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186|评论: 15

南宋朝朱熹的侄儿祝穆收集整理的《邛州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镇维城 外联蕃郡内控蜀都 得名实自于姜维筑垒亦由于徳裕虎符分镇盖将威制于羌戎凤诏趣装行即班高于禁籞 身被羯羊盖杂夷人之俗符分铜虎有隆郡将之权

张栻《寄宇文邛州(宇文绍奕)》:寄语临邛守,相望万里情。有来诗句好,足验教条清。好古从时讪,为邦已政成。无寻子虚赋,忠厚诏诸生。

2、魏了翁(1178-1237)《和宇文汉州乞房湖楼记诗》:房公胸中妙刀尺,翦刻玻璃贮寒碧。今侯着楼於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觌。诗来殷勤问故侯,别日虽赊情转密。因思当年飞盖游,鸥鹭不惊潜鲤出。春浓雪絮人影乱,秋老云松半天屹。

3、魏了翁《鹧鸪天(送宇文侍郎知汉州劝酒)》:尚忆都门祖帐时,重来动是十年期。云拖暮雨留行色,露挟秋凉入酒卮。湖上雁,水边犀。未须矫首叹来迟。北风满地尘沙暗,宣室方劳丙夜思。

4、陆游《宇文衮臣吏部予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十年矣》、《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韵·十二之三)》

5、叶梦得《石林燕语考异十卷》,成都宇文绍奕撰旧闻汪玉山尝辨驳燕语之误而未之见也。


[td]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2538457156@qq.c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6237652-1-1.html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宇文绍奕临邛志20卷[/td]邛州临邛大邑 依政蒲江 安仁火井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之域秦地鹑首之次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秦为蜀郡地今州即蜀郡之临邛县地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汉武帝十三部刺史在益州之部东汉属蜀郡晋因之宋及齐梁不置郡县惟豪家能服獠者名为保主揔属益州梁益州刺史萧范于蒲水口立栅以备生獠名为蒲口顿武陵王纪于蒲口顿改置邛州西魏置蒲阳郡后因置临邛县隋废郡为县属雅州唐割雅州五县置邛州治依政县移治临邛县僖宗置永平军皇朝复为邛州今领县六治临邛事要郡名南接卭崃山因名临卭邛崃图经序风俗其人敏慧隋志临邛风俗大率与汉中不别云云颇慕文学郡多富人司马相如传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赤数百人○华阳国志秦始皇徙上郡人以实之又按史记卓王孙之先赵郡人因迁徙到临卭则是秦徙民之騐也夷獠相杂寰宇记云形胜外接邛筰蜀自临邛外即接邛筰界○图经序山曰邛崃浸曰邛水渊曰邛池毛曰邛竹东接大城通判题名记云云南通沈黎越嶲之邦后接秦塞筰都之表土産盐井苏子瞻志林蜀去海逺取盐于井陵州井最古淯井富顺监亦云久矣惟卭州蒲江县乃祥符中民王鸾所开利入至厚自庆厯皇佑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刀凿山如盌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啓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后汉书有水鞲法此法淮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丨丨取水筒太子贤不识妄以意解非也○张上行曰此郡昔有四利今有四害曰茶曰盐曰酒曰铁为利有四他郡或有其一或有其二而吾邛独全昔以为利民竞豪富今以为害民皆贫薄山川雾山与石城山相连○张少俞诗丨丨环合自云川户有青溪种玉田万木桃花不知处几人曽得问秦年邛崃山山海经云山出邛竹杖蜀记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堪为杖白鹤山在城西八里常璩曰临邛名山曰四明亦曰羣羊即今白鹤也汉胡安尝于山中伆缀紫扇サ茏蛹雌浯ξ缀滋ā鹞夯赣旒窃恢葜髦币背鞘锼猩皆话缀琢致床源浣鬏渔滴侵葜焦饰⊥乐运逄破钼衷悍彩乃R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諌议读书之庵泉有滴珠树有木莲白鹤有台玉兎有踪中峰并美平云之观西岩翠屛万竹之境皆山中胜处壁间绘像率范琼杜揩邱丈播诸人名笔虽丹青剥落而笔法具在七盘山在临邛铜官山在临邛县南二里邓通所封史记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秦破赵卓氏夫妻推辇而行曰吾闻岷山下沃野有蹲鸱乃求逺迁致之临卭即山铸钱即此山也○华阳国志临邛县有石山有石镜大如蒜子火烧成铁其刚因置铁官汉文帝时以铜铁山赐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嵗取千疋故王孙货累钜万亿邓通钱亦徧布天下凤凰山在大邑县北平山在依政县二十四化之一也相台山在火井县东北唐袁天纲登此山以相县治故名青霞嶂剑南诗藁云丨丨丨碧玉潭皆山水佳处诗云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峯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见潭底水气上薄云成堆后岩在凤凰山下七八里水尤竒絶○陆务观诗云丨丨在眼中飞去无羽翼西湖距城八里邛水出邛崃山下入青衣江䣢水在临卭布濮水在临邛县出獠界来合火井牡丹池在大邑县牡丹平或纎芥坠其水中则鸳鸯野鹜即衔去之浴丹池在蒲江县崇真观世传轩辕修炼于此井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八里○文选蜀都赋丨丨沉荧于幽泉高熖飞煽于天垂注曰欲出其光先以家火投之须臾隆隆如雷声熖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今无复见○异苑云当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威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一阚而更盛故曰高熖飞煽于天埀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利无几虎擘泉在大邑县之凤凰山文与可记唐契觉道人结庵于此有虎为之擘地出泉楼阁南楼滨大江翠屏阁在西岩○陆务观诗把酒孤亭半日留四岩独擅鹤山秋亭馆平云亭在大邑之静惠山盖蜀郡文忠范公所居公熙宁间上疏论新法致仕既还蜀穷山水胜处徜徉此山○诗云平日兰溪隠春云蕙帐眠定应猿鹤怪归去执芦鞭刀磴道谁云险肩舆亦可行坐来知日永立处与云平信美亭勾龙庭实丨丨丨诗云䣢罂古渡水西头东靣一亭无限幽火井江潮盘附郭浮屠天际表吾州万松亭在临邛三十里灵岩之絶顶尽得一境江山之胜白鹤馆馆中有文与可所作恠木竹石真迹号曰墨林古迹骑鲸柏在凤凰山紫柏十围根盘巨石之上如骑鲸然相如琴台在临邛或云在成都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丨丨丨上来名宦袁天罡旧史云天罡为火山令按图经云天罡尝登相台山相县治则当是火井令柏正节丹阳集云杜子美柏中允除官制诗旧注以为柏耆之人以为柏丨丨按杜诗云纷然䘮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冦已甚柏氏功弥存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当是有功于蜀者方是时叚子璋反于上元徐知道反于实应而柏丨丨为邛州刺史数有功则是正节无疑矣皇朝杨继勲司马君实日厯云杨继勲以阎门祗候知邛州王均反继勲伏兵于竹林殱之乘胜逼成都檄诸州皆㑹贼由是不能犯他州文同皇佑问自州判官摄蒲江县事又通判邛州○王介甫送文学士倅邛州诗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杨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操笔赋上林脱身选为郎拥书天禄阁竒字校偏傍忽佹崧沓蹬>乒氏缡逼轿抻飨环帽碳ο槲示泻挝K陇正繁霜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岂时为亲劳区区夸一方人物严遵临邛人详见成都司马相如本传字长卿成都人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相如往舎都亭冨人卓王孙闻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酒酣令前奏琴曰切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时从车骑甚都文君窃从户窥心悦而好之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舎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自著犊鼻禈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居久之以子虚赋得召㑹邛筰之君长愿为臣妾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驩乃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相如以通邛筰还报天子大恱林问字公孺临邛人善学扬雄师之甘宁临邛人仕吴为折冲将军今庙食于富池口皇朝李公泰依政人累迁至起居舎人仁宗春秋高未有继嗣公因侍祠高禖奏赋上嘉纳之常安民临卭人哲宗朝为御史与蔡确有连确为相絶不与通子同亦为言官常同为言官忤时宰出知衢州湖州汪应辰撰墓碑陈宾号白衣御史登第后上书论蔡京之奸魏了翁自号鹤山仕至参政题咏云水绕重城荣咨道诗平生林壑性客官久覊束得麾卭江隈虽逺惬所欲云云青山长在目緑发监州册府归唐许浑送人之任卭州诗云云还家乐事我先知羣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乡郡荣归及壮时王介甫送李大防才元知邛州诗朝廷孝治称今日云云闗吏相呼迎印绶儿童争出望旌麾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畆当令识两岐独我尚留真有命天于人欲本无私四六疏纶涣渥趣镇临卭 火井标竒珠泉纪胜 昔擅铜山之利今夸盐井之饶过灔滪百牢之闗甫兹凭轼叱卭徕九折之坂俄复侀骱现紫嗳缰吃诤河形懦9生}山之文于令尤盛黎州溪源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1。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10-2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邛州志》
                                                                           编纂:宇文绍奕(注)
                                                             引史:芦山县吕国宾  断句:邛崃市凡丁
       镇维城:(注)外联蕃郡,内控蜀都,得名实自于姜维筑垒,亦由于徳裕虎符分镇,盖将威制于羌戎,凤诏:“趣装行。”即,班高于禁籞(御)身被羯羊,盖杂夷人之俗,符分铜、虎,有隆郡将之权。
       唐.李白诗:《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邛州(领)临邛、大邑、依政、蒲江、安仁、火井。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之域,秦地。鹑首之次,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秦为蜀郡地,今州,即蜀郡之临邛县地,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汉武帝十三部刺史在益州之部,东汉属蜀郡,晋因之,及齐梁不置郡,县惟豪家能服獠者名为:保主。揔(总)属益州。
       梁益州刺史萧范于蒲水口立栅,以备生獠,名为:蒲口顿。武陵王(萧)纪于蒲口顿改置邛州。西魏置蒲阳郡,后因置临邛县,隋废郡为县,属雅州。
       唐割雅州五县置邛州,治:依政县。移治临邛县。僖宗置永平军,皇朝复为邛州,今领县六,治临邛事要。郡名:临邛。南接邛崃山,因名临邛。

