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382|评论: 21

[原创] 2023年的中国日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的中国日本。
一。土地;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日本37.78万平方公里。
二,人口;
中国14.1亿人。日本1.21亿人。
三,GDP;
中国17.89万亿美元.日本4.2万亿美元。
四,人均;
中国1.269万美元。日本3.38万美元。
五,外汇储;
中国3.238万亿美元。日本1.32万亿美元。
六,财收;
中国3.02万亿美元。日本4928亿美元。
七,工业产值,军工产值;
2022,中国工业产值5.06万亿美元,军工产值1090亿美元。日本工业产值8500亿美元,军工产值90亿美元。
八,军费;
中国2960亿美元。日本500亿美元。
九,世界五百强;
中国135家。日本41家。
十,独角兽;
中国319家。日本7家。
十一,专利
中国专利第一,日本第四。
十二,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第一,日本第五。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日前发布《科学技术指标2024》,
科学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显示出美国和中国的“两强”状态愈加明显。美中拥有完善的研究体系,支撑着科学实力。
中国排名第一,美国排第二。中美的总论文数在全球的占比较2020年的40.7%上升1.2个百分点。印度保持第三,日本第五。
十三,自然指数;
中国第一,日本第四。
十四,品牌:
中国第二,日本第三。
十五,军力;
全球火力公布最新2023年全球145个国家的军力排行榜,中国排名第三。
全球实力排名利用60多个单独因素来确定一个给定国家的实力指数(“PwrIndx”)得分,类别包括军队数量、工业、财政状况、后勤能力和地理位置。
前十名依次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英国、韩国、巴基斯坦、日本、法国、意大利。
中国军力世界排名第三。   
中国:
总兵力:200万人.预备役60个师85万人.武警:56万人。
核军力:核弹头300---500枚(美估)中国网自报1200枚。
洲际导弹200枚。
中远程导弹300枚。
东11/15/16短程导弹:1300枚。
长剑10/20巡航导弹:3000枚。
轰六H/K/N:221架。
094战略核潜艇6艘,载潜射导弹100多枚。
战略支援部队:
超视距地波相控阵雷达2部.天波相控阵预警雷达5部。
控制卫星689颗.(其中照相卫星,雷达卫星,电子遥感卫星.海洋卫星百颗,天链数据卫星5颗,气象,通讯卫星18颗.北斗导航卫星55颗)
神光地基反导反卫星激光站三座。
红19/KT-2反卫星导弹,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数个旅。
陆军:130万人。
机动作战部队91.5万人。其余为边防军,地方部队。
13个集团军,空降军1个,112个合成旅。
大炮:1.13万门。
坦克:5500辆。
装甲车:6700辆。
火箭发射器:3600门。
防空炮:7700门。
防空导弹:1000部。
直升机:1760架。
海军:30万人。(包括海航2.2万人,海岸防御部队2.3万人,陆战队8个旅4万人(将扩至10个旅。
分三个舰队.主力水面舰171艘(航母3艘,神盾舰46艘,护卫舰115艘),潜艇78艘(核潜艇15艘,常规艇63艘).主力两栖登陆舰71艘。导弹攻击艇110艘。
海航飞机700架.
