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福州市教育局制定局长陪餐制引发众人关注。据福州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局长陪餐制下,陪餐人员为市县两级教育局局长等,陪餐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或者从校外供餐单位订购食品向学生提供餐饮服务的中小学校,原则上陪餐每月不少于一次。
局长陪餐是个新东西,在此之前,各地更多推动的还是校长陪餐制。也因此,近年来出现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时,舆论不乏追问“校长陪餐制是否落到实处”的声音。
对于局长陪餐制,网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明文形成制度,并提出原则上的陪餐最低次数要求,这种采取多元方式进行行政督促的态度值得肯定。”也有很多人担忧落实效果,“这种政策其他行业也有,走形式的多。”“就怕每次去都提前准备,查找不出真正的问题。”
有媒体也表示,局长陪餐制度的出台,虽然看似为校园食品安全增加了一层制度上的保障,但在落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实在令人担忧,仅靠一项制度能否真正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还需打上一个问号。要真正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依赖于局长陪餐制度的短期效应,而是要从根本上加强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监督,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实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陪餐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每一次陪餐都能够产生实际效果。学校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并引入家长陪餐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管。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确保每一项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根源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