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成都七中谨向全体师生、离退休教职工、广大校友、全体家长和所有关心支持七中教育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新年最美的祝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2021年,中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持续的新冠疫情、突袭的河南洪灾,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护佑了华夏平安。
2021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双减”“双新”“五育并举”“五项管理”“优质均衡”等教育关键词已然深入人心,中国基础教育已站在历史新起点,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021年,成都七中认真落实党中央“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战略明晰,特色鲜明,品质提升,全面优质,五育并举,勤奋务实,创新求变,大力推动学校现代化治理,踏上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我们深信: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2021年,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创新实施党建项目管理,切实推动学校党建与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2021年,志存高远的七中人治学严谨、致知力行,继续创造辉煌。我们荣获国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远程协同双师育人——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荣获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继续蝉联成都市学年度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奖;荣获拔尖创新培养特色学校和强基培养特色学校殊荣;成功申办202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继续探索初中课堂改革,丰富课程内容,全方位提升义务教育品质。2021年,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绩卓著。七中学子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两金”(生物、化学),让五星红旗在世界舞台高高飘扬;五大学科奥赛10人入选国家集训队、23人获得全国决赛金牌、45人入选四川省队、109人获得全国赛区一等奖;七中学子与树德学子组成的成都市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第六届莫斯科大都会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团队荣获6金1银1铜,团体总分仅次于东道主莫斯科代表队,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校中、高考成绩喜人:中考最高分655分;两校区76人进入清华、北大;高考文科裸分最高666分,理科裸分700分以上共14人;林荫校区国内双一流A类高校录取率66.5%,高新校区国内双一流A类高校录取率46.2%,两校区合计双一流A类高校录取率达57%。文艺、体育、科创等领域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管乐团、交响乐团、排球队、足球队、田径队、游泳队、机器人社、国学社、合唱团、健美操、定向越野、模拟联合国、辩论社、领导力社等团队多次斩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静水流深·行稳致远
2021年,我们继续强化学术治校、学术强校之道。七中人经得住浮华,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下深水、求实效,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共创共享学术七中。
这一年,我校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研究,成功丰硕。我校教师7人获国家级赛课一等奖;11人获得省级赛课一等奖;47人获得市级一等奖,特别是在第六届四川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胡丹、李晓东、冯芳老师荣获语文、英语、思政组第一名,均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我校共公开出版著作6本,其中2本获得第三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大奖。学校组织了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申报8项,成都市优秀教学成果申报5项,省级课题申报7项,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11项,校级课题立项17项。国际顶级期刊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国家级刊物(含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6篇,省级刊物发表35篇,校级期刊280篇;获国家级论文奖8篇,省级论文奖23篇,市级论文奖28篇,校级论文奖289篇。
顺势而谋·思者谋新
从规模、质量、效益到品质提升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重大变化。课程观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是成都七中当下的重要任务。
这一年,作为教育部认定的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我们积极推动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进一步推进成都市国家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四川省重大课题“中央课程资源”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立足“双新”示范建设,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双新”实施,建设学科高地。积极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好示范校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双新”的实施与推进贡献七中样板与七中经验。此外,我们还组织了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试验校建设项目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研讨会、名校联盟高三备考研讨会等国家级、省市级研讨会40余场。我们积极搭建学术平台,营造学术七中氛围,继续稳步推进名校长工作室工作,推进文宗、黄明勇、何明名师工作室及当代教育名家刘京海校长成都七中工作室工作,两校区首批成立26个校级名师工作室,成立博士工作室。
百舸争流·共赴朝阳
2021年,我们继续与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其他兄弟学校、网校远端学校携手并进。成都英才学校、都江堰实验中学顺利开校,成都七中东部学校有序筹备,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扩大到17所。我们与雷波中学、凉山州民族中学、仁寿一中南校区、遂宁中学、绵竹中学、自贡蜀光中学等兄弟学校深度交流,共谋发展。我们以七中网校平台为载体,致力于实现教育优质均衡,七中网校远端学校扩大到317所,辐射全国12省3区1市。身为名校,不辞担当,七中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兼济天下的“教育大爱”。
珠流璧转·霜凋夏绿
温润的时光,见证了七中人铿锵走过的激情岁月,沉淀了奋进的七中儿女非凡的智慧与君子格调。如古人所云: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我们一定将荣誉的光芒内敛运化,凝聚于心,付之于行,献于我们所爱的教育事业,唯有如此,成都七中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岁月静好,年华无恙。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一同迎接2022年的到来。
祝福大家!祝福七中!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1年12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