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虹雉又名九色鸟,因身上羽毛闪烁着彩虹般的金属光泽而得名,是雉科虹雉属(虹雉属共三种鸟:棕尾虹雉、绿尾虹雉、白尾稍虹雉)的一种。主要生活在中国西藏南部、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东部、尼泊尔等地,是尼泊尔的国鸟。在我国数量极为稀少,估计总数不足1000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棕尾虹雉是典型的高山大型雉类,雄鸟和雌鸟分别重1980-2380克和1800-2150克,体长在70厘米左右。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终年被云雾笼罩着的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之中。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嫩枝、块根、果实和种子等为食,有时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白天活动,晚上栖于陡峭的岩石上或杜鹃灌丛中。常成群活动,冬季有时可以结成20—30只的大群。那里自然条件非常严酷,整个夏季几乎总是在阴凉的细雨中和云雾笼罩下度过的,即使是晴天也常被飘浮的白云所缭绕,冬季则被皑皑白雪覆盖,但它却天生一付与环境相适应的本领。 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林下植被较为稀疏的森林中,巢多置于有岩石,灌木或树隐蔽下的地上或大树洞中。巢较简陋,通常在落叶层上稍呈凹坑处。每窝产卵3~8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或皮黄色,具红褐色和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9.6~48.8毫米。孵化期28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