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14|评论: 0

“海藻颗粒面膜”骗局调查:已畅销多年,捏造实际成分,菌落大多超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像做化学实验一样,直播间的主播和线下门店的老板们,把号称“海藻籽”的种子在温水中浸泡后,拎起一张沾满颗粒的棕色面膜。“亲,这是纯天然的海藻面膜,无任何添加,给肌肤纯天然补水。”他们语气激动——这种“海藻面膜”人气颇高,销量动辄过万。
178.jpg

平台在售的海藻面膜,有的店铺销量过万甚至过十万。


被包装成“海藻籽”的种子,其实是“水蓑衣”种子(又名“南天仙子”),它也不在《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中。很容易与它混淆的毒物“天仙子”,国家药监局更是明令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或注册备案。
8月上旬,澎湃新闻深入海藻面膜企业聚集的广州、佛山两地调查发现,除了捏造成分、违规添加、虚假宣传外,海藻颗粒面膜商家对外售卖的所谓“海藻面膜”,相当一部分既无合格备案,也没有走正规生产、质检流程,销售的几乎是三无产品。此外,这类“海藻面膜”普遍菌落超标,消费者使用后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过敏等。
业内直指,已被简称为“海藻面膜”的海藻颗粒面膜,虽然已在国内畅销多年,但其实是一场骗局。
成分:“海藻面膜”无海藻
天然海藻护肤概念爆火后,海藻面膜已在市场热销多年,带火了包括“半亩花田”、“美遇拉”、“资莱皙”在内的众多品牌。
广州白云区被称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硅谷。8月上旬,在广州最大的化妆品批发市场——白云区兴发广场二期,专卖海藻面膜的老板王舟说,他这里500g的海藻面膜34元,350g的22元,还有原料差一点、出胶没那么好的产品。
179.jpg

记者在线上线下购买的8盒海藻面膜样品,经检测均为爵床科水蓑衣属种子。


王舟随即将两盒海藻面膜样品拆开,挖出三勺放入碗中兑水,几分钟后碗内液体成膜,上面布满棕黑色的“海藻籽”。“我们卖的这一款是缅甸进口的。有一种国产的海藻没有胶性,成本低很多。”
对于面膜的成分,王舟坚称是海藻提取物。
张浩在白云美湾广场附近也经营着一家海藻面膜店。他说,店里的海藻面膜原料从东南亚进口,“越细的分泌的胶状物越黏稠,也就越贵”。
除了广州白云区,海藻面膜不少产自佛山市。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旗下的“化妆品监管App”上,检索到的“海藻面膜”企业目前已超8000家,其中“海藻面膜”企业超1600家,备案地址大多在广州和佛山两地。
孙明是佛山一家海藻面膜加工厂的负责人。他告诉澎湃新闻,海藻面膜的原材料其实并不产自海里,只是植物的一种,国内在山东、安徽和陕西有产,但大部分是从东南亚进口,进口原材料价格二十四五元一公斤,他们工厂要做的便是筛选、照光和包装。
海藻属于低等植物,不开花也无果实和种子。那王舟、张浩们售卖的海藻面膜里的海藻颗粒究竟是什么?
一名长期关注化妆品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大部分海藻面膜来自广东,其他区域较少。“海藻面膜里的颗粒应该是‘南天仙子’(水蓑衣)或做冰粉的‘冰粉籽’。”
暗访调查过程中,澎湃新闻记者从广州白云区、佛山市的多名商家处采购样品,并在线上购买了品牌名为“半亩花田”、“美遇拉”、“资莱皙”的“海藻面膜”。经专业人士初步鉴定,这些被包装成“海藻籽”的种子,实际均为水蓑衣属植物种子。
180.jpg

解剖镜下“海藻面膜”里的颗粒(实际为爵床科 (Acanthaceae) 水蓑衣属 (Hygrophila) 植物的干燥种子。)  来源: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馆长葛斌杰