      [邛崃图经]
      《风俗》:“其人敏慧。”
      《隋志》:“临邛风俗,大率与汉中不别,云云。”颇慕文学,郡多富人。
      《司马相如传》:“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
      《华阳国志》:“秦始皇徙上郡人以实之。”
       又按
      《史记》:“卓王孙之先,赵郡人,因迁徙到临邛,则是秦徙民之騐(验)也,夷獠相杂。”
      《寰宇记》云:“形胜外接邛、筰、蜀。自临邛外即接邛、筰界。”
      《图经序》云:“山曰邛崃,浸曰邛水,渊曰邛池,毛曰邛竹,东接大城。”
      《通判题名记》云:“南通沈黎、越嶲之邦,后接秦塞、筰都之表,土産盐井。”
      《苏子瞻(东坡)志林》云:“蜀去海逺,取盐于井,陵州井最古淯井,富顺监亦云久矣。惟邛州蒲江县,乃祥符中民王鸾所开,利入至厚。
       自庆厯皇佑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刀凿山如盌(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
       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啓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
     〈后汉书〉有:‘水鞲法,此法惟蜀中铁冶用之,大略似取水筒。’(唐)太子(李)贤不识,妄以意解,非也。
       张行成曰:‘此郡昔有四利,今有四害。曰茶、曰盐、曰酒、曰铁,为利有四。他郡或有其一,或有其二,而吾邛独全。昔以为利,民竞豪富。今以为害,民皆贫薄。’”

