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32|评论: 1

临邛故事:十方堂的故事-----十方堂的寺庙与地名的变更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4-2-17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方堂的故事
                                                   杨辉祥

   我第一次到十方堂,是小学入学后不久被同学邀约去十方堂去捡“笔架”,那时几乎成为城里的娃娃都要做的“功课”。所谓笔架,其实是一种直径十厘米左右的陶圈,上有几支小脚。可以搁毛笔而不滑落。现在听人说,那是烧窑器用的支钉。十方堂的田边地角还看到散落的烧陶器用的很大的匣钵。当时并不知道支钉和匣钵过去的用处。它们遍地裸露,并不需要挖掘。我们在其中慢慢地寻找品相好的。我有一次捡了三个支钉,十分得意,送给了同学。
    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遗弃的破陶器,当时也觉得很怪。大人们告诉我们说,十方堂古代居住的是蛮子,好像是一个不同的人种,身高八尺,力大无穷。这些陶器是他们遗留下来的。那些巨大的匣钵就是他们用的饭碗。后来常常去爬文笔山玩,站在山顶上可以眺望十方堂方向,经常会看到现在的十方堂遗址公园,一直到石灰包大鱼村的这一片弯弯的依山傍水河边的平坝,笼罩在一层浓浓的雾气当中,田畴房屋飘飘渺渺,若有若无。十方堂的这些经历和传说,使儿时的我对十方堂一直就有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感觉。
     前不久,我拜访了原来住在十方堂的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听他们讲十方堂数十年前发生的未见文字记载的往事,使我对十方堂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十方堂的寺庙与地名的变更

      十方堂的地名现在被很多人所熟悉,十方二字也被小区,店铺等等用来冠名而广泛使用。
    十方堂的地名在过去也比较出名。但人们将其写成什邡,而不是十方。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此地为大通乡第六保。解放后,将此地名写成了什邡堂。这里从初级农业合作社开始,用什邡冠名。一直到沿用到1985年前的什邡村。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听其音。但字怎样写法不太清楚,而当时有一个县,叫什邡县,同音,受其地名影响而讹写的。
      我小时对十方堂的地名,也只是听其音,并不知道字怎样写。我一直以为,什邡堂的堂,应该是池塘的塘。我那时候喜欢冬泳,从石灰包顺流而下,游到老南桥。经过十方堂渡口那个沱,水非常深,黑瓮瓮的,心生畏惧。我认为,这个沱就是塘,地名因它而成,我心里的写法是什邡塘。
    后来才知道,十方堂地名来历是因为过去这里有一座庵堂,叫十方堂。庵堂寺庙是过去各地重要的地标,人们习惯用它们作为地名。有人统计,邛崃的村名,过半都是原来的寺庙名。十方堂寺庙成为当地地名,很自然,可惜写错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去十方堂,从邛崃城出南门,要过玉带街,那时,街两边是稀稀拉拉的农舍和铺面,有几家店铺是做竹子家具的,但大部分是农田,约五百米,就抵南河岸边了。现在滨河广场里的那棵苦胆子树,就是河岸的标记。从苦胆子树下可以远望对河的十方堂。但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那些房屋掩蔽其中了。旁边还有个邛崃制药厂,白墙,它看起来要明显一些。
     据民国志记载,“十方堂,佛庙也。”寺庙建于清代。听老人说,解放初,十方堂的寺庙都还存在,并且住有尼众。其地点就在五号窑包之上,就是现在的唐代民居遗址那里,因为现在围绕遗址的是红色墙面,当地人叫那里为红墙。     
     过去在城方向的北岸,是一大河滩,布满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走过河滩,乘船过河,从十方堂渡口石梯拾级而上,遇一很小的土地庙。过土地庙,上了岸,俄见一寺庙。这就是十方堂。寺庙前为一个广场,寺门前有两棵大树,都需双人方可合抱,一棵为青岗树,另一棵为菩提树。
     过寺庙门,是一风雨长廊,上复青瓦,长廊二十余米,尽头,又与一大殿连接。寺庙门与大殿,内塑观音罗汉等神像。在长廊的左边靠墙是几通功德碑和建寺的记事碑。在长廊的右边是尼众的庵房。
     穿过后面的那座大殿,就看到一座两层高楼巍然耸立,飞檐翘角,是为经楼。现在看到的关于十方堂的宝贵照片,就是拍的它。它是十方堂的最高点。经楼与邛崃城里的钟鼓楼的形制十分相似。为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所以当地人流传说,这座经楼先于城内的钟鼓楼建成,城里的鼓楼是仿了这座经楼而建的的。里面塑的是财神菩萨赵公明神像。解放初,曾经作为农协会的办公地点。
      当时十方堂尚有一主持,两徒弟共三尼。后两徒弟还俗嫁人。十方堂也许庙产比较多,土改时,主持被划为富农成分。
      在寺庙的左边墙外是一条石板路,可到孔明平乐。十方堂的庙会为四月初八。初一十五信众很多,因为寺庙下面是南河的一个沱,它是邛崃有名的放生地点,一到四月初八,各地在那里放生的信众很多。十方堂的香火很盛。
    整个十方堂座南向北,居高岸而俯视南河,也还壮观。特别是那座经楼,高高耸立,立于江边,遥望临邛并与鼓楼呼应;南河的上下游,上至石灰包,下到老南桥,周围几里,成为瞩目的地标性建筑。   
      十方堂为什么命名为十方堂,始作者之意不可考。但十方是佛家用语,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普通人也可以这样理解十方之意,如一个立方体周围四个面,又加上下两个面,为六个面,再加上四只角,于是合称十方。这是佛家的空间观。
     因为十方堂邛窑遗址面积大、窑包多、烧时长、产品丰,是邛窑极盛时期经典之作,是揭示邛窑的最佳场所。1984年,解放以后对十方堂邛窑进行了的第一次发掘,又因为人们认为十方堂寺庙清代已存在,其地的窑址遭到严重破坏时,所受影响不大,保存情况应该相对较好。于是发掘位置就选在十方堂寺庙遗址上,编为五号窑包。结果在十方堂寺的下面还发现了重要的唐代民居遗址。
      随着邛窑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十方堂邛窑遗址蜚声海内外,为了尊重历史和还原地名的本来面貌,当地地名由什邡堂改写为十方堂。1985年将原来的什邡村村民委员会命名为十方村村民委员会。十方的地名开始被使用,误写了了三十多年的什邡地名成为了历史。
十方堂.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4-2-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故事有人摆,大家听,喜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