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馆长葛斌杰在体式解剖镜下,对澎湃新闻送检的样品逐一镜检。他说,初步判定,送检的所有样品主要颗粒物为爵床科 (Acanthaceae) 水蓑衣属 (Hygrophila) 植物的干燥种子。本属国内分布有6种,全球近100种,具体物种的鉴定仍需进一步栽培观察。
此外,不同样品在杂质混杂、种子混装程度上存在差异。“其中有三罐样品混杂种子较多,部分混杂较尖锐碎石状杂质;有一罐混有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碎米荠属 (Cardamine) 植物干燥种子。”他说。
公开资料显示,水蓑衣种子又名南天仙子,主产于泰国、越南、印尼等地。又称进口天仙子,主要为我国两广等省区习用,故又称“广天仙子”。与它一字之差、极易混淆的“天仙子”更是被国家药监局明令“说不”:根据相关规定,国家药监局严禁将“天仙子”混同为“海藻”进行化妆品生产或注册备案。
2023年12月13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普通化妆品备案问答(五十一期)(简称:《问答》)。关于海藻面膜,《问答》表明,根据《国家药监局关于更新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的公告》(2021年第74号),天仙子(莨菪)为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严禁将“天仙子”混同为“海藻”进行化妆品生产或注册备案。
无论是天仙子(莨菪)或南天仙子(水蓑衣),均未收录于《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 年版)》——这意味着,在护肤品中添加这些植物种子加工销售,均属于违规。
质检:菌落超标是“公开的秘密”
“这些东西没人搞(检查)还好,有人搞就很麻烦。”张浩告诉澎湃新闻,海藻面膜是植物成分没什么添加,但正因为没添加什么,卖的量一大便容易出事。“植物是活的,避免不了带微生物,一检测百分百超标。”他说,“那就要查你了。”
澎湃新闻暗访时,兴发广场二期一家护肤品工厂店内部张贴着还没来得及撤下的海藻面膜海报。店主小华同样说,海藻面膜的问题就是“菌落经常超标”。
181.jpg

在店内显示海藻面膜的使用方法。


小华的店里没有样品,只有这张海报。“海报我都想换掉了。”他说,你现在在线上买,如果有什么问题去找商家,也是不会理你的。
“你能接受我们就卖,不接受我们就不卖。”小华说,500g瓶装的海藻面膜15元,都是流通货,价格很透明。“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药监局会查菌落是否超标,即使有(紫外线)辐照,当下查出来没有超标,过了半年也一样可能菌落超标,这是由植物种子的性质决定的。”
但在小华看来,即使菌落超标,对皮肤也不会有伤害,因为产品是天然无添加的,“像菜籽一样”。小华说,他们在佛山加工产品,主要销往美容院。
业内人士李瑞提出了海藻面膜的“悖论”——“你一杀菌,它就没活性;你不杀菌,它就菌落超标。”他说,海藻面膜原料基本是从国外进口,“网上很多演示面膜浇水放几天可以发芽的情况,其实都是没杀菌”。
澎湃新闻注意到,海藻面膜菌落超标问题频频被药监局点名。
8月1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37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4年第31号)显示,有26批次不合规产品为海藻面膜类,如“凤雅晳植物补水海藻面膜”、“琳秀坊草本焕颜靓肤面膜粉”、“Yanzhi艳芝保湿补水海藻面膜”、“禄之源天然海藻面膜”、“邦薇植物海藻补水面膜”等等。其中,“邦薇植物海藻补水面膜”经审查为假货,而“禄之源天然海藻面膜”则是多次上榜,本次也有8批次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其中,由广西同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广州禄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备案的1批次禄之源植物海藻面膜(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2214228),菌落总数最高,为1100000CFU/g,超标1100倍。
据媒体此前报道,面膜菌落指数超标容易导致面膜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消费者使用这些成分造假、菌落超标的面膜,可能会引起细菌感染、产生过敏、引发烂脸等。
备案:新备案无法通过,新品只能当“三无产品”卖
因为菌落容易超标、实质成分和备案成分不符等问题,多名卖家称,海藻面膜的新备案几乎批不下来。
白云区美湾广场的店主李瑞说,前几年海藻面膜势头一直不错,尤其是去年海藻涨价很厉害,卖得很火,当时因为供不应求要抢货,“但忽然间药监局出台规定,说这些东西没经过杀菌,不能再备案了,全国基本都是一样的政策,之前备案下来能卖到备案到期,但新备案就无法再批”。
李瑞解释,‌化妆品备案一次有效期为三年,有些备案日期较新的,就可以在市场上继续正常销售,但已过备案的存货只能在实体店或者私域流通。
兴发广场二期一家面膜店的店主小华表示,如果要定制相关产品,可以自己选择包装和瓶子,但海藻面膜现在无法进行新的备案,只能当三无产品卖,“海藻现在查得特别严”。
张浩也告诉澎湃新闻,这两年海藻面膜市场很乱,原因之一是国家对这类产品没有标准,而企业想(就这个品类)做一套行业通用的标准得花费很多钱,“远远超过卖海藻面膜能赚到的钱”。
“我们申请了很多次,但相关部门没有一个对应的名称去备案,给了一个‘大叶海藻’的名称作为备案,但实际上备案名称和实物对应不上,新的备案也审批不下来。”他说。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化妆品必须经过备案或审批程序,获得相应的审批文号或备案号后才能销售。对于在备案注销前已经生产的护肤品,如果这些产品的生产日期在备案注销之前,且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那么这些产品理论上仍然可以销售,直到其保质期结束。如果护肤品的生产日期在备案注销之后,那么这些产品属于违规生产,不能进行销售。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上市销售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以及罚款等。
佛山海藻面膜加工厂负责人孙明发来的《广东省中药研究所检测中心检验报告》显示,其产品为“褐色颗粒”,检验日期为今年4月,检验依据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结果为: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等。产品备案信息显示,该海藻面膜的成分为“水解胶原”“大叶海藻提取物”。
明明是水蓑衣种子,为何能在药监局备案为“海藻提取物”或者“大叶海藻”?长期关注化妆品行业的业内人士分析说,相关部门的审查无法做到实质审查,一般是审查资质和材料。“海藻面膜用的都是植物种子,菌落方面很难过关,近几年的抽检问题主要集中在菌落超标上。”
售卖:多流向直播间和美容院,定制品牌可翻十倍卖
前述售卖海藻面膜的商家王舟说,如果想要定制产品,面膜瓶的外包装可以修改,完全按照客户要求定制,但如果想把产品做得正规,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182.jpg

