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3|评论: 0

[行走印记] 新疆是个好地方系列之三十——轮台

[复制链接]

年味推荐官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2-2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疆是个好地方系列之三十——轮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多年前我从陆游的诗中读到了轮台,知道那是遥远的西域边关。没成想,2024年9月9日,我也会去轮台走一遭。只是曾经的西塞边关,现在已是新疆一个热门旅游城市了。
昨天下午在阿拉尔市区转悠,无意间得知这里有座“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但因为时间关系而没能参观,今天早上离开时,我们打算顺路过去看看。到了才知道,当天是星期一,纪念馆闭馆。不能参观纪念馆,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在纪念馆前面的广场上走一走,围着纪念馆几座三角造型的建筑浏览了一圈。不能进馆叫人遗憾,但站在广场前面那块刻有“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的巨型石碑前,回想在旅途中看到的大片大片棉花、向日葵、玉米、辣椒、各种果树林木以及史无前例的“锁边”工程,我依然能够想象出,万千将士在新疆各地艰苦卓绝屯垦戍边的史诗般的恢弘场面。
阿拉尔市是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在地,市内街道大多又直又宽,即便是上班高峰期也基本不会堵车。等了几个正常交替的红绿灯后,汽车就出了城上了217国道。不像昨天走过的G580沙漠公路,道路两旁全是漫无边际的沙漠;而217国道两边基本都是庄稼地或胡杨林。因为季节尚早,胡杨树依旧是绿叶青青。
看不到金黄的胡杨林并没让我感到遗憾,能够看到如此密集的胡杨树生长在曾经的沙漠戈壁,这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见我对公路两旁的胡杨树感兴趣,小王说,从阿拉尔到轮台,路上可以看到两个胡杨林。一个是139秘境公路上的胡杨林,一个是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内的胡杨林。去过“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胡杨林公园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但“秘境公路”却让人有了期待。能被叫做“秘境”地方,会有什么样的风景?
一个半小时左右,汽车拐进了一条岔路,没走多远,就看见前方一道土黄色的雕塑大门横跨在公路上。大门一侧塑了一颗粗壮但却已经枯死的胡杨,另一侧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骆驼头部,底部还有一个残缺的勒勒车轮毂。这些元素加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骆驼在荒漠上行走的艰辛,而大门一侧的“139秘境公路终点”字样却告诉我们,139公里长的秘境公里的起点,应该在轮台县过来的某个地方。最先看到公路终点,让我想起“退步原来是向前”的诗句,脑海中好像真的覆盖了一层“秘境”。
驶入秘境公路,一下子让我有了时空穿越之感。狭窄的公路虽然路面比较整洁,但弯道却又多又急。这样的设计一看就知道是为了避开树木而有意为之,但也正是因为公路的弯多弯急才让人能够在路上有更多发现。慢速行驶的汽车一会儿跨过架在小溪上的桥涵,一会儿拐过避让大树而形成的急弯,一会儿穿行在密集的树林中,一会儿又绕过民居前面的场院。景物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但更多的时候,胡杨林依旧是公路两旁的主要看点。
灿烂的阳光从湛蓝天空投射到大地上,在树木的缝隙中形成道道光影射线,从车窗看出去活像一幅幅动感十足的画卷。过了一道沟渠,汽车进入一片密林,几颗长在路边的粗大胡杨树特别显眼,让我想起多年前当知青时,生产队山坡上的几颗高大的松树。想要重温一回林中踱步的浪漫,我们叫小王将车停在路边的空地上,然后和表哥下车走进树林中。大树之下荆棘丛生,但却正是万物生长的自然生态。
密集的胡杨树阻挡了光线,让前面的树林看上去一片昏暗,“秘境”二字又一次出现在眼前。如果深入树林之中,里面是不是会有令人惊讶的发现?就在我想入非非的时候,却听见林中有了动静。抬头一看,发现两只松鼠在高高的树干上追逐跳跃。原以为松鼠只在松林里存在,没成想在胡杨林中也能看见。趴在树干上的小动物朝我们看了几眼,才在同伴的呼叫中跑远。网上有介绍说,139公里的秘境公路上共有470万亩胡杨林,生活在这里的各类动物共有244种,除了常见的松鼠,经常看到的还有野兔、野鹿和野猪。
沿着秘境公路向前,公路上不时出现行驶的农用三轮车,有的路段上还可看见大片大片开着白花的棉田和种着庄稼的土地。原以为生活在此地的多是少数民族同胞,但在路过一处村落时,从树立场院前的宣传栏上看到,这里是新疆建设兵团属下的一个单位。宣传栏上介绍,住在此地的兵团职工,多年来一直从事包括植树造林、治沙治碱、水利兴修、农田开垦等生态治理工作。为了充分利用此地的几百万亩原生态胡杨林,国家于2022年在胡杨林中修通了139公路的秘境公路。秘境公路沿着塔里木河修建了三座跨河大桥,还有包括湖泊、古渡口、沙洲、河滩和赛车场等在内的九处景点。本来想去塔里木河看看,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沿着公路欣赏两旁的胡杨林了。
