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槽姐”全家上演《罗生门》[color=var(--weui-FG-2)]
在下虬髯客
自从“血槽姐”刷屏以来,她的亲属就一直在否认自己家中有公职人员。
尤其是出镜率很高的“小姑姑”,更是跟公职人员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而在新京报的最新采访中,“血槽姐”的父亲却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举动:
他支支吾吾地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小姑姑”的具体身份,只知道她快退休了。
“支支吾吾”这个词用得妙啊,新京报不愧是官媒,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看报纸、读新闻这么多年,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在媒体采访中看到“支支吾吾”这个词。
有小学毕业证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词出现在这里,绝不是什么褒义。
那么素来讲究“清晰明确”的记者,为什么要用“支支吾吾”这个语焉不详的词呢?大概率,他们也被“血槽姐”家属的态度给搞懵了。
一开始信誓旦旦地说家中“绝对没有”公职人员;
后来又说“几乎没有”公职人员;
到现在“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小姑姑的具体身份……
咋着,搁这演“罗生门”呢?把观众当傻子了?
估计新京报的记者也怒了:你们嘴里到底有没有句实话!
根据我的经验,凡是“支支吾吾”,必有见不得光之事;凡是语焉不详,必有龌龊不可告人之举。
在新闻评论区里,就有网友扒出了疑似“小姑姑”的身份——当然,仅是网友猜测,还未得到官方认定。不过舆论闹得这么厉害,官方是不是应该及时的出来走两步?该澄清的澄清,该辟谣的辟谣?
每次舆论事件都是这样:由于官方消息的缺席,导致网友猜测满天飞,最后伤害的是谁?
领导当然不会受伤,受伤的只是政府的公信力而已。
你看,一开始的报道,那真是大爱无疆啊:车祸后“血槽姐”家人向上海卫健委求助,上海卫健委又与阿里方面对接,献血则由阿里当地医院和卫健委组织,号召大家救死扶伤,然后公务员热烈响应……
“献血不是强制的,都打过电话、征求过意见。剩下的血也会被存在医院血库,不是只给我们用。”
当地也回应说:系干部群众自愿。
这是典型的“爱心接力大救援”啊,妥妥的正能量,这简直就是语文教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翻版——《为了1/14亿个阶级弟兄》啊!
可怎么演着演着,“血槽姐”的家属开始支支吾吾了呢?
本来是一场爱的奉献,却成了“小姑姑”的个人表演秀,这得多伤老百姓的心呐。
果然,让卫健委协助、几十人献血、专车开道、包机转院……这些都只是梦里才会出现的画面。
老百姓们为什么对这个事情一直锲而不舍?因为在之前的采访中,“血槽姐”的丈夫说:她的家人朋友包括小姑都联系了上海的卫健委,还说这都是通过正常渠道联系的。既然是正常渠道,又怕什么呢?
如果这是一条正常的救助通道,难道不应该说出来,让所有老百姓都知道吗?毕竟类似的车祸以后还有可能发生,谁都想在第一时间享受卫健委协助、几十人献血、专车开道的待遇啊。
如果把这条救助渠道公布出来,得造福多少苍生啊,功能无量!
何必藏着掖着呢?
所以,“血槽姐”你别光自己偷着乐,说出来让大家都高兴高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