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好像缺点什么? 颂春秋 我也算大半个汶川人吧?(因为我的妻子、岳父母一家等亲戚在汶川工作、居住),所以我比较关注汶川的发展与变化。虽然我是个最普通的小小老百姓,无权、无钱去帮助汶川的发展,但是,作为异地他乡之人---汶川的女婿,关注也算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吧?汶川现在发展、变化真的是大了,可以用这样的词语形容绝不为过:日新月异。汶川每天都在翻开新的一页。 可是我来来回回多少趟,在莫大的变化之余,总感觉汶川还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我一直隐隐约约的感觉,却没有找到答案。最近我游玩了草坡、萝卜寨,以及茂县的牟托、坪头等风景区,仿佛有些感悟,不知正确与否,无任何不良之意的说出来,接受大家的指点甚或批评。 我乘车从映秀之汶川县城的公路上,看见两边村庄房屋修建一新,很是养眼,可是,进入“西羌门户、大禹故里”之门之后,感觉就有些不满心的地方(是不是我的期望值太高),除了修建雄伟壮观的“大禹祭坛”和后来修建即将完工的“文星阁”可看之外,没有形成规模的风景区,(其他地方虽然有4A级风景区,但是不在门口)绵虒镇虽然修建的不错,但不像风景点,最多是个街道,也比较冷清,人们下车,一带而过而已。这样状况下的“大禹祭坛”和“文星阁”就显得孤苦伶仃,形影相吊,不成气候。这里修建有颇具特色的羌碉门楼,可是进入后与人们的期望有些失调。 我认为,如果再能把羌锋村打造出来(据说这里是古西羌文化发源地址一,离传说中的大禹出生地“石纽山刳儿坪”又非常之近,里面比较全面的保持羌族的民风民俗)成为和其他国家4A级风景区有着类似而又独具自己特色(羌族的古风表演、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祭祀活动,舞龙狮、晚上在最有名的石雕下开篝火晚会,欣赏羌服、羌歌、羌舞、羌情,加上农家乐等)的旅游风景点,和“大禹祭坛”、“文星阁”相映成辉,(以后如果再能把大禹出生地“石纽山刳儿坪”开发出来)让人一进此门,有玩头、有看头、有吃有住有欢乐,让客人进了“大门”就对新汶川有不一样的感觉,岂不美哉?养了眼福、饱了口福、掏了腰包、美了心情,再驱车去游玩其他风景区就不嫌远和累啦。虽然汶川没有什么土地,却有着丰富的山区天然绿色的特色农产品和岷江水利资源(也许我还不十分了解汶川,孤陋寡闻),地震让汶川更出名了,打造大禹文化、打造新汶川的旅游业、打造独特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羌族的民风民俗、羌服羌绣等,汶川会更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