秘境公里路窄弯多,如果要走完全部139公里,大约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为了早点到达塔里木胡杨林公园,我们只在秘境公里上走了大约一半就上了大马路。下午三点多,我们将车停在了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大门外的停车场。进入园区,首先看到就是那颗粗壮高大的胡杨王。树干被一层厚厚的皲裂树皮包裹,条条又深又宽的粗糙裂痕,记录着胡杨树与旱涝风沙抗争的岁月历程。树干上长有几根粗壮的枝桠,枝桠上可见多处枯死的疤痕,新的枝条却在疤痕旁边重生。重生的枝桠上又长出更多枝条,它们和繁茂的树叶一起构成了巨大的树冠。枝桠开叉处堆积了许多枯死的枝条,它们也许是没能熬过干旱而枯萎,又或者是大树为了自保而舍小。看着树干与枝桠上的多处创伤,不由得让人想象,为了能在恶劣的沙漠中生存,胡杨树需要经历多么漫长的生死历程。
站在胡杨王的树荫下,我忽然想起来多年前读过的一首诗:“我在路边等了三千年,终于等到你看我一眼;我又在路边等了三千年,总算等到你坐到了我的身边;为了等到你双手的抚摸,我再等了三千年。可直到我枯死,也没能如愿。心不甘,我屹立在原地千年;倒下后我让自己的躯干千年不烂。想着哪一天你走累了总要坐在我的身体上休憩,可直到我化为尘土,依然没能再看你一眼......”当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还以为这不过就是某个小资写的肉麻的情诗,原来诗中比喻的却是胡杨。
立在胡杨王旁的牌子上写道:胡杨王树龄3200岁‌,高约20米,胸围约6米,树冠展幅达160平方米。游人可以围着胡杨王逆时针绕行祈福,绕一圈祝愿家中老人健康长寿,绕两圈祝愿全家幸福安康,绕三圈祝愿小孩快乐成长。随着人流,我也绕着大树逆行了三圈,算是了个心愿。顺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发现胡杨树的叶子不仅厚实质地也较为粗硬,用手抚摸还有一层黏手的蜡质。我想,这应该是胡杨树保存水分的机制和策略吧。
坐上观光车进入胡杨林,成片粗大的胡杨树让我一阵兴奋。道路两旁的胡杨树,有的傲然挺拔枝繁叶茂,有的弯曲扭转虬枝峥嵘,有的倒伏干枯树皮剥落,有的周身皲裂却依然屹立。树林间那层横七竖八堆叠在地上的枯死枝干,在向人默默述说着胡杨林生长的艰难;但枯死枝干倒伏的地面上,正在生长的无数茁壮的胡杨树,却又在宣示着生命的顽强。
在一个景点处下车,我听到一阵节奏感很强的鼓点音乐,循声看过去发现一辆房车停在栈道边上。房车侧面展开了一道布艺凉棚,凉棚前面有张支起的折叠桌,桌上摆了一些小吃零食,一块写着“环游中国/抽空摆个摊”的白布帘子挂在前车门上。打开的车后窗露出一排咖啡售卖器具,一个头戴内陆帽身穿围腰的四十模样的男子正坐在折叠椅上随着音乐节拍拍打手鼓,他身旁支了一块写有冰淇淋、咖啡饮料和小吃价格的黑板。有几个人正坐在车前空地上的折叠凳子上一边喝咖啡一边欣赏他的手鼓音乐。
想知道开着房车卖咖啡的人是不是景区的工作人员,我走过去向他问了一声好。得知我的意图后,男子停止了拍鼓和我聊了起来。他告诉我,因为厌倦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于是买了这台房产开始了全国巡游。每到一个景点就向景区申请,缴纳一定管理费就可将车开进景区,一边打手鼓一边做生意,不图赚钱只图能够支撑一路行走的花销。生意有好有坏,多时候一天能赚七八百,少的时候分文没有,但每月下来平均也有四五千进账,满足旅行已经足够。本来还想问问对方是否成家,但觉得这样的询问多少有些不敬。开着房车边做生意边旅行,世上有几个活得如此潇洒的人,就冲这一点我也没必要再问了。
下午八点左右我们到达了轮台县城,入住宾馆后我和老婆叫上表哥表嫂还有小王去街上吃饭。宾馆大门外的两侧街道上开了好多餐馆,走了一圈后我们选了那家离宾馆最近的川菜馆。在一张室外餐桌前坐下,服务员笑眯眯地拿着菜单小跑过来请我们点菜。表哥喜欢吃鱼,于是要点一份干烧黄鱼,没成想服务员却劝他最好还是来条红烧草鱼。怕我们不理解,服务员解释说:“一份只有三条四五寸长的黄鱼,价格是168元。红烧草鱼一斤38元,你们5个人来条3斤重的草鱼,分量足还不贵不是更好吗”。
按照服务员的建议,表哥重新点了菜,我却忍不住问服务员,像她这样做生意,那黄鱼卖给谁?服务员说,凡是遇到点黄鱼的客人,老板都要求她们给客人说清楚,这样就不至于在付账的时候引起误会。服务员的话叫人感慨,“让客人明明白白地消费,”这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话,没成想我总算在大西北的一家大排档亲眼见到了。
吃完饭逛街,我问老婆,今天看了两处胡杨林,但没有一处叶子是黄的,会不会有些遗憾。老婆说:“风景除了看也能想。绿叶胡杨林黄叶胡杨林都是胡杨林。走过了看过了也就没有遗憾了,至于叶子的颜色是黄的还是绿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看来,《老子他说》这本书老婆没有白读,说起话来居然也有了几分“道”。
u=2468743251,2971872660&fm=253&fmt=auto&app=138&f=JPEG

W020220616463066314745.jpeg

857e2c3351b242c68193506a2da7deeb.jpeg

007qG6iRly1hu2qanqhesj33b04eou14.jpg

u=2511538160,967760355&fm=253&fmt=auto&app=138&f=JPE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