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86|评论: 13

[转帖] 中国五大技术突破助中国实现粮食自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粮食需求巨大,每年进口大量的大豆等粮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已成影响国运的头等大事。
近年,中国取得海水稻,耐盐碱大豆,合成蛋白质及将沙漠荒漠化沙地转变为耕地的“沙漠土壤化”技术等巨大技术突破。
一,海水稻,耐盐碱大豆的意义。
中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2亿亩,若都能种上海水稻,按亩产300斤算,每年能收成4500亿斤粮食,相当于2013年全国粮食产量约37%。海水稻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落粒)、抗虫害的特有基因资源,可以用来改良其它农作物,从而增加产量和适生范围。这将大大增加中国粮食产量,同时降低对粮食进口的需求。
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启动“十百千工程”项目,开始万亩连片的海水稻种植示范,袁选公司的海水稻原粮种植面积也扩大推广到10万亩,平均亩产超四百公斤,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江苏如东、山东东营、山东潍坊、山东青岛等袁选公司海水稻基地都传来亩产均超千斤的好消息。
继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实验成功之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冉经历10年艰苦探索培育的“齐黄34”号耐盐碱大豆也喜获丰收。
山东东营一片盐碱地种植的大豆亩产达到600多斤,超过大豆平均亩产260多斤的一倍以上,这个产量甚至超过2020年美国转基因大豆435斤的平均亩产量。
中国有盐碱地9913万公顷,如果只开发其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3亿亩种植大豆,以亩产500斤计,可以收获7400万吨大豆,如果再加上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的技术,将一举扭转中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第四代核能、海水稻、盐碱地大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基本上补齐中国主要的资源短板。可以保证在未来最恶劣的国际环境下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使中国永立不败之地。
二,中国实现从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宣布,中国在一碳生物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举突破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饲用蛋白对外依存度过高提供国之利器,同时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深具意义。
三,将沙漠荒漠化沙地转变为耕地的“沙漠土壤化”技术。
俗称“沙变土”,“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是由重庆大学教授易志坚教授团队历时13年的原创性技术。
传统治沙技术本质上是‘固沙’,‘沙漠土壤化’技术的本质是‘变土’。
从植物中获取一种植物性纤维粘合料,把沙和水混合后使沙子土壤化,成为种植作物的载体。
有人称他的成果是中国新三大发明,有人称他是第二个袁隆平,国外评论称他的成果为“game-changing technology(颠覆性技术)”、“revolutionary technology(革命性技术)”,是“breakthrough(突破)”、“remarkable success(非凡的成功)”,“一带一路”沿线沙漠化国家纷纷寻求与他合作。
2017年,国家领导人对“沙漠土壤化”项目作出批示并到和田“沙漠土壤化”基地视察。
2008年,易志坚发现沙子可以通过力学约束改变其离散状态,转变成为干时为固体(干土团),湿时为流变体(稀泥巴)的“土壤”。
2016年,首次沙漠实地试验成功以来,他已在国内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沙漠或沙地,如内蒙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沙岛礁、中东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等进行10多项试验示范研究、面积超3万亩。
多年的规模化中试,检验土壤化原理的科学性和技术的有效性,经土壤化改造的沙漠,保水保肥透气,可供沙蒿、沙打旺等耐旱植物自然生长,无需人工灌溉,而一般植物的灌溉量远低于当地节水灌溉定额。土壤化后,植物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生物量普遍高于周边农地。2019年,阿拉善盟组织专家对高粱测产,平均亩产789kg,远高于全国平均亩产324kg。经第三方检测,约束材料和沙改土环保安全。同时,沙改土可规模化施工、经济性好,仅需一次加入约束材料,土质可持续保持,微生物群落和数量构建迅速,沙漠生态恢复显著,植被茂盛,吸引多种飞禽、动物在此安家。
研究表明,经生态评估、具有一定水资源来源的沙漠,都可以进行土壤化改造。
团队的成果在中国科学院《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和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发表,已获得国内外20多项发明专利。
种植试验获成功。
从2016年开始,这支肩负独特使命的研究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布和开展实地种植实验。而实地种植的结果,最终也与模拟实验相差不大,原本是一片黄土的沙漠,最终覆盖上上万亩的绿植。已有17,000亩沙漠变成绿洲。
新种下的饲草玉米、饲草高粱比普通成年人还高一头;沙地里的西瓜吸引獾、刺猬等动物提前来尝鲜。
基地种植的植物类型近100种,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中草药等。
今年,基地新种植饲草玉米、饲草高粱,还有花生、甜菜。走进玉米和高粱地,植物茂密得像树林。
“沙漠土壤化改造后,土体具有上紧下松的倒装结构,植物根系十分发达,所以产量高、长势好,它们现在还在长呢。”彭凯说,这些玉米和高粱被当作饲草,深受养殖大户和企业的喜欢,年初就已被订购一空。
经过六年的改造,基地植物生态系统已形成,许多昆虫和动物前来觅食和繁衍生息,如蜻蜓、喜鹊、青蛙、野兔、狐狸、獾等,数不胜数。因此,这里不仅是一块种植园,还成为动物的乐园。
“前段时间我们刚把收割下来的苜蓿和燕麦卖掉,这些牧草的产量和在普通地里种出来的不相上下。今年,基地一期2500亩种植实现收成215万公斤、销售收入350余万元。
经过广泛的试验显示,经“土壤化”改造的沙漠,保水保肥,灌溉量比当地农地还低。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和产量普遍高于当地农地。约束材料和土壤化沙子分别经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机构检测环保安全。
在新疆和田牧草产业化试验显示,御谷狼尾草牧草亩产6-10吨,亩产值超3000元。在内蒙古阿拉善的试验数据显示,高粱平均亩产达789公斤,萝卜亩产8000-13000公斤,辣椒亩产2500-3000公斤,番茄亩产6000-10000公斤,部分果蔬类产值超过6000元
目前,“沙漠土壤化”生态修复技术已形成国内外不同典型沙漠区域的工艺方法,具备大规模实施的条件,一次性改造成本2000-3000元/亩,明显低于我国现有土地复垦费用。而且“沙改土”仅需一次加入约束材料,就能够让土壤特性持续变好。
