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强捐”事件舆情分析
(新华网网络舆情分析师 朱亚男)
近日,网上流传关于攀枝花市捐款通知的文件,有不少网友称,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员工、教师和一些企业等,被强制捐出一个月基本工资给一个新成立的基金。
(来源:互联网)
【事件回应与成效】
舆论不仅关注攀枝花“强制捐款”事件本身,更加关注官方的回应态度,相反,官方的回应也直接影响着舆论的发展态势。5月14日官方对此事件进行了相关回应。
1.官方回应
攀枝花外宣办回应:此次捐款是为攀枝花市慈善会发起的扶贫帮困基金筹款。外宣办副主任姚荣祥介绍说,此项基金为常年基金,目标是筹集五千万元。他还表示,捐款是自愿的,并否认网友捐款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的说法。关于网上流传的通知文件,姚荣祥称“具体情况不清楚”。
攀枝花市慈善会回应:否认存在目标筹款数额。慈善会在书面回复中称,网上流传的通知文件“经我会确认系伪造”。对“强捐”、“被捐”等帖子,慈善会称,这是“个别单位存在宣传动员不够、工作不深不细、工作方法简单”造成的,并表示已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做了汇报,重申自愿捐助的原则。
攀枝花市民政局长、慈善会常务会长钱卫回应:此次发起捐款是为了筹集帮扶特殊困难群众的资金,这只是一个专项资金,而非外宣办所称的“基金”,该资金也未设定募捐目标数额。
2.回应解析:其一,回应内容互相“打架”:是专项资金还是基金?是否存在目标筹款数额?各方回应不同。其二,部分回应态度存在共识:强调自愿捐款原则,对网络上流传的捐款通知文件不予承认。其三,整体官方回应态度是否认。
3.回应的舆论反馈:当地相关部门进行的回应,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表演。先说文件,攀枝花慈善会回应系伪造。虽然网上没有文件头子,但就其内容和格式看,随便怎么看都像真的,况且,仅从市级部门已筹款900多万元资金的事实看,没有一份比较扎实的文件来推动是不可能的。再从这笔款的归属来看,外宣办副主任回应说是一个常年基金,目标是筹集五千万元;而民政局长、慈善会常务会长在接受采访时称只是一个专项资金,而非外宣办所称的“基金”,该资金也未设定募捐目标数额。其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究竟是谁在说谎呢?(摘自荆楚网“杨维兵:强制捐款已无善味”)
另外,数名攀枝花网友对南都记者证实,他们近期的确被要求捐出一个月的工资,攀枝花团市委一名副书记也证实,捐款数额“原则上不低于一个月的基本工资”。由此可见,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应鲜有成效。
【舆情走势】
“攀枝花强捐”事件自从在网络上爆出,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截至5月17日15时,以“攀枝花 强制捐款”为关键词搜索,百度引擎新闻近600篇,网页529,000个;谷歌引擎网页有122,000个;新浪微博近500条;腾讯微博近2900条。
据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监测,5月13日至17日15时,新闻和微博中关于“攀枝花强捐”事件的信息更新量明显,绝大部分信息集中在14日。
图1:“攀枝花强捐”舆情走势图
(来源: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采集时间:5月17日15:00)
由图1可知,5月13日至17日15时,“攀枝花强捐”事件的舆情走势波动较大,14日处于监测时间段的信息高峰期,新闻相关信息达430条,微博相关信息达1100条,15日信息更新量渐趋平稳,这跟14日攀枝花有关部门回应此事有着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关于“攀枝花强捐”事件的新闻从14日开始呈现逐步递减状态,而微博相关信息递减幅度较大,其他方面信息也是逐步递减。
【媒体报道及评论倾向】
“攀枝花强捐”事件在网络上被曝光后,媒体争先报道此事,并及时与攀枝花市相关部门沟通,以得到官方的正式态度,同时对“强捐”事件进行了深层次的评论。
表1:“攀枝花强捐”及官方回应的主要报道文章
(来源:互联网 采集时间:5月17日15:00)
表2:“强捐”事件的评论性文章
(来源:互联网 采集时间:5月17日15:00)
图2:媒体报道及评论倾向
(来源: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采集时间:5月17日15:00 抽样:200)
第一、媒体质问,官方为何否认(8%)?红网评论称,依照《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攀枝花有关部门否认了“扶贫帮困基金”向当地公务员等群体发起强捐摊派,但当地网民、市民却坚称强捐摊派的存在。探究起来,这背后存在两种可能性,要么就是当地有关部门撒了谎,“强捐”确有其事;要么当地党委政府在发起该项基金及捐款活动时,明确确定了各部门各基层应完成的捐款指标,如此一来,即便提到过“自愿捐款”的原则,也就变成了无关紧要的点缀。如果是坚持自愿捐款原则,有关领导人为何要担心借款人说出去?为何怕“被强捐”舆论的壮大,要求捐款人不要出去瞎说?如果是自愿捐款的,借款人能胡说什么?