空军:39万人.飞机3285架.(其中歼十/歼11等第三代机已达1380架,歼20,220架,歼35在加紧试飞)


日本:
日军24.8万人。预备役4.7万人。
核军力:无。有日哈说日本存有大量的钚,这成日本是核大国证据。但日哈不晓的是,日本是存有大量的钚,但这些钚都是纯度60%的核废料,成不了武器,武器级必须是达到99%的高浓缩,而日本存的钚根本达不到武器级。
太空:
日军已成立“宇宙战队”由120人组成专事太空战。现控制卫星410颗。但日本不具备反导反卫星能力,只有监视能力。且日本的劣势在靠美国的深空测控网,日本国小能力弱还做不到全天域覆盖的深空测控网,只有美中俄能做到。
陆军:
日陆军15万人。9个师团。6个旅,1个空降团。
坦克930辆。
装甲车1000多辆。
各种炮1100门。
火箭发射器130门。
防空炮130门。
防空导弹194部。
直升机516架。
海军:
在役人员5.1万人,舰只155艘。346架飞机。
其中有两艘出云级轻型航母,两艘日向级直升机航母,两艘大隅级两栖登陆舰,驱逐舰36艘(两艘玛雅级驱逐舰,两艘爱宕级导弹驱逐舰,四艘金刚级驱逐舰,两艘朝日级驱逐舰,四艘秋月级驱逐舰,两艘高波级驱逐舰,八艘村雨级驱逐舰,七艘朝雾级驱逐舰)
护卫舰10艘(最上级新护卫舰2艘),两艘浦贺反水雷舰,潜艇22艘(1艘太极级攻击潜艇,11艘苍龙级潜艇,8艘亲朝级潜艇,1艘大鲸级)。
70架 p3C 猎户座反潜巡逻机,60架川崎P1反潜巡逻机,6架 c130 系列大力神运输机,5架新明和US2 两栖运输机。
空军:
在役人员约5万人,757架飞机。147架 F35a和F35B隐身战斗机(现役27架,其余定购但没交货),62架三菱重工生产的F2战斗机,155架三菱重工生产的F15G重型战斗机。4架波音 e767 预警机,26架 E2鹰眼预警机,4架 KC767空中加油机,4架 KC46a 空中加油机,2架KC130 空中加油机,11架川崎c1军用运输机,20架川崎 c2 军用运输机。14架 c130 大力神运输机,17架川崎重工生产的 ch47j 多用途运输直升机,54架三菱重工生产的uh60 黑鹰直升机。


中日航天技术对比
日本发射第一颗卫星所用的L4S固体多级火箭在性能尤其是运载能力上要远逊于中国发射第一颗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
当时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独立追赶与中国火箭的技术差距,至少需要5年时间。
1969年日美签订宇宙开发协议,美国向日本输出雷神-德尔塔火箭技术,使日本液体运载火箭水平快速赶上中国。由于得到美国技术援助的优势,日本还抢先发射静止轨道卫星并得以更早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在与中国的较量中在技术上占据先机。
“雷神-德尔塔”包括第一级MB-3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都卖给日本。使日本火箭技术一步提高30年。
日本火箭技术源自美国。
美国转让雷神-德尔塔火箭技术,大力神火箭技术。
“雷神-德尔塔”包括第一级MB-3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都卖给日本。使日本火箭技术一步提高30年。
日本航天很大程度靠美国帮助。比如日本发射的工程试验卫星Ⅱ,日本的零部件仅仅只占40%。广播卫星,日本的零部件仅仅只有15%。日本的航天是现成的美国技术加部分自研的混合。
日本用美国的技术必须签订保密协议,限制使用范围。日本一直受到美国的控制限制。
日本H系列火箭,发动机来自美国,设计蓝图参考美制大力神,火箭燃料由美国提供,甚至连火箭外壳的隔热材料也来自美国。
目前日本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略低,而且运载火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价格上严重缺乏竞争力。
日本宇宙开发机构(JAXA)拥有H-IIA系列和H-IIB大型运载火箭,并积极开展H-IIA/B系列火箭的升级,还在研制Epsilon大型固体运载火箭,并计划研制新一代的H-X/H-III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目前的运载火箭则由CZ-2、CZ-3和CZ-4,CZ--5系列火箭组成,已有33大火箭系列。在改进现有火箭的同时还在研制新型更大推力火箭。
一,火箭性能:
中国目前的主力起飞级液体火箭发动机是YF-20,使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常温推进剂,单级推力只有75吨真空比冲只有298秒。
中国YF-75上面级氢氧发动机1994年交付使用,而日本比冲类似推力更大的LE-5发动机早在1986年就服役。
在火箭的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等其他分系统上,长征火箭也逊色于日本H-IIA系列火箭。中国的CZ-2E火箭在近地轨道的运载力只有9.2吨的运力,尚低于H-IIA系列运力最小的H-IIA 。
即使使用发射同步轨道的CZ-3B火箭发射近地轨道载荷也只有12吨运力,仍远逊于H-IIB的19吨。但新的CZ5运载力达到近地25吨,同步轨道载荷达到14吨,不但一举超过所有日本火箭更成为运载力世界第二高的火箭。
且中国火箭更成熟,成功率更高。
日本运载火箭的发射数量偏低,近11年来发射次数仅有24次,而长征系列火箭同期已经达到100次,从发射规模上说长征火箭遥遥领先。
如果但看2012年发射情况,日本仅有H-IIA和H-IIB火箭发射各一次,而中国长征火箭已经成功发射11次,尤其是4月30日到5月29日一月间内密集发射5枚火箭,这样的运载火箭工业化生产和发射能力,是今天的日本航天工业力所不及的。
