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盛大热闹的关中大庙会 [复制链接]

2025-02-20 00:56

浏览:4224 回复:38
关中人把上庙会称作“跟会”、“逛会”,和外地的“赶集”、“赶圩”、“赶场”是一个性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市场经济一直不够发达,商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占比例较低。乡间的物资交流,大都局限在人流汇聚的集镇或水陆码头。但其人流及人气远不及规模盛大的庙会。除去祭祀神灵之外,商品贸易在庙会上占据了重要份额。而庙会的商品贸易可分三大类。一是饮食市场,庙会上,诱人发馋的各种关中吃食应有尽有。布棚、席棚下,是一家家的凉粉、面皮、饸饹、油茶、胡辣汤、鸡蛋醪糟、羊肉泡馍、粉汤羊血等等。家家摊前人头攒动,满街香味扑鼻。这时,逛会中最重要的问候就是“吃了没有?”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似乎一定要在会上吃点啥才算逛了会。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许多老汉步行几十里,就是为了能在会上吃一碗2毛5一份的红肉煮馍。也有不少人为了俭省,跟会都是自带干粮,掰自己带的馍煮红肉。饮食市场在庙会上人气最旺,也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此外,庙会上土产市场十分活跃。各种农具,犁、木锨、扁担、锄头、镰刀、筛子、簸箕、扫帚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总之,整个庙会五彩杂呈,热闹异常。先贤们设计各地的庙会时,大都有意安排在农闲时间,或年初、年终,春播夏种之前,或秋收冬藏之后,除了吉庆以外,就是为了便于商品贸易。从上个世纪末关中庙会的情况来看,影响久远的庙会在活跃城乡物资交流方面功绩卓著。常常一个大型庙会,三五天就有成百万的贸易量。许多集镇的供销社,庙会期间主动下乡,四处跟会以增加销售量。也有不少的个体商贩常年在各地的庙会中游走,甚至还发了家。
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6

1.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6

2.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6

3.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6

4.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7

6.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7

7.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7

8.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7

9.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7

10.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8

11.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8

12.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8

13.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8

14.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8

15.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9

16.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9

17.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9

18.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9

19.jpg

醉墨堂主 版主

发表于 2025-2-20 00:59

20.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