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在社交网站上有一篇《卫健委传来好消息,米糠、麦麸有望重回百姓餐桌》的大讲特讲文章:“米糠中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物质,不仅比精米、白面营养更丰富,同时还能避免很多因饮食过于精细而引发的‘富贵病’。” 该文讲:“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会在吃饭时候,细细地咀嚼米饭或者馒头了,一般都是胡乱嚼几下就咽下去,精米、白面馒头只剩下养眼、饱腹的功能了。原因就是现在食品加工行业,一味地追求色泽和口感,把米糠、麦麸最大限度地清理掉了。” 图片:来源于原文 该文讲:“米糠不仅可以食用,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500多年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米糠时,是这么说的‘通肠开胃,下气’,久食可使人体‘充滑肤体,可以颐养’。” 图片:来源于原文 该文还把死了430年的老中医李时珍都抬了出来佐证:“两千多年前的医药奇书,《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有‘五谷为养’的论述,五谷指的就是带有糠的谷物。老百姓常说的‘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也是这个意思。”真个是殚精竭虑,用心良苦啊! 图片:来源于原文 但读罢方知,国家卫健委的上述宣讲并来自“拍拍脑壳”,而是有此依据:“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132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米糠回归人类食用提升国民营养的建议》进行了回复。” 笔者便有点儿懵:“是人民的代表哈,为何要鼓动人民重返那‘吃糠咽菜’的年代呢?怪事!” 实话实说,我这77岁老者在众多社科类读物中,也经常读到描写在大讲特讲阶级斗争的那些年代,官方发动工农群众开展轰轰烈烈“忆苦思甜”教育活动的宣讲资料。而且我也有幸曾经参加过这类教育活动,目睹过那些登台的昔年苦难深重的苦命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在旧社会,我们工农真是贫苦呀,只能吃糠咽菜苦度日子啊”!真的让我感同身受。 众所周知,“吃糠咽菜”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指“吃谷糠、吞野菜”,用来形容生活的相当之贫困与艰苦”。应当肯定,“忆苦思甜”教育活动运用成语“吃糠咽菜”讲述苦难,没错。 2021年7月18日,《趣史录》在《披露:毛主席的饮食习惯!》文中讲述,“那时候红军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岁月,在国民党的重重围剿之下,红军缺衣少粮,每天吃南瓜汤、红米饭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一天连顿像样的饭都吃不上。红军喝粥,毛主席也跟大家一样喝粥;吃糠咽菜,毛主席也吃糠咽菜,从来不搞一点特殊”。 但红军长征应该是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那几年,离现在已经过去了近90年,而且都已经解放74年了!现在既无红军,也无长征,更无压迫穷苦工农的旧社会,何以时下官方还要借人大代表之金口,鼓励老百姓“吃糠”呢?如此,当年的“忆苦思甜”阶级斗争教育活动岂不就是白干了么?岂不是反而下意识地把“忆苦思甜”误整为了“忆甜思苦”?真莫名其妙! “奇了个怪!”左思右想,反复琢磨,笔者终于似有所悟:“难道因三年疫情肆虐,加之旱涝天灾不断发生,已经粮荒隐现了么?”草民格局小、知情少,对此捏拿不准,唠嗑几句而已。 假如真是粮荒隐现了,那么就应当全民同舟共济,互相监督,任何人不得浪费一粒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