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2822|评论: 0

天府新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建设西部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1-10-11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0月11日,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人才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紧紧围绕“人才”展开全面合作。

同日,四川天府新区举行引聚顶尖人才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研讨会,共商如何引进顶尖人才,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

在这些紧锣密鼓的行动背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四川天府新区有一系列的精心谋划和重要举措,大力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锚固“蓉漂”首选地印记,努力争创科技人才价值转化高地和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先行区。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人才集团签订合作协议.jpg
重要签约 推动人才工作进阶创新、能级跃升

9月30日,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要努力为各类人才搭建交流合作、干事创业新平台,不断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情感归属感。

落实到具体举措,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前瞻性、科学性编制新区“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尽快迭代升级“天府英才计划”, 实施顶尖人才前置评审制度,构建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筑“ 蓉漂”人才首选地优势。

二是突出高端引领、柔引刚用,聚焦“四位一体”创新平台发展和核心技术攻关,发布“项目清单”“人才清单”,创新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以天府人才集团、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建设为牵引,推进人才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引聚一批关键核心领域领军人才团队。

三是聚力本土培养、精准滴灌,发挥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资源链接优势,大力实施青年科技人才“育鹰”工程,鼓励天府实验室与高校院所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定制化培养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提升“蓉漂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服务创新创业的水平,努力为各类人才搭建交流合作、创新创业的新平台。

参会代表发言.jpg
参会代表发言1.jpg

作为推动人才工作进阶创新、能级跃升的有力行动,10月11日,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人才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深圳市人才集团是国内一流的综合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是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行业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自1984年成立以来,累计服务企业、政府单位和各类学术机构超过50万次,服务各类人才超过5000万人,现有客户超过1万家,为深圳特区和大湾区的建设搭建了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和人才服务平台。

天府新区与深圳人才集团本着“相互成就、交融互长”理念,推动构建“政策体系、产才融合、开放合作、人才服务”四维一体人才工作新格局,推动形成集聚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新职业人群、青年人才“四类群体”的重要人才中心,推动打造“人才荟聚、活力迸发、成果涌现”的人才创新新高地,助力新区成为西部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引聚人才 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西部(成都)科学城.jpg

省委、市委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把天府新区定位为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依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在专题研究天府实验室建设工作时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出台人才激励机制,鲜明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汇聚更多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在天府实验室勇攀科技高峰、探索未知领域。

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位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关键支撑。10月11日,四川天府新区举行了引聚顶尖人才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研讨会。

引聚顶尖人才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研讨会1.jpg

来自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才集团等15家高校院所及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高校院所代表从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科技创新企业、人力资源企业代表从人才引进、创新联合体、人力资源产业等方面,纷纷积极建言献策。

四川天府新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参会代表们提出了很多好想法、“金点子”,新区将认真梳理、吸收借鉴,在政策制定上体现“实”,在人才引育上体现“高”,在综合服务上体现“新”,努力把天府新区打造成“天”生爱才、“府”首盼来的蓉漂“首选地”。

而继续推动人才工作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双手抓、两促进,天府新区提出了奋斗目标。

力争到2022年,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格局全面形成,科学研究支撑体系基本健全,引育院士等顶尖人才20名,高层次人才400名以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00支以上,新增青年人才3万名以上。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进入全国科学城第一方阵,引育院士等顶尖人才50名,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00支以上,新增青年人才10万名以上。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


多措并举 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天府实验室.jpg

四川天府新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坚定践行全市“1335”人才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勇担国家级新区科技自强自立时代使命,初步形成以平台优势构筑人才优势,以人才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是高层次人才快速集聚。截至目前,入选“天府英才计划”人才1925人,团队62个,累计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320人,其中院士9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8人,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宫声凯、中科院光电研究所罗先刚入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院士自主培育零突破。

二是青年人才落户积极性高。成都市人才新政实施以来,截至今年8月31日,累计吸引本科以上学历落户人才17.1万人,占全市总量的34.5%,居全市首位,其中剑桥、新加坡国立、清华、北大等37所世界100强名校毕业生共计1241人,“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共计55607人。

四川天府新区以全方位服务让人才安下心、扎稳根.jpg

当前,天府新区着力打造“五大”引育平台、“四大”系列活动、“三大”保障体系,大力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大引育平台:一是建强实验室,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原则,已率先启动建设光电与集成电路实验室,同步筹建碳中和实验室,为省市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布局“大装置”,目前已集聚Z箍缩驱动混合能源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成都超算中心等交叉研究平台6个,初步形成战略科技力量集聚态势。三是集聚“国家队”,目前已集聚中科院系统单位14家,中核系科研机构7个,初步形成彰显国家科技实力的创新力量。四是拓展“高校圈”,引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53个,并确立了到2023年汇聚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100个的目标,初步形成以高校院所创新成果牵引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五是引进“大企业”,落地华为鲲鹏、海康威视等重大项目101个,总投资约1200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38家、连续5年增速超100%。

四大系列活动:一是继续高质量承办“蓉漂”系列活动,不断锚固新区“蓉漂首选地”品牌标签。二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联合清华、上海交大、北航等举办高端学术论坛。三是开展项目模拟路演,承接2021“蓉漂杯”创新创业大赛首场活动,精心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模拟路演训练营活动。四是引入国际科技竞赛活动Junction科技马拉松,拓宽国际化引才路径、搭建国际化人才交流平台。

三大保障体系:一是政策保障体系,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等人才政策的同时,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出台“天府英才计划”,配套住房保障、子女就学、人才医疗等专项政策,构建新区“1+N”人才政策体系。二是创业保障体系,打造创新创业人才云服务平台3.0版,实现人才服务等21项功能“一站式”办理;规划建设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助力人才创新发展;新区双创工作此前已连续3年受到国务院通报激励。三是安居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科学家社区,全域布局“15分钟生活圈”118个,规划建设人才住房100万平方米,布局医院、学校、图书馆等重大功能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89个,以全方位服务让人才安下心、扎稳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2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