      [山川]
       雾山与石城山:张少俞诗:“相连环合自云川,户有青溪种玉田,万木桃花不知处,几人曾得问秦年?”
       邛崃山:《山海经》云:“山出邛竹杖。”《蜀记》:“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堪为杖。”
       白鹤山:在城西八里。常璩曰:“临邛名山曰四明,亦曰羣羊,即今白鹤也。汉胡安尝于山中授易,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諌议读书之庵,泉有滴珠,树有木莲,白鹤有台,玉兎有踪,中峰并美平云之观。
       西岩翠屛万竹之境,皆山中胜处。壁间绘像率范琼、杜揩、邱丈,播诸人名。笔虽丹青剥落,而笔法具在。
       七盘山:(注)在临邛。
       铜官山:(注)在临邛县南二里,邓通所封。
      《史记》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秦破赵,卓氏夫妻推辇而行,曰:“吾闻岷山下沃野有蹲鸱,乃求逺迁致之临邛即山铸钱。”即此山也。
      《华阳国志》:“临邛县有石(矿)山,有石仅大如蒜子,火烧成铁甚刚,因置铁官。汉文帝时,以铜铁山赐邓通,通假民卓王孙,嵗(岁)取千疋。故王孙货累钜(聚)万亿,邓通钱亦徧布天下。”
       凤凰山:在大邑县北。
       平山:在依政县,二十四化之一也。
       相台山:在火井县东北,唐袁天纲登此山以相县治,故名。
       青霞嶂:(陆游)《剑南诗藁(稿)》云:“碧玉潭皆山水佳处。”
       诗云:
       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峯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见潭底,水气上薄云成堆。
       后岩:在凤凰山下七八里,水尤竒(奇)絶。陆务观诗云:“眼中飞去无羽翼。”
       西湖:距城八里。
       邛水:(注)出邛崃山下,入青衣江。
       䣢水:(注)在临邛。
       布濮水:(注)在临邛县,出獠界,来合火井(注)。
       牡丹池:在大邑县牡丹坪。或《纎》曰:“芥(戒)坠其水中,则鸳鸯野鹜即衔去之。”
       浴丹池:在蒲江县。
       崇真观:(注)世传轩辕修炼于此。
       井泉、火井(注)在临邛县(界)西南八里。晋.左思《蜀都赋》:“沉荧于幽泉,高熖飞煽于天垂。注曰:‘欲出其光,先以家火投之,须臾隆隆如雷声,熖出通天,光辉十里;以筒盛之(井泉),接其光而无炭,今无复见。’”
      《异苑》云:“当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威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一阚(看)而更盛。故曰:‘高熖飞煽于天埀。’井有二,(盐)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利无几。”
       虎擘泉:在大邑县之凤凰山。文与可《记》:“唐.契觉道人结庵于此,有虎为之擘(刨)地出泉。”

      [楼阁]
       南楼:滨大江(今称南河)。
       翠屏阁:(注)在西岩。陆务观诗:把酒孤亭半日留,四岩独擅鹤山秋。

      [亭馆]
       平云亭:在大邑之静惠山。盖蜀郡文忠范公所居。公熙宁间上疏论新法致仕,既还蜀,穷山水胜处,徜徉此山。
       诗云:平日兰溪隠春云,蕙帐眠定应猿鹤。归去执鞭刀磴道,谁云肩舆亦可行?坐来知日永立处,与云平亭实龙沟。
       诗云:䣢罂古渡水西头,东靣一亭无限幽。火井江潮盘附郭,浮屠天际表吾州。
       万松亭:在临邛三十里。灵岩之絶顶,尽得一境江山之胜。
       白鹤馆:(注)馆中有文与可所作恠(怪)木竹石真迹,号曰:墨林。古迹。
       骑鲸柏:在凤凰山。紫柏十围,根盘巨石之上,如骑鲸然。
       相如琴台:(注)在临邛。或云:在成都。
       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琴台井上来。”

      [名宦]
       袁天罡:旧史云:“天罡为火井令。”按,《图经》云:“天罡尝登相台山相县治,则当是火井令。”
       柏正节:《丹阳集》云,杜子美《柏中允除官制诗》旧注以为:“柏耆之人以为柏。”
       按
       杜诗云:“纷然䘮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冦已甚,柏氏功弥存。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当是有功于蜀者方是,时叚子璋反于上元,徐知道反于实应,而柏(正节)为邛州刺史,数有功,则是正节无疑矣。皇朝杨继勲、司马君实日厯,云“杨继勲以阎门祗候,知邛州王均反,继勲伏兵于竹林殱之,乘胜逼成都,檄诸州皆㑹,贼由是不能犯他州。”
       文同:皇佑间,自州判官摄蒲江县事,又通判邛州。
       王介甫(安石)《送文学士(文同)倅邛州》诗: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扬。
       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操笔赋上林,脱身选为郎。
       拥书天禄阁,竒字校偏傍。忽佹崧蹬沓,陇正缥繁霜。
       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岂特为亲荣,区区夸一方。

      [人物]
       严遵(君平):临邛人。详见成都本传
       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相如往舎都亭,冨人卓王孙闻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酒酣,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为鼓,一(而)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时从车骑甚都,文君窃从户窥,心悦而好之。相如乃令侍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
      (后)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舎,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自著犊鼻禈涤器于市中。卓王孙耻之,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居久之,以《子虚赋》得召,㑹(恰)邛、筰之君长愿为臣妾,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驩(欢)。乃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
       相如以通邛、筰还报,天子大恱(悦)。
       林向:字公孺,临邛人,善学,扬雄师之。
       甘宁:临邛人。仕吴为折冲将军,今庙食于富池口。
       皇朝
       李公泰:依政人,累迁至起居舎人。仁宗春秋高,未有继嗣,公因侍祠高,禖奏赋上,嘉纳之。
       常安民:临邛人。哲宗朝为御史,与蔡确有连(襟),确为相,絶不与通,子同亦为言官,常同为言官忤,时宰出知衢州、湖州,(殁)汪应辰撰墓碑。
       陈宾:号白衣御史。登第后上书(疏),论蔡京之奸。

