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公交停运的消息屡见报端,但商丘公交将停运的消息仍引起了极大关注。在当地政府的介入下,商丘市公交公司的停运公告很快删除,但与之有关的讨论却仍未停歇。
不过,跟大自然中的风暴一样,处于风暴眼的商丘却显得异常平静。大众网·海报新闻(爆料邮箱:
368064845@qq.com)记者在商丘采访时发现,公交车上偶有老年乘客谈论此事,但并不相信公交真的会停运;更多商丘人,早已将公交“抛弃”,选择了街边随处可见的共享电单车。
2月25日下午,一位16路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之前欠发的工资已经到账,而另一位5路公交车司机则在抱怨,因为车辆增加人手不够,自己需要加班了。
风波似乎就这样过去了。
老年人和学生是商丘公交的主要客流
上来五个人四个刷老年卡
2月25日10时38分,海报新闻记者在商丘市“老烤鸭长江路口站”登上了一辆开往商丘商柘界站的3路公交车。包括记者在内,共有5人从该站点上车,除了记者扫码支付了2元车费外,其余4人均使用老年卡乘车。
同日,12时01分,记者又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站上车,乘坐一辆开往商虞界中国梦方向的52路公交。当天,恰逢商丘几所高校开学,原本只有五六名乘客的车厢里,坐满了提着大包小包的学生。
除了上述两趟公交行程外,记者还在24日和25日两天,分别乘坐过16路、101路等商丘公交线路。通过几次乘坐体验,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老年人和学生是商丘公交的主要客流群体。在随后与公交司机、乘客以及其他商丘市民的交流中,记者上述观察到的现象也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对时间不敏感,对价格敏感的消费习惯,促成了老年群体和学生群体成为公交的主要客流,而花钱更为自由的年轻群体已将公交“抛弃”。
“公交车太难等了,所以近一点我就骑共享电动车,远一点就打车了。”一位26岁的商丘市民告诉记者,由于自己要工作,所以时间卡得很紧,公交出行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不过,多名市民向记者表示,在疫情前公交并没有这么难等。
2022年5月,有商丘网友反映“市区范围内有半数公交车好像停运,剩下运营的班次也减少明显”等问题。商丘市交通运输局6月答复称,受疫情影响,居民出行乘坐公交车意愿明显降低,公交有序恢复运营后,客流呈断崖式下降。目前,公交恢复运力不足70%,30%以上的冷僻公交线路客流严重不足,市公交公司运营已出现困难。为有效改善交通状况,市公交公司正在进行调研,同时结合我市疫情防控措施和居民出行实际,科学调整车辆运营,满足居民乘车出行需求。
这是一个“双向辜负”的故事。客流不足导致公交运营出现困难,运力减少后乘坐困难加剧,市民乘坐意愿进一步下降,从此进入恶性循环。
“老头乐”在商丘较为普及
夹缝中生存的商丘公交
“被辜负”的商丘市民转向共享电单车、新能源汽车、“老头乐”等出行方式。
商丘市区街头,共享电单车的身影随处可见,在商丘市政府、万达广场等人流密集地区,投放量则更大。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共享电单车的生意在商丘已是遍地开花,除了美团、滴滴(青桔)、阿里(哈啰)三个头部企业在商丘有布局外,中国铁塔旗下的TT出行也在商丘有所投放。
这些共享电单车的运营区域几乎囊括了整个商丘市区。美团、TT出行等品牌的车辆使用费均为起步2元(10分钟),超出起步时间后,每10分钟1元。一名共享电单车用户告诉记者,在商丘最多3元就几乎能够满足大部分用车需求,若再叠加优惠月卡等,费用将进一步降低,“有些公交也是2块钱,还到不了家门口,加上等车时间,不如骑共享电动车。”
分走乘客的还有“老头乐”。在商丘,“老头乐”主要有两种款式,一种是载人电动三轮车加装雨蓬的款式,另一种则是全封闭的三轮或四轮低速电动车,前者的使用群体多为老年人,后者则多为接送学生的中青年人。而更追求品质的年轻人,则将目光投向了微型新能源汽车,五菱宏光miniEV、奇瑞小蚂蚁等车型在商丘随处可见。这些能合法上路的微型新能源汽车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被分走出行市场的商丘市公交公司也在艰难拓宽营收渠道。在商丘,不少公交车站的站名就透着浓浓的商业元素。
以记者乘坐过的101路为例,其站点名称包括柒悦城购物中心步行街、天宇大酒店、王朝大酒店、翔宇大酒店、莫泰酒店等。抛开商丘常用作接待的五星级酒店天宇大酒店外,其他站名的商业“氛围”也很浓厚,值得一提的是,标注为翔宇大酒店的站点,在101路公交车上的报站名称,已经改为了“老烤鸭长江路口站”。
除了上述站点名称外,商丘市公交站点名称还有很多类似“市委秉轩连锁酒店站”“秀容美容商丘中学站”“浩君律师所北海路口站”等外地人看着可能有些新奇的表述。
停放在商丘路边的共享电单车
不能停的补贴
虽然积极拓宽营收渠道,但补贴依旧是生存的关键一环。商丘市公交公司此前的公告提到,停运是受疫情冲击,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财政补贴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
2021年6月,商丘公交公司在其公众号披露,公司拥有纯电动公交车2153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车辆全部电动化。
不过,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补贴和运营补贴目前均已退出。
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含城市公交、道路客运等)购置补贴终止。按照规定,2022年公共领域新能源客车中央财政单车补贴上限为6.48万元。而新能源公交车的运营补助也于2019年年底停止。2015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该文件显示,2015年至2019年,纯电动公交车运营补助为4万元/辆—8万元/辆。
财政部一份对人大代表建议的回复显示,延续补贴已无可能。财政部称,经初步测算,在享受购置补贴的情况下,目前10米车型的纯电动公交车的购置成本比传统燃油车高25%左右;在运营环节,纯电动公交车每年的使用成本不到传统燃油车的一半。综合来看,纯电动公交车的总成本低于传统燃油车,已具有比较优势。财政部强调,城市公交属于地方财政事权,原则上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主要是引导和激励地方主动作为。对于城市公交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应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解决。
但商丘市交通运输部门的财力状况也不容乐观。据商丘市交通运输局2021年部门预算,该部门当年财政拨款支出中,安排了“公共交通运营补助”653万元,而2022年这一补助支出预算降至330万元。进入2023年,“公共交通运营补助”的具体金额在商丘市交通运输局公布的预算中并未体现。
尽管“公共交通运营补助”补助数据不明,但商丘市交通运输局的预算金额大幅减少是不争的事实。2023年商丘市交通局部门收支预算12430.6万元,较2022年总计减少18594.1万元,大幅下降近60%。据交通局预算说明,收支减少主要因为财政拨款比2022年减少48.2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减少46.9万元,以及存量资金安排减少18635.4万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