长征火箭在运力设计和价格上则占据优势,现有长征系列火箭覆盖近地轨道3吨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2.6吨到14吨的运力,同时价格极具竞争力。
以发射同步转移轨道的长征三号乙(CZ-3B)火箭为例,尽管运力达到5.5吨但它的发射费用只有约7000万美元,而类似运力的日本H-IIA 204报价几乎是它的一倍。
中国新型大推力长征5火箭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已试射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在技术上是全新的火箭,相比以往的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有成倍的提高。
新一代的长征五号火箭在芯级上使用的是YF-77氢氧发动机,而助推器则使用的是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都是属于全新研制的火箭发动机。
YF-77氢氧发动机的立项,1994年2月3日日本H-II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标志着LE-7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开始投入使用。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中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于2001年正式立项,代号YF-77,地面推力50多吨,最终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设计。
YF-75D上面级发动机,长征五号火箭发射LEO轨道载荷时,使用一级半的结构,GTO轨道则使用二级半结构,在原有的YF-77发动机芯级之上增加使用YF-75D发动机的上面级。YF-75D氢氧发动机是中国新一代上面级发动机,采用膨胀燃烧循环,以现有资料判断水平和欧空局的Vinci发动机相当,但推力只有Vinci的一半。从技术上说,YF-75D比日本现有的LE-5B和印度新开发的国产低温上面级发动机CE-7.5/CUS要强得多。
通过捆绑类型不同的助推模块,长征五号各种构型覆盖了GTO 6-14吨,LEO 10-25吨的运力范围。
在火箭综合指标上说,长征五号的LEO轨道运载能力不仅超过欧空局阿里安5和日本H-IIA/B,也超过阿特拉斯V火箭和俄罗斯的安加拉火箭,尤其是由于文昌发射场纬度较低外加高性能氢氧发动机的优势,在GTO轨道运载能力上以14吨对7.5吨的优势远远超过安加拉火箭。虽然运载能力只是火箭水平的一部分,但能后来居上也不易,至少比印度研制全新的GSLV MKIII火箭,LEO只有10吨运力GTO不到4.5吨要好得多。
日本火箭性能:
H-IIA系列火箭是日本的主力运载火箭
H-IIA系列火箭是日本航天绝当之无愧的主力型号,它以LE-7A大推力分级燃烧氢氧发动机为第一级,第二级使用LE-5B膨胀循环发动机,助推器为SRB-A大型固体发动机。LE-7A发动机真空推力约110吨真空比冲达到442秒,是目前唯一一种大推力分级燃烧循环氢氧发动机。LE-5B发动机真空推力约14吨,是目前推力最大的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自2001年8月29日投入使用以来,H-IIA系列火箭进行21次发射,其中有2003年来的第6次发射失败,其成功率已经达到运载火箭的主流水平,但由于火箭发射费用高昂,而且受更早的H-II火箭两次发射失败的影响,目前H-IIA尚未签订通信卫星的商业发射合同,今年进行的搭载韩国载荷的发射,勉强算在商业化方面走出第一步。
日本的H-IIB火箭技术上和H-IIA火箭一脉相承,不过箭体直径从4米增加到5.2米,第一级使用两台LE-7A氢氧发动机,捆绑4台SRB-A固体发动机做助推器。H-IIB火箭是日本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为了发射HTV货运飞船而专门设计的型号,其HTV飞船轨道运力为16.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为8吨。
H-IIB专门用于HTV的发射,尽管有发射双通信卫星的设想,但其价格仍然缺乏竞争力
尽管单项技术相当不错,整体性能也可圈可点,但H-IIA系列火箭设计上存在运力偏大和价格过高的缺点。H-IIA 202、2022、2024和204各种型号中运力最小的H-IIA 202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也高达10吨,而多数任务不需要这么大的运力。日本曾尝试过一箭双星发射,但2003年H-IIA 2024火箭一箭双星发射情报获取卫星(IGS)失败导致星箭俱毁,为减小可能的损失日本不得不继续一箭一星发射方式。虽然运力最小的H-IIA 202型号已经是发射次数最多的型号,但多数任务中仍造成很大的运力浪费,考虑到H-IIA系列火箭发射价格超过一亿美元远高于其他商业运载火箭,运力的浪费进一步降低它的商业竞争力。
二,载人航天对比:
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要超过日本,中国已成功发射多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并实现宇航员的太空出舱和太空站对接。
而日本虽然借助美国航天飞机令本国宇航员上过太空,自身也进行过宇航员的技术培训,但本国的载人发射能力仍是空白;
三,载人飞船:
