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96|评论: 1

王文才《撩开夹门关的面纱》第20集 家规家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文才《撩开夹门关的面纱》


第三篇:诸家源远的血液



第二章  家规家教




在夹门关待人接物、言语谈吐、举止投足,老祖宗满意了,会竖起拇指赞扬:“懂事!”、“孺子可教!”、“有家教!”、“有样子!” ……;否则就会用手指戳你脑门心数落:“不懂事!”、“少娘老子调教的东西!”、“没家教!”、“没样子!” ……。老祖宗对做事、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要有走相;吃,要有吃相;……”说这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明的精华。

第一节


入座要轻柔、和缓,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更要小心别带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不许叉腿,不许架二郎退,不许咋咋呼呼,不许斜着眼看人,不许抖腿。叉腿、腿架二郎退、咋咋呼呼,虽有给人“粗豪”、“女汉子”的感觉,却会让人觉得信不过;斜着眼看人是看不起人;抖腿是贱人的行为,有“腿一抖,人就贱”的俗语。

要“坐端正”、“坐如钟”,颈、胸、腰保持平直,头部要与眼耳成一个平面;眼睛平视前方,两臂贴身自然下垂,膝弯屈大致成直角。“勿箕踞”:两脚不要分得太开,男性将两腿微微分开,手自然放在两腿之上;女性要将两腿闭合,左手放于左腿,右手自然放于左手之上。“勿摇髀”:切忌摇晃大腿,给人以不安分的感觉;两脚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朝下。坐下后双手可相交搁在大腿上,或轻搭在沙发扶手上,但手心要向下。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后仰,更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踏在茶几上。端坐时间过长会使人感觉疲劳,这时可变换腿部的姿势;除了坐的姿势要保持端正外,还应做到轻松自如、落落大方,方显得文静优美。

在尊长面前,要遵守“长幼有序”的原则,尊长立着,你就不能坐下;尊长叫你坐,你才能坐。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面对正门的座位,是最尊的首席上座即“上八位”,是尊长坐的位置,也称为C位;“上八位”左边依次为2、4、6座位,是尊者、主人、副宾的位置;“上八位”右边依次为3、5、7座位,是贵人、主方、陪同者的位置;在“上八位” 对面,背对正门的座位是下座。

如果有人来迟了,已经坐下的人都要起身相迎:男性双手合十或抱拳、伸手,女性要抱拳在右侧身下,笑脸示意您好、请坐、请上坐。如果有夫妻同桌,应让夫妻挨着坐;如果有得宠的孩子(或下属),可以挨着尊长坐,但座椅不可高于尊长的座椅。

第二节


站要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嘴、下愕微收;双耳垂线在肩、胸、腰;双肩平、且微向后张,挺胸收腹,上体自然挺拔;两臂自然下垂;两腿挺直,膝盖相碰,脚跟并拢,脚尖微张约60°;身体重心穿过脊柱,落在两脚正中,手指贴裤中缝;“勿跛倚”: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显得疲惫无力;不要抖腿,抖腿属不稳重、“吊儿郎当”、“二流子”的行为。整体要形成成熟、稳重、优美、挺拔、精神饱满的体态。

第三节


走要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不要低头、弯腰,走“外八字”步,或“内八字”步,要两腿有节奏地迈步向前,并大致保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地走在一条直线上。

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显示对尊长的尊重;从尊长身边告退时,要缓慢退出,显示对尊长的不舍和敬重;转弯时要走大弯拐角,以免与人或物相撞,伤害到自己或他人;走入无人的房间时,要践行“君子慎独”的教诲,不要乱走动、乱翻东西。

第四节


听别人说话时,眼神要大部分时间保持与对方接触,但也不要刻板地盯着对方,要有动感,就像看电视一样,适时收回来或适当转移一下。听别人说话要专注,就好像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对方说话更重要似的,对方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情绪就会发生变化,感觉就会非常好,自然就更愿意和你说话。你尊重对方,对方自然也就会尊重你,回馈于你,让你爽,这是相互的。

