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669|评论: 0

【原创】“中国第一女状元黄崇嘏”系列(之一) 雄伟传奇的崇嘏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中国第一女状元黄崇嘏”系列(之一)
                     
                                             
              雄伟传奇的崇嘏山                                 
                                                      
                                                           高义奎

      崇嘏山,古名孤石山,远望浑圆如鼓,故俗称铜鼓山。五代时,有王蜀女状元黄崇嘏隐居山中,且死后葬于山上,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奇人,特将此山更名崇嘏山。此山海拔933米,乃火井镇南第一峰。山上秀木争荣,修篁葱茏,万树成荫,漫坡碧绿,茶园叠翠,山花争艳,鸟语声声,薄雾轻盈,一派迷人景致。山上古迹众多,举不胜举。
山南半坡有三圣宫遗迹。三圣宫是供奉刘备、关羽、张飞的古庙,过去香火旺盛,今庙宇已不存在。庙前遗存一堵石墩砌的古照壁,高约一丈,长约二丈,厚约一尺,石作墙顶仿瓦屋面,四角翘檐,上横屋脊,中间是高约两尺的宝顶,气势依然雄伟,下有底座牢固,至今巍然挺立,蔚为壮观。照壁对面数丈处,有四根残存的庙堂石柱,高有丈二,见方尺五,红砂石造就。前面两根石柱上刻有楹联曰:“惟太保竭力殚精辅翼三圣  相小民凝神壹志礼拜千秋”
落款处为:“乙卯科副魁 张元仲   敬书   光绪五年(1879年)十二月上浣日    吉立”
石柱后有红砂石砌的神龛一座,高约三尺,长约八尺,宽约两尺。前面嵌有三块长方形雕花石板,十分引入注目,花卉图案,十分精美。这是崇嘏山残存古庙遗迹最丰之处,至今已有一百二十五年矣。
路边有修建石梯大道的捐款碑记,其下落款为“民国拾五年(1926年)岁次丙寅  正月下浣之日”。站在碑前抬头往上看,红砂石板建成的千级石梯,直通山顶,望不到颠。这是前人留下的伟大工程,功德永垂。顺着石梯往上一步步的爬,别有一番情趣。
到陈家大院前,往右拐,有小路前行数百米,便到了大坪山。在绿荫丛林中座落着古老神秘的崇嘏墓,坟前挺立着古老的墓碑,碑中间有断了重接的痕迹。当中竖刻着“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一行大字,旁边有碑序,落款是:“郡庠廪生游祖韩敬撰    增生杨洙敬书   石匠何金义刊   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辰闰二月中浣 吉立”。这是崇嘏山遗存的最完好的古墓碑。沿小路西行约百米,便是遐迩闻名古老的崇嘏塔。塔体用粗大的红砂石砌成。塔基座周长四丈二尺,高约四尺,塔身第一层周长三丈八尺,高一丈二尺,(以上逐层周长缩小,层高依次减少)。第二层高约一丈,第三层高约九尺,第四层高约七尺,第五层高约五尺,外加塔顶、塔刹,通高约五丈七尺。塔心中空,壁厚尺余,周围密封,人不能进。塔为五层八方,重檐突出,八角高翘,塔刹指天。远望崇嘏塔,如文笔倒插,似宝剑刺空,像巨柱擎天,令人叹为观止。可惜1974年此塔遭雷击,将塔刹击坏,现存铁杆歪斜,塔顶层微裂。此塔建于大清同治五年(1866年)。塔下原有残碑一页,高二尺余,宽约一尺五,只有数行碑文曰:“建塔同治五,巍峨荫千古。若欲问兴衰,火犬牛人走,九九八十一,日月随后立,勿谓吾多言,遗留崇嘏集。莫毁吾功,再修吾功。吾功若复,上格天衷。大清同治六年志”。究其文,半懂不懂,什么“火犬人牛走”?“九九八十一,日月随后立”是啥意思?“遗留崇嘏集”指的是什么?“崇嘏集”难道是黄崇嘏诗文集吗?“留”在什么地方?搞不懂,真的搞不懂,真是谜语一般,叫人捉摸不透,还是留待有识之士来解读吧!此碑该是造塔者的杰作,距今已近一百四十年了,可谓古矣!