“沙变土”技术产业化 让沙漠产生效益。
2022年初,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技术团队和重庆辰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库布齐沙漠共建项目基地。种植的种类既有土豆、玉米等作物,还有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
已和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沙特种植试验即将启动
易志坚也很忙,从8月20日开始,他就陪着阿联酋商务考察团赛勒姆·胡迈德·赛义夫一行,辗转几个基地参观交流。
看到易志坚现场展示经过力学改造的沙土能够保留住水分、拔起的向日葵底部根系像人的头发那样茂密发达,来访的客人们直呼“太神了”“令人震撼”。
目前,团队和沙特有关单位正在落实试验示范地块的种植试验,今年9月份将正式实施沙改土播种作业。
“我们已经和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易志坚透露,基地种植的葵花籽,今后将与洽洽食品等企业进行联名品牌打造合作,加强向日葵等商品种植的田间管理和收获加工,力争高产优质,以品牌合作推动产业化做大做强。
沉寂千年的沙漠将因为“沙变土”技术变得热闹起来,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也重新孕育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作为由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团队研发的原创性理论和成套技术——“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在5年大规模中试试验后,今年开始进行产业化推广,目前新签项目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沙漠和戈壁共计13万亩。
三,治理沙漠,中国独创草方格治沙法实现“沙退绿进”。
宁夏中卫独创“治沙魔方”麦草方格,确保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畅通,把沙漠向后逼退25公里。联合国开计划署将“沙坡头治沙”模式向各国推广,成为中国最早向世界输出的治沙方案。
2019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团队研发出升级版“治沙魔方”——“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固沙时间延长至5到6年,并可实现工业化量产。经过几年试验开始逐步推广。
中卫市国有林场总场工程师唐希明发明“干”字形植苗器,将造林成活率提高25%,劳动成本降低50%。“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不仅在当地大面积推广使用,还被推广到甘肃、新疆等地。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研究出人工蓝藻结皮治沙技术。通过在草方格里喷洒人工培养的蓝藻液,两三年时间便可初步形成土壤结皮。
凭着锲而不舍的努力和科学治沙的精神,中卫市已经治理150万亩沙地。
中国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完成4.8亿亩造林,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经济和生态效益: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约1500万人实现稳定脱贫,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经过多年的治理,北方的一些可治理沙化土地消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毛乌素沙漠,该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现在绝大部分地区都已变为绿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转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派遣一支1.2万人的特种部队,进入俄罗斯参战。
已有3000名朝鲜军队的先遣部队抵达库尔斯克战场。其中一部分朝鲜军人来自精锐部队“第11军”,也被称为“暴风军团”。
最新乌媒报道,朝军与乌克兰展开首次交战,并重创乌军。
瓦格纳带着朝军准备攻击乌克兰某重镇。攻击开始前,瓦格纳说先等等,让我呼叫空中打击,等炸上一遍后再去清场。朝军一听,这里既然是重镇,炸毁重建不花钱吗?而且,一旦空中轰炸开始,是人都知道后面的地面进攻要开始,等于提醒人家早做准备。瓦格纳被朝军一说,当场就愣住,还说以前我们都是这么打的。80后的部队听罢,摇头轻叹,怪不得一个村子都要打好几个月啊。经过一番商议,此次攻击改为偷袭。于是,80后的部队反客为主,带着瓦格纳打了一个漂亮的突袭战,全程只用了仅仅3个小时左右,就拿下了这个重镇。整个镇子完好无损,所有防御工事都可以利用。
事后,瓦格纳惊讶地说,这要是搁在以前,最少也得打上好几天呢。这一仗之后,大俄豪气万丈,气势倍增:我们完成一场美丽而优雅的进攻,以后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受此鼓舞,最近三日,俄军攻势如虹,连续攻克6座城市,取得辉煌的战果。乌克兰亚瑟那亚伯利亚纳村已被俄军第5坦克旅的突击队成功占领。
俄乌方向,有消息称,朝军派出的部队三战三捷,打出“生龙活虎”的新气象,已经获得大俄最高权限的支援。面对北约疲惫不堪之军,展现出摧枯拉朽般的态势。美军发表初步报告称,由于朝军的部队穿插速度过快,无法获知其具体战法。截至目前,朝军派出的第五批部队共计8000人也已抵达俄乌前线……

发表于 2024-11-1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360截图20241111112205976.jpg

发表于 2024-11-1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转鸡阴凉十?

发表于 2024-11-11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鸿 发表于 2024-11-11 10:42
朝鲜派遣一支1.2万人的特种部队,进入俄罗斯参战。
已有3000名朝鲜军队的先遣部队抵达库尔斯克战场。其中 ...

朝军学到了中国志愿军的打法,不错,赞一个

发表于 2024-11-1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鸿 发表于 2024-11-11 10:42
朝鲜派遣一支1.2万人的特种部队,进入俄罗斯参战。
已有3000名朝鲜军队的先遣部队抵达库尔斯克战场。其中 ...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用奔袭战法打得美军溃不成军,只好投降签字
发表于 2024-11-12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1-1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封 发表于 2024-11-11 12:10
朝军学到了中国志愿军的打法,不错,赞一个

一个白眼狼也要舔
截图20241112083818.png



发表于 2024-11-1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截图20241112084055.png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转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