王舟店内在售的海藻面膜


王舟说,护肤品只能工厂备案,需要上传很多资料和做检测,如果在天猫店或京东店售卖,手续必须正规,但像在淘宝C店(个人店铺)或在私域卖,没人看资料。“直播平台挣个一块两块的,一天一两万单,还是能挣钱的。”他说,如果要走oem(代加工),可以在标签上使用不同的文字。
“我们卖空白瓶子的产品过去,客户把产品介绍打成全泰文,以代购的形式上架,能卖得很贵。”他说。
澎湃新闻记者在淘宝搜索发现,王舟提到的以代购形式上架的海藻面膜标价160元。王舟说,现在他都让别人不要多拿货,而是快拿快卖。 “你本来已经不合法了。即使再做备案、用紫外线辐照这些步骤,它还是不合法的。”
他说,同一款产品有人卖得贵,有人卖得便宜。但如果自己做个品牌,那别人卖什么价位都冲击不到你。“你把文件发我,其他的我来搞定就行。这样不管在哪个平台,别人都冲击不到你的价格,爱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佛山海藻面膜加工厂负责人孙明也表示,海藻面膜在抖音等平台很好卖,有些客户会找他们定制贴牌,随后他还列举了几个品牌。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些品牌在抖音上显示已售出5000件到5万件。
孙明说,他们一个深圳客户在短视频平台上卖海藻面膜,有时一天能卖出1000多单,一天上好几场直播,早上10点到12点一场,下午4点到6点一场,晚上10点到12点一场。“他们进价11元,卖30块钱一瓶。”
除了线上渠道,海藻面膜一般销往美容院。王舟说,美容院每次订个几百到1000盒的都有。记者走访当地美容院发现,海藻面膜敷面是常规项目,一般在美容结束后补水使用。
化妆品行业资深评论人、美云空间电商创始人白云虎表示,近年来,国货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张亟待规范。同时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具有辨别能力。“国家对化妆品的规范和监管因此不断加强,海藻面膜算是一个缩影。”
白云虎告诉澎湃新闻,海藻成分火了之后,诸多中小企业入局,为降低成本采用灰色模式。颗粒状的海藻面膜时常给消费者一种天然的、接近植物本体的感受,但实际上海藻是无性繁殖的,并没有种子,商家可能采取了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
183.jpg

孙明发来的备案信息截图显示,该产品备案成分为”水解胶原”,"海藻糖”,"大叶海藻(SARGASSUM PALLIDUM)提取物”


在备案方面,白云虎称,这几年相关部门抓得特别严格,备案人、备案企业必须是同一个机构,于是很多中小品牌自己并不备案,把备案交给代工厂,“其实相当于采用了一种授权方式进行销售”。
“在报检的时候,有些企业也可能送检的是一种东西,实际生产的又是另外一种东西。”白云虎说,海藻面膜这种成分型的产品受到的争议,未来还会继续发生。
“这一方面源于植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方向性的区别。另一方面源于很多中草药或者植物种子长得相似,但实际成分天壤之别。此外,有时为了不降低植物中活性物质的作用,防腐、消毒上也不得不相应降低(要求)。”他分析说。
白云虎表示,坦率来说,这种商业环境确实创造了一种“短平快”追求利润的氛围,但长远看,行业除了要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还要做一些可持续的、发展的生意,相关部门和流量平台要加强监管,同时也需要消费者自身的成长,增强对产品的辨识能力和选择能力。
尽管承担着风险,但高回报下,商家和直播带货的主播们仍然对海藻面膜趋之若鹜。“一天如果能卖3000单,他给人家钓鱼钓个几单罚了得了,他赚的钱能覆盖得了,他敢、也愿意花这钱。”李瑞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