中国在飞船设计领域也超过日本,飞船不仅仅在于能够载人进行太空,也在于运输能力和返回能力。
日本2009年曾成功发射HTV-1无人货运飞船,而且飞船运载能力也超过“神舟”,但无人飞船毕竟在返回能力、载人能力方面存在欠缺,不属于完整的太空飞船概念;
四,空间站:
中国和日本在空间站技术方面都已经起步。日本的“希望”号实验舱虽然成功应用于国际空间站,但缺少独立性和自行发射的事实。
中国太空实验室天宫1/2号已经发射,并且已在各项试验领域超过日本。
五,快反火箭;
出于战时快速发射卫星以补充可能的卫星网战损需要,近年美中日俄都在发展简化发射流程,能实现快速发射补网的小型火箭。
为此,中国发展快舟和CZ11两款固体快反火箭。日本发展“埃普斯龙”快反火箭。
六,货运飞船及飞船,卫星在轨加油;
中日都有货运飞船,但天舟飞船已经成为目前最强大的货运飞船,在运力载荷上超过日本货运飞船。
货运飞船主要用于向空间站运送推进剂、设备载荷和水、空气以及食品等消耗品,另外它还要携带空间站运营中产生的废弃物再入大气层销毁。
天舟飞船上行货运能力6.5吨,下行销毁废弃物的能力为6吨,天舟的上行货运能力目前独占鳌头,日本HTV飞船上行运力6吨。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对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突破和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空间站运行在近地轨道上,不仅需要补充物资,还需要维持轨道,这就需要货运飞船为空间站补加推进剂。日本的HTV飞船没有在轨补加推进剂的能力,天舟飞船作为中国未来天宫号空间站唯一的货运飞船,设计上就着重强调推进剂补加能力。
天舟一号飞船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推进剂补加能力。(中国已在“实践17”号卫星上试验过ADN无毒推进在轨加油系统)天舟一号携带了2吨多的推进剂,将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推进剂补加操作,试验完成后我国将成为仅有的两个具备空间站推进剂补加能力的国家。
卫星在轨加油;
“天源一号”是中国首个卫星在轨加注飞行试验系统,具有集成度高、自主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这一系统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随后几天,“天源一号”根据预定计划进行卫星在轨加注核心关键技术试验与验证,获取3种贮箱加注全过程的完整视频和相关试验数据,加注过程稳定,测量与控制精度高,实测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为我国掌握卫星在轨加注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卫星在轨加注类似飞机空中加油,通过直接传输的方式对卫星进行气、液补给,可大幅延长卫星在轨寿命,提高卫星机动能力。测算表明,如果给静止轨道上的卫星补给60公斤燃料,即可延长卫星寿命12个月。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有此能力,日本无此技术。
七,深空探测:
中国深空探测开始于嫦娥探月工程,目前发射嫦娥1号和嫦娥2/3/4/5号月球探测器。已在月背着陆。
嫦娥二号探测器验证直接进入奔月轨道的发射能力,绘制7米分辨率月面全图并对嫦娥三号预定的虹湾着陆区拍摄1~2米的高分辨率照片,以供选择着陆点之用。
2011年6月到8月嫦娥二号还成功转移到日地拉格朗日L2点,不久后2012年4月末又飞向更远的深空,与4179号小行星交会飞掠对其进行探测。
嫦娥二号实现很多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将承上启下为嫦娥三号的软着陆验证技术积累经验。
100公里高度7米分辨率超越日本Selene1,嫦娥二号的关键载荷包括100公里高度7米分辨率的高清晰度CCD相机,这个相机的分辨率已经赶超日本Selene探测器的水平,这也是嫦娥二号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之一。
数据传输速率增加一倍,嫦娥二号大幅提高数据传输能力,从嫦娥一号的3兆每秒增加到6兆每秒,接近了当年印度Chandrayaan-1探测器8.4兆每秒和日本Selene探测器10兆每秒的传输能力,嫦娥二号还将进行12兆每秒的传播速率试验。
嫦娥二号运行在100公里高度圆轨道上,为嫦娥三号探测器进行技术验证的考虑。嫦娥三号将进入100公里高度轨道,随后变轨降低高度到15公里,最后进行软着陆操作,嫦娥二号将为嫦娥三号验证100×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同时100公里和15公里高度拍摄的图像将为嫦娥三号选择着陆场积累数据。
嫦娥二号进入月球轨道的捕获也在距离月面100公里高度处。印度的Chandrayaan-1技术就要差得多,是距离月面500公里高度进行捕获,随后多次变轨才进入100公里高度轨道,不过,07年日本的Selene-1探测器就是100公里高度捕获进入一个近月点101公里远月点11741公里的大椭圆轨道,显示JAXA更高的深空测控技术水平。
嫦娥二号的近月捕获除对运载火箭的入轨精度提出很高要求,深空测控能力也是关键。探月工程前我国没有深空测控地面站,载人航天使用统一S频段(USB)测控网络,USB系统天线最大直径只有12米,不能满足探月测控需求,而美俄都有70米直径天线,深空地面站的主力天线也高达直径34米。欧空局和日本都拥有35米直径天线,即使印度也有18米和32米直径天线。