第二、媒体认为,“强捐”打击了慈善的公信力,不仅伤害了“被强捐”人们的利益,而且无法实现“扶贫济困”的目的,更会让慈善偏离轨道(39%)。财讯网评论称,攀枝花市有关部门的募捐方式,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募捐,像是“打劫”。和讯网评论称,攀枝花网民、市民被要求“自愿”捐款,这首先给他们当中的年轻职员、承担着房贷等多项沉重支出的职员、有多人被划入捐款行列的志愿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必将影响其生活质量,不排除由此引发个例严重问题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强捐摊派”的形式无法带给城市居民参与慈善公益的成就感,更谈不上提升他们日后参加相关慈善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简言之,“强捐摊派”让扶贫济困走向了发起时确立的目标、意义的相反一面。和讯网评论称,本应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善意行为,被贴上了强制的标签,捐款本身的意义就大打折扣。这种背后带有企图的强制性做法,只会让慈善在偏离正确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第三、媒体透析,强制捐款实质上是在公权力庇护之下对社会资源的强行掠夺(37%)。人民网评论称,强制捐赠从一开始便制定了任务金额,并通过摊派和层层分解,将捐赠数额细化到人头。这样一来,本应体现爱心的无私行为被异化成了某些领导干部捞取政治资本的盛宴。表面上是自愿行为,实则是明火执仗的打家劫舍。尤其是当捐赠结果和款项的流向不透明时,“是捐赠还是敛财”的疑问便会持续地啃噬民众对于慈善的信心。中国吉林网评论称,不管政府募捐的出发点是什么,给慈善捐赠定标准,以权力强制捐赠人就范,实质上有利用公权力进行勒索。
第四、媒体呼吁,强制处罚“强捐”,坚持“平等自愿、公开透明”原则,呵护善行。
“强捐”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强制处罚(9%)。荆楚网评论称,强制捐款是强迫人们平白无故地交钱,说得轻一点,这和乱收费、乱罚款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说得严重一点,这和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的区别也不是很大,简直就是抢劫!虽然手段不一样,但对被强捐者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私有财产遭到掠夺。财讯网评论称,强制募捐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地政府应立马叫停,强制处罚。
坚持“平等自愿、公开透明”原则,呵护善行(7%)。搜狐评论称,捐赠是自愿的,不是义务,社会应提倡扶危助困、奉献爱心。慈善组织要想重塑信任,最好办法就是给公众一本明白账。《钱江晚报》评论称,社会慈善,需要公众的参与;但参与必须是志愿的、有选择的、对过程和结果问责的。捐款者、慈善组织、政府,对慈善的每一分钱都值得在乎,在乎给予谁、在乎怎么用。不行无知之善,“善”才名副其实。
【网民态度倾向】
图3:网民态度倾向
(来源: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采集时间:5月17日15:00 抽样:200)
网民对此事质疑颇多,不同于媒体观点的是:网民更强调“强制捐款”事件考验的是政府公信力(53%)。网民五问政府:
一问:政府有能力用好这笔钱吗?有能力让这笔钱真正都用于“扶贫济困”吗?有能力保证这些钱都能用在真正需要帮扶的老百姓身上吗?