      [艺文]
       宋.魏了翁:自号鹤山。仕至参政。
       题咏云:水绕重城。荣咨道诗:“平生林壑性,客官久覊束。得麾邛江隈,虽逺惬所欲。”云青山长在。
       目緑:《发监州册府归》
       唐.许浑《送人之任邛州》诗:
       还家乐事我先知,羣童竹马交日迎。二老兰觞初见日,乡郡荣归及壮时。
       宋.王介甫(安石)《送李大》诗:
       方才元知邛州诗,朝廷孝治称今日。
       闗吏相呼迎印绶,儿童争出望旌麾。
       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畆当令识两岐。
       独我尚留真有命,天于人欲本无私。
       王安石《四六疏》〈临邛〉:“火井标竒,珠泉(注)纪胜,昔擅铜山之利,今夸盐井之饶,过灔滪百牢之闗,叱邛崃九折之坂(注),于今尤盛黎州溪源。”

       注
       宇文绍奕:《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宋成都双流人,字卷臣,一作兖臣。以承议郎通判剑州,民间乏食,亲行山谷,随时措置皆有条理。守临邛、广汉有能名,后以谤,黜,卒于家。有《临邛志》二十卷、补遗十卷(《宋史.艺文志》卷三)及《原隶》等,已佚。”
       下录
       张栻《寄宇文邛州》诗
       寄语临邛守,相望万里情。由来诗句好,足验教条清。
       好古从时讪,为邦已政成。无寻子虚赋,忠厚诏诸生。
       魏了翁(1178-1237)《和宇文汉州乞房湖楼记》诗
       房公胸中妙刀尺,剪刻玻璃伫寒碧。今候着楼于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觌。
       诗来殷勤问故侯,别日虽赊情转密。因思当年飞盖游,鸥鹭不惊潜鲤出。
       春浓雪絮人影乱,秋老云松半天屹。
       魏了翁《鹧鸪天》词
       送宇文侍郎知汉州劝酒
       尚忆都门俎帐时,重来动是十年期。云拖暮雨留行色,露挟秋凉入酒卮。
       湖上雁,水边犀。未须翘首叹来迟。北风满地尘沙暗,轩室方劳炳夜思。
       陆游《好事近》词〈序〉“宇文衮臣,吏部,余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十年矣。”
       叶梦得《石林燕语考异》:“成都宇文绍奕撰旧闻,汪玉山尝辨驳燕语之误,而未之见也。”
       镇维城:今称姜城,即芦山县城。为三国时蜀汉大将姜维屯兵时所筑,故名。宋《邛州志》首先介绍镇维城,是因为唐、宋、元时期的火井县,包括今宝兴县和芦山县的部分。(参见《芦山县建制沿革》)
       七盘山:在白鹤山中,后来讹为:棋盘山。下有烂船溪,传为:一米商停船江边,上山遇仙人,下山时找米船不见,人  言此处称为:烂船溪。又传,米从漏米洞中漏出。
       铜官山:清.罗衡斋《川南第一桥图》将“铜官山”标注在云居寺山头,因汉代地广人稀,铜官山范围宽广达到荥经铜山。
       邛水:指今玉溪河,宋代在火井县境内。
       䣢水:䣢,方言音:出。即今称的䢺江,发源于今之大邑,下段叫:西河。
       布濮水:今称:白沫江。又称:夹关河。
       来合火井:指夹关河在齐口合火井江,总称:邛水。
       崇真观:始建于唐宋,明代复建,俗呼:玉皇观。1950年改为北街小学,后拆迁,位置在今棉花街与善政街交汇口。
       翠屏阁:宋代及以前在白鹤山西岩,清代迁建于金龟山,清末民初,曾光曦在金龟山之翠屏阁讲学。
       井泉、火井:
       按
       井泉,在油榨段火井江中,古人在冒石油点位上,以矩口形砖砌成圆井与河水相隔,乡人以竹筒盛之作火把照明,一直持续到建国前后,1974年毁于洪水。
       宋.沈括(1031~1095)《梦溪笔谈》把历史上各地沿用的水、肥水、石脂水、石漆、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之后油榨人将“井泉”称为:油井。
       火井,即古天然气井。
       白鹤馆:驿馆,秦汉时名:都亭驿。宋代更名:白鹤驿。位置约在东街口。陆游《白鹤馆夜坐》诗:“竹当风雨夜,松声波涛翻。我坐白鹤馆,灯看无晤言。”
       相如琴台:西汉时的“司马长卿宅”于唐代改建称:司马琴台。位置在今改革发展局及粮食局。宋.陆游《文君井》诗:“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珠泉:即井泉(见“井泉条注”)比喻珍稀。古韵文讲求对仗,改“井泉”为“珠泉”以对“火井”。
       九折坂:亦名邛崃坂,坂,即山坡。《旧唐书•地理志》〈荥经县〉:“县界有邛来山、九折坂。”
      《高阳台》词
       过邛崃九折坂
       作者:周岸登(1872-1942)邛崃白鹤湾人,光绪十八年19岁中举人。
       雪嶂参霄,冰苔篆树,山深寂不知春。谷响云孤,高寒路隔红尘。回车旧辙今犹昔,上青天、叱驭如闻。算千秋,通道西南,终属词人。
       长卿自有凌云气,纵长门谏猎,未称高文。谕蜀何功,端宜笔扫千军。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待归来,城上芙蓉,红竞秋旻。
                                                                                                                                      2021/10/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1-10-22 10:19
南宋《邛州志》
                            ...


2 more.gif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五
3

北宋 乐史 撰
4

劔南西道四
5

邛州
6

卭州临邛郡今理临邛县禹贡梁州之域汉置十三州在益州之部梁益州刺史萧范于蒲水口立垒栅为域以税生獠名曰蒲口顿周地图纪云梁武陵王萧纪于蒲水口始置邛州取南界卭来山以为名未为郡县后魏废帝二年定蜀又置临卭蒲源蒲阳蒙山四郡以属之蒲阳郡领依政一县按此前卭州在今西南二里无复其迹周闵帝元年移于今所隋初废郡复为依政县唐武徳元年割雅州之依政临卭临溪火井蒲江五县置卭州于依政县三年又置安仁县显庆二年移州治于临卭咸亨二年置大邑县天寳元年改为临卭郡乾元元年复为卭州
7