纵观整个嫦娥二号项目,从相机分辨率,数据传输速率,近月轨道的测控和热控水平来看,嫦娥二号达到或超越07年与嫦娥一号同期发射的日本Selene-1探月卫星的水平。而直接奔月轨道设计、高入轨精度火箭、X波段深空测控技术,比起日印两国都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领先。
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已在月面实现软着路,并进行的系列试验。
中国月球探测嫦娥4/5号月球车已在月背着陆。并采样返回。
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等多个部分组成,实现绕,落,回。日本做不到。
中国探火星的“天问”探测器,由一架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
中国更实现电推进器和霍尔推进器的突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发的LIP300电推进装置已应用于实践20号卫星。
510所已经研制涵盖1瓦到100千瓦的系列化电推进产品,同时掌握离子电推进和霍尔电推进两项技术。而美国只掌握10瓦级电推进器。没听说日本有此技术。
三,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运飞船超日;
日本:
日本在深空探测领域起步较早,但成果最辉煌的首推小行星取样返回探测器隼鸟号
早在1985年日本先后发射先驱者号(Sakigake)探测器和彗星号(Suisei)哈雷彗星探测器,取得深空探测的突破,彗星号与美苏欧等国家共计6个探测器共同对哈雷慧星进行可贵的探索。1990年日本又发射飞天号月球探测器,虽然由于速度低于预期无法正常飞向月球,在使用气动减速和低能量转移轨道等技术,最后飞天号还是进入月球轨道,但飞天号虽然没有实际发现,但使日本成为第三个将探测器发射到月球轨道的国家。
1998年日本发射了希望号(Nozomi)火星探测器,但发射后由于发动机阀门故障,推进剂消耗过多无法进入火星轨道,任务以失败告终。
日本深空探测成绩最好的是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但隼鸟是和美法德澳合作的产物。深控测控导航由美nasa完成,登陆及采样设备由法德提供,回收着陆系统由澳完成,日本只负责发射。
2007年日本发射月女神(Selene)号月球探测器,它获得了月球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而且通过主星和两颗子卫星的联合测量得到了月球重力场最精细的第一手资料,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发现,月女神项目以其任务的深度和广度,被称为阿波罗计划之后最大的月球探测项目。日本2010年还发射了拂晓号惊醒探测器和伊卡洛斯号试验性太阳帆,其中前者由于发动机故障最后变轨进入金星轨道时失败,目前只能等待几年后待机尝试是否能否极泰来,相比之下伊卡洛斯太阳帆的展开和试验相当顺利,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试验,验证太阳帆的各方面技术,伊卡洛斯是日本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投入实际使用的太阳帆,仅此就在人类深空探测的技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中日两国月球探测器的探月行动都已经获得圆满成功。日本虽然在探月经验上比中国更丰富,但两国实际水平并没有太大差距。日本的劣势在靠美国的深空测控网,日本国小能力弱还做不到全天域覆盖的深空测控网,只有美中俄能做到。
八,防空反导:
中国;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已开始防空反导研究,具体成果是试验成功第一代反导拦截弹反击1/2号,带核弹头在外太空拦击。
更与2007年和2011年及2013年三次试射C-19/KT2新型反导/反卫星导弹。及神光高能激光系统。
而日本则因美国限制不能研究此类战略技术。
九,军用卫星:
中国;
早在七十年代,中国就发展返回式侦察卫星和第一代资源卫星,而今第一代的资源二号卫星已退役。
现中国已经发射36颗遥感系列卫星,同样包含光学星和雷达星,除遥感卫星一号达到设计寿命后失效外,多数遥感卫星仍正常运行,由于大功率星载电池技术的突破,中国卫星寿命已由5年扩展到15年。
中国还发射一系列电子情报搜集卫星,并发射**-1和**-3系列极轨气象卫星。
为向解放军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保障,中国还研制并发射神通和烽火系列军用通信卫星,其中烽火一号卫星还为东方红-3卫星平台创造了卫星寿命记录,神通和烽火系列卫星都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使用更先进的东方红-4卫星平台,提供更强大的通信能力。导航卫星最早是为核潜艇提供定位而研制的,不过今天在民用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
日本虽然在情报获取系统(IGS)名义下发射7颗军用卫星,但目前只有光学三号、光学四号和雷达三号三颗卫星还在正常工作,更早的光学一号和光学二号卫星已经退役,雷达一号和雷达二号卫星在设计寿命内就先后故障失效。光学三号和四号卫星全色分辨率0.6米,雷达三号卫星分辨率约1米而中国已实现0.5米分辨率。
在军用卫星领域中国领先日本!
导航卫星:
