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百度,DIY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制作。度娘还说,DIY的存在似乎总是开始于人们想省钱的心理。到后来,"Do it yourself"(我自己动手做)的念头就可能油然而生。做你需要的,做你想要的,做市场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你自己的作品,成为DIY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在过程中给予人的满足则更重要。 人就是这么怪,需要贴近自然,需要运动劳作,需要在运动劳作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是DIY又一高层次的追求。那天到太和,回家的路上我放下驾驶室旁边的车窗玻璃,到底时,听到了咯的一声,后来就升不上来了。一路上,风呼呼地刮着,我一直在想把车开到哪个汽修厂去。后来莫名其妙一闪念,觉得自己试试修一下。其实,这就是所谓的“DIY”。我之所以敢下这个决心,是因为这是一辆最低档又老又破的车,顺便整,不心疼。还有,我曾经拆过车门板,那个车门锁的遥控器,就是自己安的。回家,我拆下车门板,东瞅瞅西瞧瞧,慢慢地i将车窗升降器拆下来。一检查,原来是电动机坏了。我在网上一查,车窗升降器的总成只有70元,不贵,于是买了一个。三天后,货到,我开始安装,其间还又拆下来两次,折腾两个多小时,一身整来稀脏,左小指还划了划了一个小口。我估计专业人士,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不过,还是把它修好了。我像小孩一样,控制开关,不断让窗玻璃升上去又降下来,听到那上下时发出的哗哗声,非常悦耳,心里非常舒坦。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就是“DIY”的乐趣,几天后,副驾驶这边车窗也出问题了。我又把它换了。因为有前面的经验,时间明显缩短了。
从付出的精力金钱,以及修理后的质量,与请专业人士修理相比,显然,我的做法有些得不偿失。我只是得到其中的乐趣。其实这种“DIY”有点农耕文明的遗存。现在人,特别是小孩,一切都是用钱买,很少自己动手做。我小时候,很多玩具都是自己做,从风筝,鸟笼,呼山号,后来装矿石收音机,航模,再后来装收音机,电视机,十几年前,我还将胶片机的镜头改成数码机上使用,将望远镜改成拍鸟的镜头。我们这一代人,受农耕文明的影响,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可能其中很多并不是节约,而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乐趣。
社会化服务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普及,人们用钱可以买到一切。现在的娃娃们的手指除了再键盘上使用外,很少在其它地方使用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