛如长虹卧波。与众不同的是,廊桥的整个桥面上都建有瓦房,穿斗木结构,飞檐翘拱,遮掩住了整个桥面。桥上的廊房既可遮挡阳光,避风雨,也可让过往行人乘凉、歇脚、憩息等用,甚有特色。廊桥的两边栏杆是用长约一米左右的木板竖直钉立而成,宛如木头栅栏一般,以确保行人安全。凭立栏杆,可以远眺桥外风景,只见桥旁翠竹竹影婆娑,桥下小溪流水潺潺,溪上有白鹅、鸭子、白鹭等等觅食嬉戏,潺潺溪流斗折蛇行,又直接汇入不远处的嘉陵江中。行走桥上,还可见桥中栏杆下立有一方高约半米左右的长方形石碑,走近细看,原来是一块文物保护石碑,是蓬安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所立,碑上一面写有“蓬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石碑的另一面镌刻有关于廊桥的历史沿革等的简介文字,通过简介文字了解到,原来这座廊桥其实很有来历和历史,廊桥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年,是古蓬州通往顺庆府的古驿马交通要道,民国元年时予以大规模修葺,至今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虽历经近两百年风雨沧桑,但廊桥至今依旧保存完好,抚今追昔,我不禁为蓬安先民们的勤劳智慧所深深折服。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廊桥: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溪廊桥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溪廊桥又名马鞍桥: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桥上,还可见桥中栏杆下立有一方高约半米左右的长方形石碑,走近细看,原来是一块文物保护石碑,是蓬安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所立,碑上一面写有“蓬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石碑的另一面镌刻有关于廊桥的历史沿革等的简介文字,通过简介文字了解到,原来这座廊桥其实很有来历和历史,廊桥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年,是古蓬州通往顺庆府的古驿马交通要道,民国元年时予以大规模修葺,至今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虽历经近两百年风雨沧桑,但廊桥至今依旧保存完好,抚今追昔,我不禁为蓬安先民们的勤劳智慧所深深折服。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廊桥的两边栏杆是用长约一米左右的木板竖直钉立而成,宛如木头栅栏一般,以确保行人安全。凭立栏杆,可以远眺桥外风景,只见桥旁翠竹竹影婆娑,桥下小溪流水潺潺,溪上有白鹅、鸭子、白鹭等等觅食嬉戏,潺潺溪流斗折蛇行,又直接汇入不远处的嘉陵江中。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廊桥的两边栏杆是用长约一米左右的木板竖直钉立而成,宛如木头栅栏一般,以确保行人安全。凭立栏杆,可以远眺桥外风景,只见桥旁翠竹竹影婆娑,桥下小溪流水潺潺,溪上有白鹅、鸭子、白鹭等等觅食嬉戏,潺潺溪流斗折蛇行,又直接汇入不远处的嘉陵江中。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廊桥: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见廊桥正上方横柱上悬挂着一方木板,古旧的木板上醒目的书写着“马鞍桥”三个墨色楷书大字,笔力遒劲,古意盎然,不知是何年何人所书。仔细打量了一下,整座廊桥桥长大致约十米左右,宽约三四米,桥身横跨溪流,凌空飞架两座山坡之间,是三孔连环的石拱桥,宛如长虹卧波。与众不同的是,廊桥的整个桥面上都建有瓦房,穿斗木结构,飞檐翘拱,遮掩住了整个桥面。桥上的廊房既可遮挡阳光,避风雨,也可让过往行人乘凉、歇脚、憩息等用,甚有特色。