2000年中国就已发射北斗试验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卫星自2007年以来已经发射55颗,初步建成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向中国及其周边的亚太地区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已完成全球组网。
日本:
日本2010年已经发射一颗导航增强卫星,还设想将3颗卫星组成的准天顶导航增强系统建设成一个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但已大大落后于中国!
通讯与气象卫星:
在通信卫星的发展上,日本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其早期的广播卫星(BS)和通信卫星(CS)系列日本生产的零部件仅有10~20%,这固然加大了对外界尤其是美国的依赖性,但是更早建成了广播通信卫星系统,推动了卫星电视的使用。1977年日本就购买美国德尔塔火箭发射了樱花一号(CS-1)试验通信卫星,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使用自行研制的N-II和H-I火箭发射了数颗樱花(CS)和百合花(BS)系列广播通信卫星,为国内提供通信和卫星电视服务,但后来的BS-2等卫星上,日本制造的比例仍然徘徊在30%左右,仍缺乏独立研制先进通信卫星的能力。1989年日本政府开放国内通信卫星市场,对日本航天工业自行研制商业通信卫星的雄心无异于当头一棒,此后日本通信卫星市场基本落入美国厂商之手,直到2008年日本三菱电器集团研制制造的超鸟C2(Superbird-C2)卫星投入使用,日本才拥有第一颗日本制造的商业通信卫星。
超鸟系列卫星基本由美国劳拉公司制造,超鸟C2终于成为近年来日本拥有的第一颗日本制造的商业通信卫星
超鸟C2卫星使用DS-2000卫星平台,这也是准天顶导航卫星所使用的平台。相比日本的窘境,虽然中国航天在通信卫星上起步晚水平低,而且为及时建成卫星电视网络购买了一批美欧通信卫星,但长期以来坚持通信卫星的独立研制和使用,从东方红-2通信卫星开始一路发展到东方红-4系列通信卫星,不仅初步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开始整星出口到亚非拉等诸多国家,并积极向欧洲市场进军。
气象卫星:
日本的MTSAT卫星同样基于DS-2000平台,属于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其性能长期以来领先于我国风云2系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与通信卫星是高度竞争的商业市场不同,气象卫星的气象信息公开免费发放,更类似研究型卫星,这是日本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日本研制多种气象卫星,自1977年发射GMS 1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以来,到1995年先后发射5颗GMS系列气象卫星,GMS卫星姿态控制采用自旋稳定方式,定点后质量约300多千克,设计寿命5年。目前日本服役的已经是新一代的MTSAT系列气象卫星,它是GMS的后续卫星,采用了大型高性能的DS-2000卫星平台。日本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水平长期以来比中国**-2系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强得多,但以MTSAT-1R为例其关键的光学载荷由美国雷锡恩公司提供。中国风云2系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本身基于落后的DFH-2自旋稳定平台,自1997年**-2A发射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2E和**-2F卫星的云图质量开始赶上日本MTSAT-1R卫星的水平。中国2015年以后将发射新一代的**-4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卫星平台的性能将超过MTSAT,而载荷的性能也将与MTSAT-2气象卫星齐驱并驾。
中国卫星发射成本(可回收火箭技术强过日本)
中国发射卫星的费用低于西方。已向22国出口51颗卫星。北斗导航系统出口120国。
以发射同步转移轨道的长征三号乙(CZ-3B)火箭为例,尽管运力达到5.5吨但它的发射费用只有约7000万美元,而类似运力的日本H-IIA 204报价几乎是它的一倍。
低轨道小型火箭发射费已降至每千克5000美元。
民营北京翎客航天科技RLV-T5可回收火箭。将在2020年开始正式面向商业市场提供发射任务,可以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亚轨道发射服务,主要以发射试验类的载荷试验为主。
火箭发射报价是500万美元。
火箭发射次数和成功率超日本;
从1970年始,中国长征火箭,截止2018年7月10日,成功266次,失败(含部分成功)14次。成功率95%。
风暴系列发射失败4次,成功4次。快舟系列发射失败0次,成功3次。总共是295次发射,21次失败(含部分成功),成功274次,成功率92.88%。
日本至2018年,发射160次,成功146次,失败14次,成功率91.25%。
2022,日本航天发射全部失败,埃普斯隆火箭爆炸损失8卫星7亿美元,好客号失联。
2023,H3火箭爆炸损失价值5亿美元大地卫星,登月器撞毁。
2024,太空一号火箭爆炸损失一间谍卫星。
综合对比:
中日两国目前在航天领域可以说各有所长,但总体上中国已领先日本。
中国在载人航天,空间站,货运飞船,在轨加注,防天反导及军用和导航卫星上领先。
日本在部分火箭性能,民用应用卫星和深空太阳帆等技术上领先。
