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16|评论: 3

[原创]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是一个“地下工作者”?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2022年优秀网友 2024年优秀网友

IMG_5755.jpeg


今天,三河“颜色禁令”事件官方终于有了回应。

4月15日,廊坊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情况通报: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虽然三河“颜色禁令”事件有了回复,但看了情况通报,有些事仍然让人困惑不解。

比如,在三河被改的不只是商铺招牌的红黑蓝三底色,还有医院的红十字会标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的红色基底,甚至还有警徽颜色……三河发生了如此荒诞的事情,网上各种猜测,可谓众说纷纭。既然联合调查组已经查清事实,为何不揭开谜底呢?

三河“颜色禁令”事件影响巨大,与一起“事故”没有多少区别。如今,既然“事故”已经发生了,联合调查组已经调查了,公众也急需知道三河出台“颜色禁令”的原因,联合调查组却秘而不露,奇怪吧?

另外,通报称“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三河市发生了这起影响恶劣的社会事件,廊坊肯定要处理责任人。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联合调查组却隐去了被处理的官员的名字,而以“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来模糊表述。

当然了,“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应该是三河市委书记,三河市委书记姓甚名谁?通报为何对他名字一字不提,让公众来猜,难道处理官员还要“为官者讳”?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规定,对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进行处理时,需明确责任主体,点名道姓是程序规范的体现。

公开点名能形成震慑,警示其他公职人员严守纪律。通过公开姓名、职务和问题细节,彰显党和政府“零容忍”的反腐决心,增强公众对监督执纪的信任。

而且,公民有权了解公职人员履职情况,点名通报是政务公开的实践。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秘密案件或特殊岗位(如国安、外交),可以隐去姓名或细节。为什么三河市委书记竟如此“神秘”?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是一个“地下工作者”?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wugou928、wugou82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4-1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1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职不是撤职,不公布姓名是让他今后换个地方继续祸害百姓。

发表于 2025-4-1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审美观就这样?刷新大众的认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