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下逛新镇
从银昆高速(G244线)桥亭出口下高速,不到十分钟便到达桥亭镇。一对高大雄伟的仿古汉阙石坊映入眼帘,它像一道敞开的大门,热情地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来,又象是二位尽职尽责的卫士,背靠巍峨的九龙山,日夜守护着美丽的新桥亭。
汽车沿着宽敞平坦的柏油路盘旋而上,路旁的蔷薇花,大滨菊花,杜鹃花与绿水青山摇相呼应,蓝天高远,青山绵延,花树簇拥的街道与古色古香的新桥亭浑然一体,给人增添了青春活力和无尽的美感。
在游客接待中心,“米仓驿站康养桥亭”篆书体广告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她诉说着桥亭镇的前世今生。
桥亭,又名“桥亭子”,以老街场头木桥上建亭而得名,据1983年版《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记载:“桥亭子,清代曾在此设场,在场头小桥上建有一座纳凉木亭,故而得名。”
桥亭背后的九龙山虽然风景优美,但是,在过去的岁月里,谁会关注这一美景呢?山太高不适合人口居住,很多人沿河而居。因此,原桥亭古街依河而建,该河段两岸奇峰耸立、峡谷幽深,水色山光、上下交映。自米仓古道兴起,桥亭就成为关坝到南江县城的一处重要中转站。沿河而行的客商和背二哥给桥亭带来了兴盛和繁华,与此同时,更多的却是爬坡上坎,涉水的无奈。两岸山势陡峭,加之,上游米仓大山连绵,在这片区域一旦降雨,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洪涝灾害,每当暴雨来临,特别是上游米仓山里的强降雨,“齐头水”徒涨,通常在河里瞬间形成一道两三米高的水墙,洪水从上游呼啸而来,途经之处将两岸席卷一空。因此,人们称之为“二十四到脚不干,阎王编”。客商在此更多是对“难江”难涉的感叹与无奈。
为了消除洪涝灾害隐患,解决巴中,南江人民群众健康饮水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开始动工修建红鱼洞水库,这一河段目前已是高峡岀平湖,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供水、生态、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骨干控制性枢纽工程红鱼洞水库新貌,已展现在人们眼前。
当年为了让红鱼洞水库顺利实施,整体搬迁了桥亭街道,还有龙门、银堡、桥亭、凤凰等村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主动配合政府搬迁。他们是新桥亭的主人。经过几年的强力建设,新镇面貌,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水电网络已全面完成。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的新镇,成了人皆向往的康养圣地。
近两年来,随着红鱼洞水库工程全面竣工,桥亭镇扎实做好红鱼洞水库移民后续服务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培训和就业、创新社会治理等多种办法,让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移民群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得到了移民群众、政府满意的双赢效果。如今的桥亭镇,依托红鱼洞水库边旅游AAAA级风景区建设,完成了集移民安置、旅游服务、休闲康养和山体运动为一体的特色新镇。还以九龙山综合观光旅游——红叶之旅特色打造了米仓神韵大型实景剧——花舞桥亭。今天的桥亭以优美的风景、迷人的花香、舒适的气候、宜居的环境,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乐而忘返。
巍峨的九龙山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新桥亭安居于山的怀抱之中。来到古桥亭牌坊前,一对精美生动的石龙与庄严大气的石牌坊相得益彰,眼观此景让人心旷神怡。宽敞的街道,粉墙黛瓦的巴山民居,完善配套的城市亮化,美化工程与群山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夕阳西下,晚风轻拂,鸟语花香。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碌,温馨、从容、快乐,纷纷回到温馨的家,新居房上飘起了袅袅炊烟。我们恋恋不舍,告别了九龙山下的新桥亭镇。留下了我们轻盈的脚步,带走了巴山明珠新桥亭的点点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