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返回首页

的个人空间 https://mala.cn/?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原创 030关于很多很多的关于之关于得失

已有 23 次阅读2007-6-14 11:40

    得,大体有三种途径,一为获,二为收,三为索。

    众所周知,自古到今,几乎所有人在生命存在的这段时间里,必须用的物品,都必须通过货币支付的方式才能获得。为了货币,人们首先需要劳动,需要工作。通过自己首先的付出,然后,获取自己应有的所得。

    在社会这个巨型机器运转中,人们把劳动工作的方式大致分成了两种,体力和脑力。根据两种基本的劳动方式,根据社会需求和社会分工,凡是具备劳动条件和劳动能力的人,大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劳动所得的货币,购置生活物品,维持自己和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维持整个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由于社会这部机器的运转程序过于复杂,由于在每个环节上操纵机器运行的人各有差异,在得的表现方式和数量多少上也就产生了不同。按照一般规律,必须先有所失,然后再有所得。通过正常的失,获取正当的得。可奇怪的是,有的人只有失,无所得,例如几年前的农民工。有的人只有得,却无所失,例如已经处理的,正在审查的,还没发现的,即将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

失,大体也有三种去处,一为用,二为散,三为退。

    人对物质的占有欲望,来自人对自身生存的需求。无法满足,基本满足,是对物质需求的基本状况,从未有人感到对物质的需求可以满足。对无法满足的人来说,追求物质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对基本满足的人来说,物质有了第二特性。可以现用,可以备用,但并不影响其对物质的继续追求。

    世上不可能有绝对的的公平,但却有法律来平衡世上的公正。不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不可能每个人出门都有车座。果真如此,车辆将会寸步难行。不可能所有人都从事同一种劳动,果真如此,社会机器将出现瘫痪,无法运行。

    得失关系原本简单,本应失在前得在后。也许是祖宗们在词句排列上的疏忽,才诱使子孙们只片面的追求得,而忽略了失,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无法避免的发生。有的人为得铤而走险,有的人为得身败名裂。也许本末倒置的排列,是祖宗们故意而为之犯下的错误,目的是考验他后人的智力与定力,于是又相继出现了不少的英雄模范,先进先锋。

    得失是一门学问,它足够人学习一生。得失是哲学,它时刻提示人们头脑要清醒。

评论 (0 个评论)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