元领县七
8

临卭 大邑 火井 蒲江 安仁 临溪 依政
9

州境
10

东西二百八里 南北一百二里
11

四至八到
12

东北至东京三千六百五十里 东北至西京三千二百一十里 东北至长江二千十里 东至蜀州一百十里 南至眉州二百里 西南至羗戎界一百三十里以山为界以西无郡县相接絶于道路北至蜀州六十里 东南至眉州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雅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羗夷界一百二十里道路险阻更无郡县 东北至蜀州一百十里
13

14

唐开元元年四万二千一百七皇朝户主三万八千四百九十七
15

风俗
16

此𨛦与夷獠相杂愈于诸郡
17

人物
18

林闾字公孺临卭人善古学古者天子輶车之使刘向等不详其义惟闾与严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使人君居髙堂知天下风俗也
19

土産
20

丝布 细葛 红花 续断 茶
21

按茶经卭临数邑茶有火前火后嫩緑黄芽号又有火畨饼每饼重四十两入西畨党项重之如中国名山者其味甘苦又故伐蜀记云镇南焦葛上者匹値十千
22

临卭县旧十二乡今十乡本秦汉县汉属蜀郡卭水出严道卭来山入青衣江故云临卭魏废晋穆帝平李子仁于益州唐隆县地又置临卭县后魏平蜀自唐隆县移临卭县城又于此立临卭𨛦以县属焉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卭州仁夀元年移于今州理所 铜官山史记蜀卓氏之先赵人秦破赵迁卓氏夫妻推辇而行曰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踆鸱乃求逺迁致之临卭即鐡山铸钱即此山也山出木莲花树附蕚不异水之芬芳 火井在县故城八里博物志云临卭火井诸葛丞相徃视之后火转盛入以家火即㓕迄今不复然蜀都赋云火井沉荧于幽泉是也华阳国志云人欲其火出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㷔出通耀数十里又十道要记云火井有水郡人以竹筒盛之将以照路葢似今人秉烛即水中自有㷔耳 卭池李膺益州记曰临卭郡下有老姥家甚贫孤独每食輙有一小虵头上有角在袢之间母怜而饲之后渐长大丈馀县令有马为此蛇吸之令因大怒收姥姥云休牀下遂令发掘愈深而无所见令乃杀母其蛇因夣于令曰可故杀老姥当报仇耳因此每夜常闻风雨之声四十馀日一夕百姓相见咸惊皆言汝头那得𢃄鱼相逢皆如此言是夜方四十里一时俱䧟为湖土人谓之卭河亦曰卭池其母之故宅独不没至今犹存渔人采捕必依止宿又言此水清至底犹时见城郭楼槛宛然 卭竹蜀记汉张骞奉使寻河源得髙节竹植于卭山今沿岭皆是堪为杖号曰卭竹杖 卓王孙宅在县南五里基方十里民耕徃徃得铜铁 古桃山 胡如水 大并水 石盘戍并在县界
23

大邑县西北六十九里旧十五乡今十乡唐咸亨二年入益州晋源县置在鸖鸣山东其邑广大遂以为名鸖鸣按神仙传曰马底子白日得升仙之处张道龄已具晋原县 竹王庙华阳国志云竹王者兴于豚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一方民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与从人尝指大石上命作羮从者曰无水王以劔击石水出今王水是也破石存焉 嘉鱼穴其鱼秋冬则乘流而出入春夏隠鳃于岩间时人徃徃采之传谓之鱼穴也火井县西六十三里元四乡秦临卭县地周置火井镇隋大业十二年置县仍帯镇属临卭郡皇朝开寳三年移于平乐镇从本县令萧琢之所奏也 石楼按九州记云沉黎县即武侯征羗之路也每十里作一石楼令鼔声相应今夷人效之所居悉以石为楼地多长松而无杂木 静边井在县西四五里出塩
24

蒲江县东南六十三里旧五乡汉临卭县地后魏置广定县隋改为蒲江县以南枕蒲水故也 车膺山 婆瓦山 孤徒山 小可慕山 已上皆邑界之山亦无古迹 金釡山 金凿井 金釡等八井见嵗出课盐六万三千斤
25

依政县东西七十里旧十乡秦蒲阳县汉临卭县梁置蒲口镇及卭州后魏于此置蒲阳郡依政县隋改为临卭𨛦治依政梁魏卭州在今县西南二里后周移治于今所后移治于临卭 意悚山 白术山 婆塞山白江山 牙江水 以上邑内山水亦无古迹也安仁县东北三十八里今十二乡秦临卭县唐武徳三年置安仁县取仁者安仁之意贞观十七年废咸亨初复置 斜江水县南五里自大邑县鹤鸣山来斜流过县又东流至蜀州新津县
26

临溪县东三十里旧六乡今五乡本汉临卭县地后魏恭帝二年分临卭县置临溪县 古石山华阳国志云古石山有石鑛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与鐡甚刚山有鐡祖祠彼鐡冶之家多祀之 九子山山九峯因名罗指山出竹箭 罗瓶水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1-10-22 10:19
南宋《邛州志》
                            ...

《宋会要辑稿》 崇儒六
干道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诏邛州隐逸刘浩,特赐「冲隐处士。」四川宣抚制置使司状:「据邛州申,以本州岛乡官刘环等状言,刘浩自壮岁,弃儒慕道,专以符箓济活为心,庵舍静(谥)[谧],纤毫无取于人,济活之功甚多。其祈晴祷两,果有应验。」故有是命。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封号真人
       灵应真人灵应真人:原无,据本书下文体例补。

八月九日,诏邛州南津胜因院杨乐和尚特封妙德大法载:
“邛州蒲江圣姑三位夫人祠,绍兴三十一年二月赐庙额‘博济’”,传说三位夫人开凿蒲江盐井立下功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高宗赐蒲江县盐井圣姑三位夫人祠庙额为“博

《宋会要辑稿》 礼二○
... 闰二月封昭惠夫人。 三位夫人祠。(功)[邛]州蒲江县盐井圣姑三位夫人祠,绍兴三 ... 赐「普润」。 鹤鸣山神祠。伪蜀封大宁王。在邛州大邑县。徽宗崇宁三年五月赐庙额「灵 ... 政和六年十月封昭利侯。 石蟾神祠。在邛州蒲江县长秋山太清观。崇宁四年三月 ... 一年六月赐庙额「忠惠」。 景福将军祠。在邛州大邑县高山。干道二年七月赐庙额「惠 ...

