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一场主题为“情系家乡山水,共忆东灌岁月”的东灌之友联谊会,在成都沙河畔的“外滩一号〝如期举行。
来自广东,北京,简阳,成都,资阳等地的东灌建设者们,欢聚一堂,以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史料,深情回顾了打通龙泉山,修建"一山三湖〝的激情燃烧岁月。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参会的老水利建设者们表达了多聚聚,多回老地方看看的强烈愿望。
一杯清茶,共同回忆,难得一见的老人们笑逐颜开,相互致意,以不同的方式分享了各自的人生经历。
东灌之友联谊会副理事长,四川人文历史研究员,作家施建新先生,首先表达了对麻辣社区论坛的感激之情,他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回忆了张家岩水库修建中的点点滴滴,从李文德烈士的牺牲,到翻越鹞子坝担大米,一件一件的旧事,勾起了老人们心底尘封多年的回忆,虽然换了很多工作岗位,施老依旧笔耕不辍,几大本厚厚的小说和回忆录,详实的记录了那一段可歌可泣的青春岁月。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施老师没有安享清闲,继续埋头学习专研,为乡土文化研究和企业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做为东灌之友联谊会的发起人之一,施建新表示,他愿意为老朋友的相聚尽自己的努力,东灌精神是简阳精神的重要体现,而不是一些人所宣称的野干、蛮干。他认为东灌精神不应该被遗忘,值得发扬光大。
东灌之友联谊会副理事长,著名辞赋家,作家,中国辞乡赋市发起人冷林熙先生对麻辣社区简阳论坛对此次活动的关注表达了由衷的谢意,做为当年龙泉山隧洞的建设者,文艺宣传股干,冷林熙动情的回忆起了龙泉山隧洞几上几下的艰难历程,缅怀了为打通龙泉山隧洞牺牲的战友,从赋韵坛罐到赋韵神州,冷老师一直不忘赋韵东灌,十余年前,就一直为建立〞东灌博物馆〝而奔走呐喊,今年清明节还亲赴张家岩水库,组织了对东灌水利烈士的首次民间公祭,冷林熙说,一个人可以沒有钱,却不能没有精神。
〞大道至简,阳光致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冷老师才能战胜癌魔,赋韵天下。做为东灌之友联谊会的发起人,他期待能与更多水利老战友的相聚,〞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
东灌即都江堰东风渠第六期扩灌工程简阳灌区工程的简称,于1969年6月启动,1970年2月20日动工,1973年2月龙泉山隧洞通水,1977年2月三岔水库主体工程竣工,1980年10月石盘水库工程竣工,整个龙泉山引水工程先后动用二十万民工,牺牲了119个人,伤残1500多人,历经十年时间完成,工程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农林部部长沙风及省地领导都曾前来视察。
东灌之友联谊会是老东灌建设者不定时的一个联谊活动,既有老建设者,也有建设者后代,还有对东灌建沒感兴趣的年轻人。
此次活动,大家一直推举朱熹后人、世界朱氏宗亲会四川地区副理事长、著名企业家、老东灌建设者朱兴亮先生出任东灌之友联谊会副理事长。
朱亮兴先生,全程参与了东灌水利工程建设,见证了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虽然工作岗位不断变换却始终沒有离开过东灌建设,抚今追昔,朱老一直以虚怀若谷的心胸,看待所经历的磨难和曲折,他说,打工者把老板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做,那么这样的打工者一定会成为老板。
尽管在事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朱老依旧为人低调谦和,已经退休赋闲的他仍念念不忘家中的一亩三分地,不管身在何处,从没有荒废过,他说田地就是农民的根本荒废不得。
从龙泉山隧洞到猫碧梁隧洞,朱老一直在给隧洞打交道,因为当时没有先进的测量工具,朱老自创了目测法和一些土办法,硬是让这头看不到那头的山脉,打通成了一条直线,即使现在看起来,这技术也让人不可思异。
八零年代,朱老为了改变家乡干旱的面貌,不让国家出一分钱,自已率领乡亲打通山体,引来清泉,至今被人们赞为奇迹。
朱老说,只要有一颗宽容感恩的心,有诚恳务实的态度,没有做不成的事,他的一番分享给迷茫中的年轻人带来了鼓舞和希望。
此次聚会,也引来了〞十万平方食品有限公司〝任总的关注,做为一位从广东到成都发展的生意人,任总出差时参观了简阳的〞一山三湖〝,直呼这是继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的又一大奇迹,他说简阳精神对他既是震撼也是鼓舞,近期他会在简阳考察,要在简阳开自己的分公司。
相聚时短,回忆话长,老东灌建设者毛文正老师,苏文杰老师,赵克伦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大作,二十余名东灌建设者笑语欢歌,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麻辣社区简阳论坛巫昌友,王炳荣祝东灌之友们开心快乐,健康长寿,感谢大家对家乡论坛的信任和关注。
联谊会在依依不舍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