但中国已在火箭载重,年发射量和在轨运行航天器数量上大大超过日本,在本世纪新启动的项目如导航卫星、中继卫星和软着陆登月上领先于日本。
总体上两国各有千秋,属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梯队,但日本受美国控制制约,很多项目不能象中国那样自由独立的推进,且资金投入不如中国,总体上已落后与中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8-2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军事机密就不怕麻坛恨国党传给它美爹

发表于 2024-8-22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封 发表于 2024-8-21 20:52
这么多军事机密就不怕麻坛恨国党传给它美爹

恨国党对日本是抱有幻想的。前不久有人跟本人辩论还说现在的日本已不是过去的日本了,现在已经变得彬彬有礼、温顺无比,素质比哪个国家的人都好。他们在为日本打掩护的同时忘记了维护其背后西方强国的形象。日本人畏威不畏德,有时候也不怕“威”,老虎的屁股也敢踹一脚的,日本人干过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所以,活跃在麻辣社区论坛上的恨国党是幼稚的,是可笑的,是值得鄙视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封 发表于 2024-8-21 20:52
这么多军事机密就不怕麻坛恨国党传给它美爹

事实是,日本在除人均外在所有领域都远不如中国。

发表于 2024-8-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什么太空火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发表于 2024-8-2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lijun816 发表于 2024-8-25 11:28
说什么太空火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又哪里在乎呢?大国重器不是给我们这帮平头百姓用的,而是为了满足上层人的虚荣心。

发表于 2024-8-25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东总督的微笑 发表于 2024-8-25 12:22
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又哪里在乎呢?大国重器不是给我们这帮平头百姓用的,而是为了满足上层人的虚荣心。

360截图20240825170131176.jpg

360截图20240825171535799.jpg

360截图202408251715479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lijun816 发表于 2024-8-25 11:28
说什么太空火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美有4700万领救济穷人,65万无家可归者,半数美国人无2000美元存款,日本年饿死2000人,台湾有600万穷人,年年冻死饿死人,它们都应取消军费更不要说太空经费。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转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lijun816 发表于 2024-8-25 11:28
说什么太空火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中国12款“天”系列工业软件和航天领域首款智慧物联操作系统——“天鸿”操作系统成功发布。
“天”系列工业软件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基于丰富的航天系统工程研制经验,结合通用型号研发设计需求,围绕专业特色设计、通用工程仿真和数字主线贯通三个方向孵化的软件产品。
“天鸿”操作系统是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专为航天应用场景打造的操作系统,可实现航天领域万物互联智能协作,推动航天装备的协同能力迈向新高度,其技术底座源自开源鸿蒙。

 楼主| 发表于 2024-9-1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lijun816 发表于 2024-8-25 11:28
说什么太空火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近期,52个非洲的国家领导人访华并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数十个国家要求加入金砖国家组织,其中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已经明确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大家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冲中国来的。俄罗斯迫不及待要与中国合作开发远东地区。东南亚国家,即使是菲律宾也在想办法与中国合作......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想登上中国这趟发展列车?
