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书画地图·知识闪卡】 绵阳篇|《集古录跋尾》:通篇楷书一笔不苟 规整谨严中情趣迭生
《集古录》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部大量集录金石铭刻的著作,是我国正式出现金石学专著的标志。欧阳修先后花了18年时间,收集了石刻拓本一千卷。 《集古录跋尾》是欧阳修对《集古录》所辑历代金文石刻进行考定解说的跋文,纸本,楷书,纵27.2厘米、横171.2厘米。凡58行,每行字数不一,共792字。 《集古录跋尾》原十卷,现仅存纸本墨迹4种,即《汉杨君碑》《汉西岳华山碑》《唐陆文学传》《平原山居草木记》,这些题跋墨迹,通篇楷书一笔不苟,规整谨严之中又情趣迭生。此四帖是欧阳修存世墨迹精丽之作。 作者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他还是苏轼的老师,与蔡襄是挚友。 欧阳修祖籍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但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6月21日寅时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当时他的父亲欧阳观任绵州军事推官。欧阳修在绵阳生活了4年,至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由于他的父亲终于泰州(今江苏泰县)军事判官任所,欧阳修才随母亲离开四川至随州(今湖北随县)依叔父晔,遂家於随。 欧阳修以政名、文名行世,但也是书法家。欧阳修善写楷书,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他的书法,除《欧阳氏谱图序稿》是行书稍微一点草书外,其他的都是楷书,字体端庄、严谨、刚劲,一丝不苟。 资料来源:《四川美术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络截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