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小朋友过生日,郭咏亲手把自己带来的蛋糕点上蜡烛。 因为有小朋友过生日,郭咏亲手把自己带来的蛋糕点上蜡烛。 郭咏在帮助一个孩子做发音训练。 一个孩子有些闷闷不乐,郭咏带他去活动室。 因为住得远,进行完上午的公益活动,郭咏回到住处时已是傍晚。
郭咏在帮助一个孩子做发音训练。
一个孩子有些闷闷不乐,郭咏带他去活动室。
因为住得远,进行完上午的公益活动,郭咏回到住处时已是傍晚。
每到周末,在“北京市公益联盟”的组织下,一批志愿者定期来到海淀残联聋儿康复中心,陪伴孩子们度过愉快的一天。当参加志愿活动的大二学生小张知道联盟主席郭咏和自己同龄时,不由大吃一惊。但她不知道的是,1990年生的郭咏3年前孤身创办联盟时,背负的是亲人相继辞世的伤痛和高达十余万元的债务。而到今天,他的身边已经团结起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
郭咏是山西临汾人,在高中时代便参加过不少公益活动。2008年9月,他考入北京某科技职业学院。刚进入大学校园不久,他到海淀聋儿康复中心做公益活动,得知这里的80多个聋儿来自全国各地,往往一年只能见上一两次父母,不由感慨万千。
还在郭咏周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便因车祸离世,一年后爷爷因病去世。他12岁时,家中的顶梁柱叔叔又因公殉职;18岁时,最后一个亲人奶奶也离开了。“虽说遭遇是不同的,但我看到这些聋哑孩子,还是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总是会想到自己小时候。”郭咏说。
于是,接下来每个周末,郭咏都赶到聋儿康复中心,和这些孩子们待在一起,陪他们玩耍,教他们发音。由于学校在延庆,每次去他都需要早上5点起床,往返倒车在路上就要花费7个多小时,晚上才回到宿舍。“孩子们听不到声音,但他们知道你好,就把你当成亲人一样,每周都盼着你来,我就觉得特别温馨。”
三年多的风雨无阻,郭咏和每个聋儿都交上了朋友。在聋儿康复中心,他熟练地抱起一个孩子,把对方的小手抵在自己下颚,教孩子发出音节,“花—红花—黄花”。“最开心的就是教会他们说出一个词,我带的第一个孩子都已经上2年级了。”
2008年9月28日,郭咏发起成立了“北京市公益联盟”,历经艰难,现在联盟已经发展成一个注册志愿者超过万人的大型公益组织。活动范围也由助残工作扩展到敬老、交通协管以及外来打工者关怀等公益服务。
今年10月,郭咏又开通了残障人求助热线“有爱,无障碍”。他和志愿者们靠人力托举,目前已经帮助500多位出行不便的轮椅残障人士实现了游故宫、长城、央视塔等景点的心愿。
联盟的志愿者当中,大多都是社会爱心人士,年纪最大的已年登耄耋。38岁的志愿者张先生是一名土建工程师,一年来已经连续4次参加聋儿康复活动,他对郭咏尤为钦佩:“小伙子很棒!他让我改变了对90后的看法,也谢谢他给我提供了这个做公益的平台。”
去年,由于在公益领域的出色表现,郭咏获颁北京城市贡献奖。但是在光鲜的外表之后,是郭咏花费的无数心血。从高中开始,郭咏就四处打工兼职,到大学之后,他自学了排版,每天忙碌到深夜。为了维持公益联盟的运作,三年多中他倒贴了差不多5万元钱,同时还偿还了自己5万多元的债务。他憨笑说:“虽然事情非常多,但平常少睡一点就把做事的时间省出来了。”
读大四的郭咏希望,毕业后能够建立一所残障服务中心,“继续从事公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最大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