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桥上,还可见桥中栏杆下立有一方高约半米左右的长方形石碑,走近细看,原来是一块文物保护石碑,是蓬安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所立,碑上一面写有“蓬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石碑的另一面镌刻有关于廊桥的历史沿革等的简介文字,通过简介文字了解到,原来这座廊桥其实很有来历和历史,廊桥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年,是古蓬州通往顺庆府的古驿马交通要道,民国元年时予以大规模修葺,至今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虽历经近两百年风雨沧桑,但廊桥至今依旧保存完好,抚今追昔,我不禁为蓬安先民们的勤劳智慧所深深折服。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利溪古镇,一座廊桥的遗梦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看完廊桥,利溪古镇的大夫第那更是不得不去看一看的名胜古迹。走上一段大约一两里路远的泥泞的乡村公路,闻名全市的民居大夫第便出现在眼前了。据当地县志记载:该建筑是清朝两代三人在宫廷任大夫的伍氏家族于清朝同治年间所建,是典型的古民居建筑群,现存总建筑面积约为2600余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正殿、左右厢房、廊道和其他用房等组成,大小房物近百间,是一座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木结构建筑,其布局、规格和气派在整个南充市境内的民居建筑中均位居前列。
  其实,现在的大夫第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所学校。所幸的是原先名为大夫第的古建筑群落至今依旧保存完好。如今的学校只是在原有的大夫第古建筑群的基础上,在两旁新辟地又扩建了利溪小学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楼,原先的大夫第就掩映在两座高楼的庇护之下,屋后依旧是青山环抱,屋前依旧是溪水如玉带一般环绕,更具特色的是还可看见过境的达成铁路铁路桥上时常有飞驰的列车就在大夫第屋旁数百米的地方经过。
  走进大夫第外门,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十数级汉白玉玉石栏杆,鲜红的红漆山门高于外门二三米,山门倍显巍峨壮观。相传,清朝皇帝曾赐诏令人专为伍家大夫第在山门外立碑,碑刻:“文官经此下轿,武官过此下马。”由此可见,利溪伍家一门两代三大夫在在当时的皇帝心目中的宠爱程度以及在当时的显赫权势。走进山门,眼前顿时豁然开朗,飞檐翘拱的正殿雕梁画栋,镂空的窗户,古色古香,窗棂上雕有各式花鸟虫兽等图案。殿下是开阔的平坝,靠里种植有青翠碧绿的万年青,桂花树等,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正殿两旁是厢房,中间都有宽敞明亮的廊道。往右可通往一个很宽大的操场,往左走,可以看见两个宽宽的天井,天井四周都有房间,天井上方是青瓦的屋面,往上仰望可见屋檐上方四角的天空,厢房红色的左边板壁上书写着“慎思”两个楷书的黑色大字,那字长宽各约近一米,很是醒目。
  冬末煦暖的阳光斜照进天井的青青石板之上,清脆的鸟鸣在窗外的枝头鲜活的跳跃,各种的花香也在静谧的府邸中随心所欲地流浪。置身如今的大夫第,给人一种非常宁静的感觉,仿佛整个心灵中也溢满了和煦暖和的阳光一般,一种幸福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虽然先前的屋主早已不在,虽然往昔的大夫第如今早已成为了培养莘莘学子的桃李园,但一屋的古韵至今犹在,满目的雕栏玉砌依旧犹存,诚如大夫第厢房旁的关于府邸的介绍文字所言,置身如今的大夫第,依旧给人一种“并非天上神仙府,实乃人间富贵家”的神奇感觉。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先前的屋主早已不在,虽然往昔的大夫第如今早已成为了培养莘莘学子的桃李园,但一屋的古韵至今犹在,满目的雕栏玉砌依旧犹存,诚如大夫第厢房旁的关于府邸的介绍文字所言,置身如今的大夫第,依旧给人一种“并非天上神仙府,实乃人间富贵家”的神奇感觉。

2011照片 017 (235).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虽然先前的屋主早已不在,虽然往昔的大夫第如今早已成为了培养莘莘学子的桃李园,但一屋的古韵至今犹在,满目的雕栏玉砌依旧犹存,诚如大夫第厢房旁的关于府邸的介绍文字所言,置身如今的大夫第,依旧给人一种“并非天上神仙府,实乃人间富贵家”的神奇感觉。
2011照片 017 (235).jp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