崇嘏塔东边陡峭的半岩上有个“狐仙洞”,传说古时候曾有狐仙姑娘居住洞中。高岩下有明代建的古庙同兴寺(已毁没),庙后有一间房子大的巨石,石下有个小洞,古代传为“漏米洞”。说是有多少人,就漏多少米,刚刚够吃,真是奇怪。后来有个贪心的和尚用錾子把洞凿大,想多漏点米,结果从此不再漏米了。而今巨石依旧高耸,只是洞中不漏米只漏水了。在漏米洞下面几十米远的山坡上,就是刘湘葬母之地。刘湘又名刘甫澄,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大邑县安仁镇,民国时官至四川省主席、国民党军第七战区中将司令长官。据说他请了阴阳先生,撵了一块“虎穴”宝地,就在崇嘏山东头坡上。其母死后,他派了一个连的国军护送灵柩到此安葬。那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崇嘏山上十分热闹,钱纸香灰都烧了几大背篼。其坟高大气派,盛气凌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火井解放了,后来,其坟也被人偷挖了。有知情者说,当时只挖到两饼“血菌”,有无金银珠宝,只有天晓得。今天,只留有空坟遗址在此山坡上。
在陈家院子外,不倒拐,一直沿着石梯大道往上爬,由小天梯爬上陡峭的大天梯。在大天梯顶端的埂梁子上,有十多级石梯,人一踏上去就发出“嘡!嘡!”的响声,反复上下,响声不绝,悦耳动听,真是十分神奇,此处故名“响石梯”。过了响石梯,出现一幢宽敞的平房,这就是近几年众善士募化修建的“黄崇嘏纪念馆”。馆内供奉有两米高的黄崇嘏像。黄崇嘏身着古代状元服,头戴状元冠,稳坐台上,手奉书本,注目诵读,神情专注,文雅端庄。两旁书僮侍立,肃然起敬。纪念馆大门两边有鄙人所撰楹联一副曰:“婧媛服蓝衫志冠木兰垂青史  华章昭禹域才逾班姬耀碧天”。
就在纪念馆处原有残碑一页,长近五尺,宽二尺许。上有碑文曰:“(已损)得其名此地(已损)峰真人天仙之子(已损)修石塔、三圣宫,二十余年矣。延至(已损)。光绪壬辰(1892年)春二月朔望朝期,远近男女善士,闻音显圣,从风而服,齐集进香。至七月中旬,喜得荣华祖师、文昌川主、黄侯桓侯、达摩燃灯诸佛神祗,开山显圣,普济苍生。心悦,神威浩荡,彩绣如云。男女居士,其从如雨,数百人跟随,西南二路越庙行香。回銮返驾,安座升殿,万姓沾恩。因此绅粮父老,同心协力,捐资募化,建宇起功,砌石刊座,创祖师殿,连山奇景:镇山印、金龟石、乌鱼石、铜鼓石、海螺石、天王座、荣华塔。正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神光射斗牛之墟,居民尽西南之美。善垂万世不磨,功著千秋不朽,为序。光绪癸巳年(1893年)冬十月上浣西南众姓立”。(上文中“荣华塔”即是崇嘏塔,因塔立于荣华殿外而另名)。碑文描述了崇嘏山在庙会期间热闹非凡的盛况。庙会期间,还要在山顶上的刀杆坪举办精彩的翻刀杆表演,锣鼓声声,喝彩阵阵,更增添了热闹的气氛。加之宝塔高耸,诸庙辉煌,香烟缭绕,钟磬悦耳,风景奇异,游人如织,故旧时崇嘏山有“小峨眉”之美誉。
山顶最高处就是伏虎亭。亭高二丈许,四周石墙石柱,顶部为木架结构,上覆小青瓦屋面,亭顶翘檐八角,中有宝顶高耸,居于山峰之巅,十分雄伟壮观,当地人称八角楼,后被土匪焚毁。而今,仅有断壁残垣,唯有石柱高耸。原在大门之上的石匾已堕落地上,断成两截,但字迹清楚,横刻“伏虎亭”三个大字浑厚苍劲,落款处为:“廪生游祖韩拜题     光绪二十七年秋八月”即公元1901年农历八月建,至今已百余年矣!
据《火井乡志》记载:崇嘏山“旧时山南半坡有三圣宫、观音殿,山顶有天王殿、祖师殿、肉身庙”,诸庙皆早毁没,然而,唯“肉身庙”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因为肉身庙里供奉的“肉身菩萨”,其实是当地一位老石匠的真身塑成的,这“肉身菩萨”可谓人间一绝。这位人称“陈幺师”的陈石匠,他为人忠厚,手艺精湛,一生助人为乐,积德行善,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他带领大家建崇嘏塔,修石板路,建庙宇神龛等等,深受群众的赞扬和爱戴。他终身未娶,孤身一人,活到八十余岁,无疾而终。乡亲们都无比悲痛。人们为纪念陈幺师,宏扬他一生辛劳,无私奉献,造福乡里,荫蔽子孙的崇高精神,特别将他的真身盘坐于神龛之上,用白大绸浇注生漆,从头到足紧紧缠绕,外用厚厚的黄泥包裹,塑成真正的“肉身菩萨”,供人们凭吊缅怀,香火朝拜,代代传扬,永垂不朽。这是火井人民对这位平凡伟人的最高奖励和无限崇拜。
崇嘏山永远屹立!崇嘏精神万代传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