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南江(美食篇之二十一一沙河鱼干饭)
在米仓古道野羊溪至马掌铺一段,临近南江河边(属原沙河区管辖,沙河鱼干饭,因此得名)。解放前,当地有部分农民靠打鱼为生,他们早出晚归,打来的大鱼自己舍不得吃,要换成钱,称盐打油,购买日用品,补贴家用。只有网眼里的小鱼儿用来箜干饭,一家人团聚时“打牙祭”。便有了鱼干饭这道美食。有一首童谣这样唱着:"鱼干饭,锅巴香,打牙祭,度饥荒。"
鱼干饭做法讲究:将小鱼儿剖开除去内脏洗净,裹上调料,入味后,放进滚烫的锅里“过油”。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制作时要开小火,将鱼儿炸至微微金黄,火候、时间长短都要恰到好处。鱼儿在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后,用漏勺捞起备用。锅中留少许菜籽油,待油温升到一定温度时,将控油的鱼儿放入锅中翻炒一下。然后,把鱼儿均匀的铺在炒锅中,再将提前切好的土豆丁和鱼儿放入八成熟的米饭上。盖上锅盖焖制,只听锅中滋滋作响,油、鱼、土豆、米饭相互缠绵。20分钟后,揭开锅盖,拿起锅铲用力在锅中翻炒,只见金黄的鱼儿、土豆和米饭融为一体,形成了酥脆,碰香的锅巴饭。
上桌前,在锅中撒上一些葱花,让鱼干饭色泽更加好看,更香。金黄酥脆的鱼儿入口咔嚓咔嚓响,满嘴的鱼香,葱香味道让人馋涎欲滴,味蕾大开,连鱼刺都十分酥脆,可以与土豆和米饭一起下呑咽。
现在,为了响应国家长江流域十年禁捕野生渔的号召,饭店老板把野生鱼换成了人工养殖鱼,在传统的烹饪方法上研究岀新的做法,力求和野生鱼味道保持一样,使沙河“鱼干饭”这道南江特色美食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