       【宋会要】
       邛州灵应真人:白鹤山卢舍那院神仙张四郎,乾道元年八月封灵应真人。
       道释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封号真人 冲应真人
【宋會要】臨邛縣勝因院妙德慈慧大師,嘉定七年九月加封


... 应真人:原无,据本书下文体例补。 【宋会要】 邛州灵应真人:白鹤山卢舍那院神仙张四 ... 通应大师 妙德慈慧通应大师 【宋会要】 临邛县胜因院妙德慈慧大师,嘉定七年九月 ... 守惠塔院可特赐,「妙明」为额。 八月九日,诏邛州南津胜因院杨乐和尚特封妙德大法 ...
《宋会要辑稿》 礼二○
... 闰二月封昭惠夫人。 三位夫人祠。(功)[邛]州蒲江县盐井圣姑三位夫人祠,绍兴三 ... 赐「普润」。 鹤鸣山神祠。伪蜀封大宁王。在邛州大邑县。徽宗崇宁三年五月赐庙额「灵 ... 政和六年十月封昭利侯。 石蟾神祠。在邛州蒲江县长秋山太清观。崇宁四年三月 ... 一年六月赐庙额「忠惠」。 景福将军祠。在邛州大邑县高山。干道二年七月赐庙额「惠 ...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七
... ,宣和元年改 为嘉祥,绍兴元年依旧。 邛州:火井县,开宝三年徙治平乐镇。 雅州 ... 史馆马亮为益州路转运使,总益、绵、汉、彭、邛、蜀、嘉、眉、陵、简、黎、雅、维、茂、永康凡十 ... 政和八年建,宣和四年废为城,隶黔州。 邛水县邛水:原作「印水」,据《宋史》卷八九《地理志 ...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会要辑稿》 崇儒七
... 十匹,绵州苎布十匹、绫五匹,汉州苎布、邛州苎布、邛州丝布各十匹,简州锦紬二十匹、(虆)[麸]金 ...
《宋会要辑稿》 道释一
... 应真人:原无,据本书下文体例补。 【宋会要】 邛州灵应真人:白鹤山卢舍那院神仙张四郎 ... 守惠塔院可特赐,「妙明」为额。 八月九日,诏邛州南津胜因院杨乐和尚特封妙德大法法 ...
《宋会要辑稿》 礼二○
... 二月封昭惠夫人。 三位夫人祠。(功)[邛]州蒲江县盐井圣姑三位夫人祠,绍兴三十 ... 「普润」。 鹤鸣山神祠。伪蜀封大宁王。在邛州大邑县。徽宗崇宁三年五月赐庙额「灵显 ... 和六年十月封昭利侯。 石蟾神祠。在邛州蒲江县长秋山太清观。崇宁四年三月赐 ... 年六月赐庙额「忠惠」。 景福将军祠。在邛州大邑县高山。干道二年七月赐庙额「惠应 ...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七
... 游县,宣和元年改 为嘉祥,绍兴元年依旧。 邛州:火井县,开宝三年徙治平乐镇。 雅州:百丈 ...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二
... 废县置。 龙游县平羌镇,熙宁五年废县置。 邛州临邛县临溪镇,熙宁五年废县置。 黎州汉 ...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八
... 要辑稿 方域一八 诸 塞 思安寨 思安寨 在邛州大邑县,天圣七年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 ... 寨,在纯州,宣和三年废,四年复。 盐井寨,在邛州蒲江县,天圣元年置。 盐井陇寨,在彰明县 ...
《宋会要辑稿》 兵一四
... 等物。先是,青城县贼王小波聚徒数千,掠邛州境内,九州岛都巡检使张 率兵讨之。初与 ... 贼众所乘,张 马倒战殁,诸军败衄,贼因据邛州,其势由此大盛。次攻蜀、汉、怀安军等,皆为 ...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一一
... 额:八万六千六百一十七贯,旧额:四万贯。邛州惠民监额:一十万九千八百五十一贯,旧 ... 岷州两监,共二十万贯,嘉州二万五千贯,邛州七万三千二百三十四贯,兴州四万 一千 ... 贯。已上三州铸大钱。内嘉州二万贯,邛州五万贯,兴州三万贯,支与川茶司并应副 ...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二三
... 然之。 六年五月十一日,诏益州路转运司:「邛州盐井近年输课,为民所苦,特令岁纳钱一 ...
《宋会要辑稿》 食货四二
... 。 八月十五日,三司言:「益州路转运司奏,据邛州状:每年起拨上京等处纲运,乞于本州岛 ... 运,即于本城兵士轮差般担至益州。今知邛州万可蹑奏,乞相度邛、蜀州差兵级般担上 ... 本城兵士内轮次暂差,仍乞依当司所奏,邛州添招克宁兵士七十人、蜀州添招百人,用 ...
《宋会要辑稿》 食货四八
... 。 八月十五日,三司言:「益州路转运司奏:据邛州状,每年起发上京等处纲运,乞于本州岛 ... 运,即于本城兵士轮差般担至益州。今知邛州万可蹑奏:乞相度邛、蜀州差兵级般担上 ... 本城兵士内轮次暂差,仍乞依当司所奏,邛州添招克宁兵士七十人、蜀州添招百人,用 ...
《宋会要辑稿》 职官四三
... 同共相度到于雅州名山县、蜀州永康县、邛州在城等处置场买茶,般往秦凤路、熙河路 ... 差少,只乞许本司举官一次。」诏雅州名山、邛州依政、利州昭化知县许奏举外,余从吏部 ... 知县、利州昭化知县、见阙。汉州雒县知县、邛州依政知县、利州绵谷县令利州:原作「利字 ...
《宋会要辑稿》 职官四八
... 文武官通注。」从之。 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知邛州旧管蒲江县盐井一监,僻居穷谷之间,民 ...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七三
... 废,尽出吏手,难以协济郡政故也。 同日,诏邛州临邛县尉袁大明降一资放罢。大明被檄 ...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七五
... 官之少妾。 二十八日,新潼川运判张钧、知邛州韩子庚并放罢。以左司谏黄序言:「钧因峡 ... 贪暴尤甚。」 七日,新重庆府通判赵善锜、新邛州通判贾子諟、新知镇江府金坛县曾彝并 ..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会要辑稿》 礼六二
... 千五百贯。嘉州,二千五百贯足。旧五百贯。邛州,一千六百贯。旧五百贯。黎州,一千贯足。雅 ...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一六
... 九文;惩非场:一千一百三十三贯二百文。 邛州旧在城及依政、蒲江、火井、安仁县、故驿、沙 ...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一九
... 九千二百八十二贯八百六十二文九分。 邛州旧在城及依政、火井、蒲江、安仁、大邑、思安 ...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二八
... 瘠民稀,税赋寡薄,岁计元系转运司科拨邛州、蒲江井盐一千七百九十六担有奇变卖 ...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二九
... 。嘉州洪雅县场、杨村镇场,并熙宁十年置。邛州在城场,景德二年置,康定元年并入都税 ...
《宋会要辑稿》 食货四一
... :麸金三两;蜀州:春罗四匹,嘉州:麸金三两;邛州:丝布二匹,黎州:红椒二十斤;简州:绵绸二 ...
《宋会要辑稿》 刑法四
... 放停,许于所配州军居住,不放归乡。今得邛州状,有系宰牛配军之人,即非老疾,未敢放 ...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一五
... 州共八人,桂、宾州共八人,益、眉、陵、绵、汉、嘉、邛州、永康军共三十二人,遂、资、果、普、合、昌州、广 ...
《宋会要辑稿》 选举二○
... 官差知嘉州何逢原,别试所监试官差知邛州费行之,考试官差知荣州李烨,令王刚中 ... 试,诏成都府路转运判官何逢原监试,知邛州房与之考试,权知眉州范仲恺别试所考 ...
《宋会要辑稿》 职官八
... 昌军、邵武军、兴化军、衡州、永州、鼎州、嘉州、邛州、(属)[蜀]州、彭州、汉州、绵州、无为军、黄州、纯州 ...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七一
... 。 五月四日,诏右承议郎、怀安军签判、权知邛州冯觉降三官放罢。坐本州岛饥民啸聚,不 ...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七四
... 贪,格移易乳香。 十一月二十一日,新差知邛州郭公绪罢新任。以成都运判赵善宣言:「公 ...

