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就“穿”来说,人们对服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非常注意服装款式的多样性。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高达十三亿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服装业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数据显示,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
再来说说家纺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2013年1~5月份,统计的1793家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7亿元,同比增长9.7%。协会统计的15个产业集群1~5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978亿元,同比增长12%。重点跟踪统计的191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8亿元,同比增长4.2%。同时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家用纺织品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由此可见,我国家纺业发展前景不可小觑,潜力巨大。
要谋划一个产业的长远发展,首先我们要看到该产业所处的宏观大背景,分析经济、政治、文化、地理区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帮助企业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发展目标。
彭州市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彭州幅员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80万,距成都市区25公里,处在成德绵经济轴的核心位置,是成都市“一区一主业”发展战略确定的家纺服装产业唯一的聚集地。近年来,彭州站在世界产业转移的潮头上,积极承接省内外家纺服装产业,产业集群快速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作为新兴的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彭州家纺服装产业的优势一目了然,也有很多麻友总结过了,这里便不再做赘述。
但是我国家纺服装行业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品牌空心化、渠道只圈不管的三大弊病,这三大弊病严重影响着中国家纺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新兴的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彭州更应该警惕,解决好这些问题。针对这三大弊端,我整理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1、 完善产品开发模式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种叫“设计+买手”的产品开发模式,个人看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设计+买手”型的特点是:企业一般拥有一个主导的设计师与一个买手团队,设计师作产品整体布局,在自行开发或采购回来的样品上导入与品牌相关的设计元素,如休闲时尚、艺术、经典等;而买手团队则分工到全国各地采购样品,组成订货会的一盘货,订货会结束后,达到单量的产品再向贴牌厂下单,自己的工厂只生产部分的强项产品。
业内人士预计,这种“设计+买手”的产品开发模式,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中国的家纺行业。
2、重视品牌的塑造
作为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产品的无害、环保、柔软等实用功能,那是消费者十分关心的。而这样的实用功能要让消费者相信和接受,就需要品牌信任度的打造。因此,家纺企业的实力、品牌的规模、产品的环保、产品质量的过硬等等因素,就成了家纺品牌必须塑造的内容。
其次,家纺服装品牌还有必要塑造属于自己品牌的生活方式。好的家纺服装品牌是在倡导和契合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塞入品牌信息。家纺服装品牌要进入选择的目标市场,通过自身形象及品牌的建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符号,依靠符号具有的影响力,倡导与其形象相符的生活方式,从而成为该市场内的领先者。
同时,通过品牌形象的建设,企业将成为一种文化的代表符号,并最终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一种消费化的个人品位。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里,生活方式营销尊重顾客的需求,企业本身也将从这种对顾客需求的满足中获得巨大的回报。
3、渠道逐渐追求数量与质量并重
真正健康的渠道开发模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开垦荒地,然后把开垦下来的荒地,不仅仅变成良田,更要变成实实在在的牧场。也就是说,家纺服装行业制胜的关键点在于应该要从销售网络的数量增长逐步转变为追求销售网络的质量,从多开店到有选择地开店、从开小店到开大店、从“只圈不管“到帮助经销商销售。
4、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营销方式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浙江家纺步入移动创新时代》。
“浙江家纺行业对未来家纺移动上线模式的发展趋势,有着准确的把握和定位。首先,抢占先机,率先入驻移动互联网;其次,开辟营销新模式,为浙江更多家纺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
众所周知,纺织服装业一直都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这样的营销方式也同样值得彭州家纺服装行业学习和借鉴。
目前,彭州家纺服装产业链条舒展,发展后劲十足,融资渠道通畅,品牌集聚高效。然而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企业在品牌推广和品牌销售方面欠缺经验。在外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企业的自身努力更为重要。我相信,只要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彭州家纺服装业将会取得健康的发展。 本帖最后由 木枝 于 2013-12-26 18:2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