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新闻网《耕地问题调查》有感 昨日,中国新闻网刊发文章,题为《耕地问题调查》,我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党中央早就为我国耕地保护划定18亿亩红线——我们14亿人口的饭碗必须靠这18亿亩种粮食的田地;虽然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三农”专题会议上,再次对耕地保护提出明确要求: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然而通读《耕地问题调查》,一个残酷的现实是,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已经很不乐观。 回到该文的提供的数据与现实情况。 据统计,1957年至1996年,我国耕地年均净减少超过600万亩;1996年至2008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000万亩;2009年至2019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100万亩。这一趋势反映在人均耕地面积上是,一调(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为1.59亩、二调1.52亩、三调1.36亩。现有耕地19.18亿亩,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减少,10年后可能会突破18亿亩红线。 事实触目惊心。目前,一些省份耕地保有量已突破耕地红线,有的甚至低于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国土三调显示,10年间我国耕地净流向林地1.12亿亩,净流向园地0.63亿亩,有6200多万亩坡度2度以下的平地被用来种树。 记者梳理各地近年来通报的典型案例发现,除用于经济建设外,耕地减少主要有以下几类:有的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绿化造林;有的在铁路、公路两侧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化带;有的以河流、湿地治理为名,擅自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人造湿地;有的把自然保护地以外的连片耕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有的通过擅自调整县乡国土空间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审批;有的存在未批先用、批少占多、批甲占乙的情况。 耕地本来就在减少,由于种粮食不赚钱,现有该种粮食的耕地中的30%变成了经济作物、园地、林地,或者抛荒了。加上其他耕地问题,我很担心,再放任问题发展下去,我们14亿人的饭碗端不端的牢。 (我这些年常回乡下老家,也看到过去的优质良田,或者被挖成鱼塘,或者种成水果,或者干脆变成无人打理的荒地,实在令人揪心)。 虽然,该文提到,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种种挑战和问题,但是,也正如该文同样提到的,只要我们坚定保护耕地的决心,既从经济手段,同时又不能只算经济账,运用多种综合手段,花大力气保护耕地,那么,18亿亩优质耕地保护红线,还是守得住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部门对18亩耕地保护的认识要与党中央和国家保持一致,并毫不含糊的贯彻执行到位。 并非我危言耸听,再不大力保护耕地,我们的儿孙将无田可耕!愿周知。 作者:刘庆华 2022年2月15日(是为元宵节的另类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