一、世界130国靠中国生存而非美国。
中国已是世界130国最大贸易伙伴。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初级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等东亚国家,而不是美国。美国产业空心化严重,不需要进口那么多资源与初级产品。而中国是全球资源、资源的最大买家。既然最大买家不是美国,那还有必要用美元?直接用人民币不香?直接用人民币还少美元这个中介赚差价。
二、中国连续14年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球比重35%,能供应并满足大多数国家工业和日常消费品需求,包括美国。
全球大多国家可以从中国这里买到需要的一切产品,而不是从美国那里购买,世界离不开中国。这让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谁是制造业第一大国,谁就是世界老大。
三、美军神话破灭。
美军在阿富汗狼狈撤军,被胡赛武裝攻击美国航母,这还是那个号称“天下第一”的美军吗?原来美军实力这么菜,于是全球中小国家对美军的恐惧大降。而中国最近帮助柬埔寨开挖德崇-扶南运河十几天就挖10公里,开创基建速度奇迹,震惊全世界,惊叹中国的基建实力,这也是中国的战争实力的表现。胡赛武装、黎巴嫩真主党这么能打,武器那么熟悉,全球大多数国家都知道他们背后有人,只不过这个高人不是美国。
四、美国科技神话正在破灭。
最近这些年,美国不断制造科技新概念,web3、houseclub、区块链、googler眼镜、波士顿机器人、元宇宙、chatGPT、sora,目的就是为维持美国的科技霸权,美国需要不断制造一些新概念的产品来宣示美国的科技是领先世界的。而日本《日经亚洲》杂志网站8月29日报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关键技术追踪项目根据64个技术类别的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评估各国的研究竞争力。根据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2019年至2023年发表的论文中,中国在雷达、卫星定位、无人机、合成生物、前沿数据分析等57个领域排名第一。。
2019年至2023年,美国仅在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和疫苗等7个类别中排名第一。也就是说,澳洲智连续两年的分析报告都显示中国的新增技术已经大幅超过美国。
最明显的就是中国“新三样”增速很猛,占领世界市场势头很猛。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的出口完全是爆发式的,中国汽车出口仅仅用两三年时间就冲到全球第一的位置,锂电池、光伏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极高。即使是人工智能,美国也将最终失败。(一是中国AI专利已是第一,工业应用场景比美国大,因为工业制造的中心在中国;二是能源增长在中国,中国掌握着新能源技术和产能,美国拼不过中国,美国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新能源装机量增长方面都明显弱于中国,这又怎么可能支撑其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呢?三是市场在中国,人工智能的全社会应用必然需要万物互联,只有中国5G的发展拥有全社会的互联网硬件基础。)没有科技神话的光环,跟随美国的就会越来越敷衍美国。越来越多国家发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的科创中心。
五、美国的金融神话在破灭。
自2022年3月开始实施加息政策美元加息已经2年多,一个中大经济体都没彻底干趴下,金融霸权神话被破。以前美元潮汐收割相应国家是屡试不爽,然而这次把吃奶力气使出来还是不行,反而让美国内伤严重。为什么这次美国收割全球不成功?因为有中国这个定海神针,这让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
六、美国价值观吸引力大降。
美国曾经号称民主的灯塔、人权卫士,然而占领国会山运动,让美国民主成笑话,新冠疫情流行期间,美国躺平,让美国人权成笑话,更不要说每天爆发的枪击案造成的人员伤亡。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更是让两党内斗精彩纷呈。加上这些年美国不断在全球各地搞颜色革命或恐怖袭击,频繁干涉他国内政,造成多国动乱,让全球大多数国家对美国怨声载道。反观中国,倡导互利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当教师爷,平等对待各国。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凡想发展的国家或地区,这时都知道选谁对自己有利。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转发
发表于 2024-9-23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中国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lijun816 发表于 2024-8-25 11:28
说什么太空火箭,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

事实是,日本在除人均外在所有领域都远不如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转发

发表于 2024-10-1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鼓舞士气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转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