二问:政府不为老百姓提供就业,提供技术培训等,引导人们致富,而把思想放在捐款援助上,让领财政工资的人来养贫困群体一辈子,这是想让贫困人群一辈子都贫困吗?然后把领财政工资的一部分人也变为需要帮扶的一部分吗?
三问:政府领导干部吃大餐喝洋酒的时候是否想过扶贫济困?政府的部分领导挥霍贪污时,以权谋私时,是否想过扶贫?
四问:政府、机关执政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和谐的声音?如果有一群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有正气的好官,这种不和谐的声音是不是会少些?
五问:这种捐款导致多少人心有疑虑,多少人心中不平?泥砖房改造要捐款,修铁路要捐款,建体育馆要捐款、修一河两岸要捐款,要捐款的项目太多了,民众难以承受捐款之重。
网民其他代表性观点:
想看到实情:被强制捐赠工资是权力的另一种施暴。尽管攀枝花市官方否认强捐,募捐发起方攀枝花市慈善会也否认强捐,但那份捐款通知文件、受访者的证实、及被捐者不敢透露姓名、论坛被关闭等等迹象来看,政府的一百个理由抵不上一个确凿的事实——被自愿、被捐款。
Vallejos: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强制要求他人进行募捐,这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更是对他人权利的不尊重。这种强制捐款行为背离了捐款“扶困、助人”的初衷,不仅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更会造成谈“捐款”色变的现象。因此,此次募捐行为不管出发点是好是坏,都不能以强制募捐的形式进行募捐,募捐不是目的,应该是一种善举,应该建立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上进行。
境界-愚公:这明显就是聚财。老百姓的钱抢,现在下属的钱也抢。这种强制捐款行为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强,宣传方法不当,主负责人应追究责任。
郭老:在这起丑闻中,攀枝花市慈善会的做法是丑上加丑,外宣办已经说了目标是筹集五千万元,但是慈善会却否认存在目标筹款数额,不统一的说法,民众怎么相信?
【“舆情在线”点评】
“强捐”事件并不陌生,修高速、建公园,甚至校庆、儿童节都成了强制捐款的理由,连幼儿园的学生都不能幸免。“攀枝花市强捐”事件被网友爆料后,再次将民众的眼光引入“慈善”,更令人意外的是,相关部门作出回应后,舆论发展之势没有递减,反而更加迅猛,这是为何?
首先,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值得肯定。网友爆出攀枝花市存在“强制捐款”事件不久后,相关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坦然回答民众关心的问题,这是舆情事件应对的重要举措,值得肯定。
其次,回应避重就轻,成效不显。事件爆出后引起很大争议,官方有必要作出说明,但是回应并没有消解民众的疑惑,这在于官方的回应避重就轻,只是予以否认或者搪塞,并未给予详细的调查结果。对网络上流传的文件表示“不清楚”或“系伪造”,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文件依据,也未对网络上的文件予以调查还民众一个真相。
再次,各部门回应结果“打架”,引民众更多猜测。此次慈善门事件牵涉部门众多,各方各执一词,回应内容互相“打架”,不仅无法消除民众本来的疑惑,而且增加了民众的猜测。民众对相关部门更加不相信,以至于此事件在网络上引发持续性舆论。
最后,相关部门应对显“心虚”,说服民众难。名为“gogo攀枝花”的论坛在热讨“强制募捐”话题时被关闭,站方告诉南都记者,因为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称论坛有“不良信息,要求配合”,而主动关闭了论坛,站方人员称可能与讨论捐款有关。有关单位为何怕人们讨论?相关部门人员为何不让捐款者瞎说?这些都足以使网民猜测,此事必定与官方相关,并认为这是官方的“心虚”做法。
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yuqing/2012-05/21/c_123164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