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06|评论: 4

融媒,别把自己“融没”了!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10-24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融媒,别把自己“融没”了!


           来源:CMNC



      精干队伍“没”了、业务风气“没”了、影响力“没”了……一些媒体在融合中出现了误区,甚至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媒体融合却把自身的优势融没了”这一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现在媒体融合进入到后10年,前面该做的很多已经做了,剩下的都是难做的。”日前,有媒体人感觉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越来越模糊,发出“融媒”快把自己“融没”了的感叹。

       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具体可行的实践路径,一些地方出现了“融而不合”、“合而不融”、“虚假繁荣”等看似正确的“假融合”。

       精干队伍“没”了、业务风气“没”了、影响力“没”了……一些媒体在融合中出现了误区,甚至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媒体融合却把自身的优势融没了”这一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误区一
流失与老化 精干队伍“没”了

      有专家表示,融合10年,传统媒体存在“两去”现象:一是离去,二是老去。离去的,大多是骨干力量,以及对传统媒体的信心;老去的,是员工的年龄,还有陈旧的体制机制。

      有调研数据结果显示,64.46%的媒体人认为传统媒体人才流失严重或相当严重;47.95%的媒体人认为所在媒体采编队伍一般稳定;51.2%的媒体人认为所供职传统媒体非常缺乏优秀人才,而在一项针对50位离职人员中的访谈中,有33位谈及了自己的离职原因,其中10人选择了收入因素。

640

      一方面,传统媒体团队精干队伍流失严重,甚至出现整个部门集体离职跳槽、转型的局面;另一方面,很多踏上新闻岗位的年轻人面对“新闻专业还有价值”的争论,新入职的媒体人缺乏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传统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适应人才市场多元化需求,因供需错位面临“产品过剩”内生动力不足,使得融合人才难以匹配。

在笔者看来,主流媒体高质量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是以推动人才发展为主导,媒体融合要给人才保留足够的成长空间,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归属感和创造力,进而不断产生新的“生产力”。

以上现象的出现值得引起业界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新闻人才的培养,最终将会致使传统媒体人才队伍的实际建设过程出现断档现象。
误区二新闻抖音化倾向 业务风气“没”了
CSM全国省级台新闻融合传播指数,短视频构筑高增长赛道,省级台新闻短视频全年传播总量超2706.2亿,较2021年上涨55.0%。省级台集中发力短视频赛道,新闻融合短视频传播指数均值由2021年的119.7,升至2022年的194.6;指数值超过100的省级台由2021年的10家增至15家。

640

在视频天下时代,有些媒体的视频内容存在过度娱乐化倾向,一些主流媒体为了博流量而制造无用信息,使得所谓的新黄色新闻泛滥且备受争议。对此,有媒体人呼吁要警惕新闻的抖音化,“你(点击量)破10万,是抖音算法的胜利,是抖音价值观的胜利,而并非媒体的胜利。”

在笔者看来,新闻抖音化倾向,症结在于媒体对流量的追逐,这也让传统媒体丧失了原有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的业务风气。新闻抖音化倾向可能导致新闻的浅薄化和碎片化,使得新闻报道缺乏深度和全面性,过度娱乐化也使得新闻报道偏颇和失实,一些不实信息和谣言借此传播,也将会损害新闻的公信力。

此外,在媒体融合进程中,面对新的融媒体业务,处在转型风口的媒体人同样面临本领恐慌。《媒体人出现“本领恐慌”,怎么办?》一文中曾指出媒体人“本领恐慌”的表现:

有的媒体从业人员面对融合改革,不是积极参与、主动拥抱;一些人只好固守原有的工作领域,不敢大胆尝试新事物和新技术,甚至直接“躺平”或“摆烂”的媒体从业人员平时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富即安”,习惯于“温水煮青蛙”。

误区三有“端”无“客” 影响力“没”了
一方面,在实际建设中,新闻客户端存在以下问题:一些新闻客户端简单搬运传统媒体的内容,内容枯燥乏味,一些新闻客户端影响力有限,日活数只有上千,个别的只有几百;一些新闻客户端在诞生时声势浩大,由于缺乏“维修保养”的意识,其功能老化、页面陈旧,在“年久失修”后沦为老古董,最后无疾而终;

另一方面,同一内容的新媒体产品,阅读量不如当地自媒体大号,影响力走不出媒体大楼、政府大院。这个现象说明了这家媒体还没有占领移动互联网主阵地,无法吸引用户,沉淀用户,劝服用户,引导用户。

640

新型主流媒体的“新”在于网络进军的实现程度,自主平台的建设发力,一定程度上更能决定着媒体融合的程度。 以上现象也折射出主流媒体面临的“可及性”不足困境,所谓“可及性”之困,即媒体融合存在“通而不融”“融而不深”“深而不合”的问题。

目前来看,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端口的建设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差异化和多元化,是未来融媒体发展的方向,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媒体建设,如何把年轻人从互联网平台吸引到媒体端、新闻端,是未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融媒,别把自己“融没”了
媒体该如何融合,如果不能跳出已有的思维陷井和认识误区,必将会影响媒体融合的后续健康发展。媒体融合在融合中丧失了原有的优势,也折射出媒体融合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一是,牵强附会做加法。一些地区早期盲目扩建的新媒体产品非但没有带来效益优化,反而造成资源浪费,严重违背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

二是,急躁冒进上项目。媒体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盲目建设的融媒体项目折射出媒体融合早期缺乏统筹规划和急躁冒进。媒体融合既要“小步快跑”,又要“小火慢炖”,少一些急躁猛进,多一些稳扎稳打。

三是,千篇一律同质化。很多产品、机构为融而融,产品同质化,个性不鲜明,同质化的融媒体产品扎堆出现,千篇一律的雷同产品也让用户“审美疲劳”,也会使融媒体逐渐丧失竞争力。

从被动融合到主动作为,媒体融合向移动端的转移甚至倾斜不能随波逐流,在未来融合过程中,主流媒体不能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和存在感,更要警惕融合之后出现内容的娱乐化 、浅薄化和低俗化,主流媒体唯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核心价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3-10-24 10: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11-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试错成本是正常的

发表于 2023-11-1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谢哥的文章,感觉神清气爽!分析到位!最后一句是精华“主流媒体唯有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核心价值”

发表于 2023-11-1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说那么高大上,要是媒体能监督,能说话……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