发表于 2021-10-2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邛崃山:宋代及以前名:邛来山。《周地图记》曰:“梁武陵王萧纪于蒲水口置邛州。南邻邛来山,因以为名。”元代名:卭崃山。宁缃考正,“卭崃”二字系误于元人。民国初更古之“临邛县”为:邛崃县。
       临邛县有石(矿)山:宋《太平寰宇记》“临溪县东三十里,本汉临邛县地,后魏恭帝二年分临邛县置:临溪县。
       古石山:在今蒲江。华阳国志云:古石山有石鑛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鐡,甚刚,山有鐡祖祠,彼鐡冶之家多祀之。”铁祖祠在十方堂铁牛以南,毁于1950年。
       按:
       临溪县治即今蒲江西来镇,汉为临邛县地;古石山今称:五面山;铁祖祠在邛崃:十方堂。汉代称为:铜官山麓。《史记》载:“卓王孙将‘铜官山麓买为陶、铸之所。’”

发表于 2021-10-27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游《好事近》诗
     〈序〉宇文衮臣,吏部,余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十年矣。
       英姿爽气宇邛州,虽古人中岂易求。六月长途将渴死,一天风雹起龙湫。

发表于 2021-10-2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真观:始建于唐宋,明代复建,俗呼:玉皇观。1950年改为北街小学,后拆迁,位置在今棉花街与善政街交汇口。《蜀记》曰:青城县因山得名,山上有黄帝授道坛。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1-10-27 14:18
崇真观:始建于唐宋,明代复建,俗呼:玉皇观。1950年改为北街小学,后拆迁,位置在今棉花街与善政街交 ...

杨状元说:

 ○女状元

  女侍中,魏元叉妻也;女学士,孔贵嫔也;女校书,唐薛涛也;女进士,宋女娘林妙玉也;女状元,王蜀黄崇嘏也。崇嘏,临邛人。作诗上蜀相周庠,周庠首荐之,屡摄府县,吏事精敏,胥徒畏服。周庠欲妻以女,嘏以诗辞之曰:“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掾,未抛鸾镜画蛾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坚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兒。”周庠大惊,具述本末,乃嫁之。传奇有元杂剧《女状元春桃记》,盖黄氏也。

○李馀临邛怨

  “藕花衫子柳花裙,多蓍沉香慢火薰。惆怅妆成君不见,空教绿绮伴文君。”李馀,成都人文宗太和八年状元。蜀士在唐居首选者九人,谢洪陈伯玉,内江范金卿,阆州九枢,枢弟尹极,夔州李远,巴州张曙,绵州于环。

 ○唐彦谦诗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如《春天捷西蜀题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之意也。馀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如泉下破颜无。”《邓艾庙》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庙》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君王寂虑无消息,却就真人觅钜公。”首首有醖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坏矣。考其世,盖僖宗时人也。

  ○唐人传奇小诗

  诗盛於唐,其作者往往托於传奇小说,神仙幽怪,以传於後,而其诗大有绝妙今古,一字千金者,试举一二。“卜得上峡日蟋来风浪多。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又:“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夕香。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又:“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宫。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中。”又:“人事

  无人笑,含娇何处娇。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唐求送人之邛州

  “鹤鸣山下客,满箧荷瑶琨。放马荒田草,看碑古寺门。渐寒沙上路,欲暝水边村。莫忘分襟处,梅花扑酒樽。”唐求,嘉州沬江人,所谓“诗瓢唐山人”也。此诗为集中第一。


发表于 2021-10-2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艺文]
       唐.王维 《送崔五太守
》诗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
       褒斜谷中不容幰,唯有白云当露冕。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船。
       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
       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白皙专城居。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1-10-28 11:38
补[艺文]
       唐.王维 《送崔五太守》诗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 ...

