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是咱们的哪位老祖宗发明了栽桑养蚕?TA又出生在哪儿吗? 您知道咱们中医为什么叫“岐黄之术”吗? 您知道“胸有成竹”这句成语背后的典故吗? 您知道中国现存字库塔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吗? ……这些都跟咱们四川的盐亭有关! 今日盐亭 由四川省民政厅、四川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的四川大型地名文化项目《地名天府》,近日走进绵阳市盐亭县,领略它背后的人文底蕴和自然之美。 古人穿什么? 盐亭是中华人文女祖、黄帝元妃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也是蚕桑、丝绸文化的发源地,有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的美誉。 传说嫘祖教会人们栽桑养蚕,用蚕丝编织成绸缎,解决了先民的穿衣问题,中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用丝织绸的国家。 嫘祖陵 中医是怎么来的? 据考,中医药始祖岐伯为古岐舌国人士(今盐亭柏梓、茶亭一带),他与黄帝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成就了第一部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为“岐黄之术”,“岐”就指的是岐伯。 岐伯造像 “胸有成竹”的典故出自谁? 宋代诗书画大师文同,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被苏东坡称赞为“诗、辞、书、画”四绝大师。文同善于画竹,开启了“墨竹画派”的先河。据说文同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打草稿,就像胸中有竹子一样,挥笔即成。因而有了“胸有成竹”的典故,千古流传。 胸有成竹 字库塔又是什么? 字库塔是古时候的焚字炉,也是人们尊师重教、崇文尚礼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全国还保存有252座字库塔,盐亭县就占了32座,被誉为“中国字库之乡”。 字库塔 遍布于全县各地的这些字库塔既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见证,也是一代又一代盐亭人“惜字如金”“敬天惜字”人文情怀的体现。 盐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汪晓艳为盐亭代言 盐亭这座千年古县、希望之城还有哪些历史人文故事呢?欢迎收看四川广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龙门阵摆四川》栏目即将推出的特别节目:《地名天府》,一起去盐亭县找寻千年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