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毛豆腐,也常被称为黄山毛豆腐,是徽州经典的小吃。
“徽州第一怪,长毛的豆腐是上等菜。”它到底有多怪呢?
毛豆腐因为表面长有一层寸把长的白色绒毛而得名,这毛豆腐上面这层毛实际上是一种食用菌,一种有益菌,类似于香菇木耳天然发酵而来;
不添加任何佐料和防腐剂自然发酵而来,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它根据季节、温度不同,这层毛有长有短;
颜色有灰有白,长一点灰色的我们叫它“蓑衣毛”,短一点白色的我们叫它“老虎毛、兔子毛”,味道是灰色的老虎毛最佳。
和臭豆腐最大的区别是:毛豆腐是集咱徽州老百姓传统智慧于一体,不添加任何的佐料和防腐剂天然发酵而来,是不臭的!
臭豆腐是后天调制一锅卤水侵泡而来,是有臭的感觉,毛豆腐的口感比臭豆腐的口感更加细腻更加滑口。
像毛豆腐这种有着特殊味道的食物,爱它的人极爱,不爱的人一口也不碰。这下您总该知道有多怪了吧。
其实,能孕育出茸毛遍体的毛豆腐,与徽州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安徽南部温润的气候不仅促成了当地人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引导着微生物在豆腐表面慢慢生长。
然而并非一年四季都能制作这种美味,进入湿热的夏季后,桑拿天里,豆腐的发酵过程就很难控制了。
想要做出口感上乘的毛豆腐,每一块豆腐都要恰到好处的配比,恰到好处的泉水,恰到好处的气候,恰到好处的湿度,以及百分百的用心。
而这些恰到好处,却是关键点,一个环节出问题,全部都作废。另外原料也很重要,大豆要亲自到农户家购买,挑选粒粒饱满无坏豆,最纯正、健康的农家豆子。
水则全部源自山上的山泉水,矿物质丰富,清甜可口。只有把握好原料关,做出的毛豆腐才不会发涩、难咽。
深谙美食的徽州人是毛豆腐的知音,吃法可繁可简。安徽人家经过传承与创新,以风趣、幽默、体验的方式将毛豆腐带上了大雅之堂。
其做法是用菜籽油将毛豆腐炸成两面金黄,再沾上一点辣酱,就让炭火上的毛豆腐锦上添花了,这种浓郁的风味被徽州人称为“家乡的味道”。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群体。他们凭着自己的劳作和手艺平凡地生活着。
或许正是这份劳作后的空腹感和默默付出的心境,更加烘托了当地人对美食的无比向往。
而薪薪之火,代代相传。对于老祖宗的宝贵传承,我们也应扛起大旗,让传承延续。
美食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安徽人家,走出徽州的徽派主题酒店,不仅注重菜品的输出,同样重视文化的输出,在饭店的装修布置、广告宣传,甚至服务员的穿着打扮、餐具选用上都突出了徽州特色,将文化典故、传说故事融入到菜品介绍中,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徽菜,还能了解经典名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