酬崔五郎中

李白 〔唐代〕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高适)一绝

杜甫 〔唐代〕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詶崔五郎中

李白 〔唐代〕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赠别崔五

白居易 〔唐代〕

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
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何如愁独日,忽见平生人。
平生已不浅,是日重殷勤。问从何处来,及此江亭春。
江天春多阴,夜月隔重云。移尊树间饮,灯照花纷纷。
一会不易得,馀事何足云。明旦又分手,今夕且欢忻。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仙窟诗 别文成

崔五嫂 〔唐代〕

此时经一去,谁知隔几年。双凫伤别绪,独鹤惨离弦。

怨起移酲后,愁生落醉前。若使人心密,莫惜马蹄穿。游仙窟诗 咏崔五嫂

张文成 〔唐代〕

奇异妍雅,貌特惊新。眉间月出疑争夜,颊上花开似斗春。

细腰偏爱转,笑脸特宜嚬。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绝人。

自然能举止,可念无方比。能令公子百重生,巧使王孙千回死。

黑云裁两鬓,白雪分双齿。织成锦绣骐驎儿,判绣裙腰鹦鹉子。

触处尽开怀,何曾有不佳。机关大雅妙,行步绝𡟛娃。

傍人一一丹罗袜,侍婢三三绿线鞋。黄龙透入黄金钏,白燕飞来白玉钗。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21-10-28 11:38
补[艺文]
       唐.王维 《送崔五太守》诗
       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 ...

北宋《武经总要前集
3 云南安抚制置等使。其地东至简州阳安县界六十六里,西至永康军导江县界八十七里,南至陵州籍阳县界九十二里,北至汉州雒县界六十七里,一路十五州军,威茂黎雅五州,西抗吐蕃,南抚蛮獠暨云南诸国;利州军、文龙二州,捍吐蕃。
5 州临县,汉蜀郡故地。梁于蒲水口立垒栅为城,以控生獠,改曰州,以南来山为名。今置一寨守之。东至夷界百三十里,西北至羌戎界百二十里,西南至羌戎界百三十里,以山为界,西无郡县。今仍为州,直隶四川布政司。
6 寨一:
7 平乐寨,在火井县界,北至县三十里。
8 黎州洪源郡,古都国,汉置沉黎郡,后周破羌夷得此土,因立黎州。唐长安中,割洪源、越州之阳山置州,取沉黎为名。旧领羁縻五十四州后并荒梗不通,西控吐蕃,南捍蛮界,东南至部川蛮十一日程西南夷之种也,居汉蛮越郡地,其酋长自称百都鬼王,西至戎州。州西南百二十里,渡大渡河,出瘴川口清溪关,二百三十里至州界,又四百九十里至州{州,即西南夷也,控滇之要,扼蕃蛮之口,共八日程。州今废,又三百六十里与南诏分界,即云南国。今之四川黎州安抚司是也。
10 罗岩州索古州秦上州合钦州剧川州辄萦州蓬州柏坡州博卢州明川州施皮州蓬矢州大渡州米川州大属州河东州诺州甫岚州昌明州归化州象川州丛夏州和良州和都州附树州东川州上贵州滑川州北川州古川州甫{草州比地州苍荣州野川州陈州贵林州护川州牒综州浪弥州郎郭州上钦州时蓬州俨马州橛查州川州护州脚川州开望州上蓬州北蓬州剥重州久护州瑶剑州明昌州雅州卢山郡,严道故地,后魏因招携离散侨立卢山郡,唐初立雅州,下都护府。今管羁縻四十六州,吐蕃生獠置五寨守之。东至州界八十里,西南至黎州百里,州西陆行三百六十里蛮界严罗州(卢山县西北六十里章卢山下,有石狭口,阔三丈,长二百步,俗谓之卢关,关外即生獠也}},西北陆行五百七十里吐蕃栖鸡城,东陆行二百三十里涂州,西陆行二百三十里悉州,南陆行二百六十里至雪岭,北陆行九十三里翼州界,东南陆行一百六十里吐蕃旧界。今仍为雅州,直隶四州布政司。
15 鱼泉戍,在卢山县界,南至县,西四十里接州火井县。
武经总要后集
117 马知节为益汉九州都巡检使,会韩景帐下卒刘旰胁牙兵为乱,自怀安军连下数州,众逾三千。知节领兵三百,追至蜀州,与之力战,自未至亥。贼惧,奔州。招安使上官正飞书召知节还成都计议,知节曰:「贼党已逾三千,若破州,必越新津。大江去我九十里,官军虽倍,制之亦劳。不如出兵迎击,破之必矣。」即率所部夜渡江,屯方井镇,与贼遇,悉屠之。

发表于 2021-10-30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崇真观:始建年代不晚于唐,明代复建,俗呼:玉皇观。有石台高数丈,名:玉皇楼。又名:挟仙楼。楼后两株古柏直干虬枝,台前二棵古樟五、六人合抱。1950年改为北街小学,后拆迁,位置在今棉花街与善政街交汇口。
      《蜀记》曰:“青城县因山得名,山上有黄帝授道坛。

      《明一统志》载:“挾仙樓:在州北,崇真觀後。昔有仙人張逺霄常徃(往)來於此,毎挾彈,視人家有災者為擊散之,此其故居也。”
       又载:“玉皇樓在州北。甃石為臺,髙數丈。登樓於上,憑髙望逺,可極山川之勝。”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即少昊),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边);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旁),昌意娶蜀山氏,生子颛顼。”
       按
     “昌意降居若水”:指昌意出生于雅安、眉山、乐山一带的若水旁。
     “玄嚣降居江水”:指玄嚣出生于山东的黄河边。相对位于中央的黄帝轩辕氏,被称为东夷。因宗师太昊之道称为:少昊。上古时封为:西方白帝。
      《华阳国志》载,今四川云南贵州的邛人、彝人等民族“皆夷种也。”现网络上一种观点:三星堆人和东夷人皆崇拜太阳神和鸟神,而“三星堆文化”的来源,能自然地与之联系在一起,但有待考古界进一步考证。

发表于 2023-5-18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