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票价果然涨了!凡是可以多收钱的改革,效率永远是最高的!我从通惠门到牛市口就6个站,原来只有一块八,今天刷了我二块七!!!气死我了啊啊啊!!!
成都地铁按区间收费的计价方式成为历史,2元乘坐6个区间,3元10个,4元16个,5元24个,6元32个,7元40个,8元48个......
今天起,区间制就变成里程制了,像这个样子了:
(把涨价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哎呀好烦诶哦!幸亏我是短途还有别的公共交通可以选择,以后把不坐地铁奉为我的出行原则!
下面本人来根据乘坐地铁里程长短,把地铁乘客分为短途、中途和长途三类,再把同里程调价前后的价格来做个对比,如下——
1 短途乘客
以我自己的上班路线【通惠门——牛市口】为例,总共6站,6.4公里
调价前:6站5区间,车费为2元; 调价后:6.4公里,车费3元。 2 中途乘客
以我朋友的上班路线【茶店子——金融城】为例,16站,16.9公里
调价前:16站15区间,车费4元; 调价后:16.9公里,车费5元。 3 长途乘客
算上新开的4号线,我就以目前最长路线【万盛——龙泉驿】为例,36站,50.3公里
调价前:36站35区间,车费7元; 调价后:50.3公里,车费10元。
价格上涨是定局了,那涨价后对哪些群体的影响最大呢?我再来简单做个小解读。
长途乘客要面对的涨幅最大 (╯▔皿▔)╯
当然,坐地铁一次坐三四十个站,这样的出行频率也很低,所以暂且就不骂了,只是说来成都旅游的可能要多花点路费了。
短途乘客坐地铁成本的涨幅也不小 (●'◡'●)
2块秒变3块你抢人哦!幸亏我们还有共享单车、公交,那就只能尽量不挤地铁了嘛!为了省钱,也为了缓解人流压力,看我多顾全大局。
最悲惨的,其实是中途或中长途的上班族 /(ㄒoㄒ)/~~
不要看似也才涨了两三块钱哦,居住地和上班地距离太远的上班族,确实比我们更依赖地铁啊!开车打车容易堵,公交车龟速,骑单车累成狗,骑电马儿要被骂......你说人家是不是没得选择余地啊?地铁可以说是这类人群的刚需,但也只有默默接受涨价的残酷现实咯。
成都地铁有必要针对中长途的上班族们开创月卡、季卡等新计价模式,否则出行成本有增无减。比如和公交一样推出次数卡,40块钱可乘坐10次里程为20公里以内。这样才能最大地满足长途上班族的出行。否则光靠剥削老百姓的刚需来赚钱,和搜刮民脂民膏有啥子区别?哪个得同意嘛!
顺便说一下成都的地铁各种不人性的地方:
首先,人工售票窗口为啥子不能直接售票?地铁站的机器一点也不方便操作还经常坏,你造吗?
然后,少吹点牛B可好?不要动不动就要上通德阳下至简阳可好?
再后,一旦成都有大事发生,地铁站的应急措施永远只是限流!只堵不疏这实在太愚蠢了。
总之既然多收钱了,就请把服务做好点!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比较怀念那个地铁票按区间计价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