与人说话时,要考虑说的东西,对方是否感兴趣,是否听得懂,要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在张嘴说话之前,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对方,别人这么说话,你能否接受。如果能,那么就说出来;如果不能,就闭嘴或者换一种说法。

要说吉祥话。比如汤圆、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挣了”。汤圆、饺子熟了会浮起来,生的仍会沉在下面;不能说 “沉下去了”、“浮起来了”;要说“生的”,“好了”, 或、“熟了”。饭桌上不聊车祸、手术等惨不忍睹的事,不能说拉屎、撒尿这种龌龊事。吃鱼不能说“翻”,应说“掉头”、或“正过来”。给客人添饭时,不能问“还要饭吗?”应说“添饭”、或“我给你再添点”。不小心摔了物件,不能说“烂了”、“破了”,要说“岁(碎)岁(碎)平安” ……

第五节


牙齿掉了,不要往地上扔,要反手往房顶上甩,这样才会“生(升)”得快。不能给熟睡的小孩照相,会摄走小孩子的“魂魄”。正月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思旧)”。正月里不能要账,“正月上门讨债挨揍”。屋里打伞长不高。男不摸头、女不摸腰。递剪子时要攥剪子刀尖,把剪刀柄让给对方。不挽裤腿儿,不掳袖管儿,不当众咋呼,不说瞎话儿。出门或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说话提及老人时要称呼“您”。敲门时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作客时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不能坐人家的床,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时要开着门。吃不言,睡不语。

要遵循“茶七饭八酒满杯”的待客之道:给客人倒茶时,以七分为限,因“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给客人添饭塞满碗是亵渎客人,应以八分满为准;酒是待客之“神”,给客人斟酒要“酒杯常满”,才能显示出主家待客的心诚与热情。

给客人舀汤、倒水、倒酒时,不能反着手:古代送犯人上刑场时,才反手倒杀头酒给犯人吃;茶酒壶嘴不要冲人,壶嘴冲人表示挑衅、看不起、鄙视,就好像对着别人撒尿一样,也有暗示“送客”、“不受欢迎”的意思。

第六节


用餐“毋搏饭”:不可过量抓取共器中的饭食,这样有争饱之嫌;吃多少盛多少,不准剩;不可大口大口地吃。“毋放饭”:不可把饭取出后又放回共器中,要入口的饭再放回共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毋流歌”: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像“饿狼子”。“毋咤食”:不可吧唧嘴,是表示饭菜难以下咽,有对主人侮辱的意思;吃饭闭嘴细嚼慢咽,不易被鱼刺、碎骨、豆类卡到喉咙,还有助消化、不得胃病。“毋反鱼肉”:不可把吃进嘴的鱼、肉再吐出来,更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毋固获”:不要喜欢吃哪一盘菜,就一个劲地只拈那一盘菜;不能“搅菜”,拿筷子在盘子里乱翻、寻找自己喜欢吃的菜;吃鱼的时不能把鱼翻过来吃;“夹菜不过盘中线”,拈菜只拈面前的,不拈别人面前的菜。“毋扬饭”:不要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饭黍毋以箸”:这里的箸指“匕”,即吃黍饭不要用汤匙、调羹、勺子。“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筷子,也叫“箸”、“筯”;意思是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毋捉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喝汤时不可发出吸溜之声;吧唧嘴、喝汤吸溜是猪吃食。“毋刺齿”: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掏牙齿。

先坐哪一直就坐哪,不能再换位,更不能端着碗满处跑:临时换位会被挨坐的人,以为你在挑剔、瞧不起人;端着饭到处跑,是叫花子在要饭。不要把筷子插立在米饭中,像给死人上香时,香炉里的两炷香;吃断头饭时,就是这样把筷子插在饭里,给死刑犯吃的。

筷子必须平行拿着,不能把筷子拿呈“X”形,这是“打叉”,表示对做饭菜人的劳动,不认可或否定。拿筷子的手指要紧贴着筷子,不能翘起一个指头,像在指着别人,是对同桌人的不尊重。不许用一根筷子插饭来吃:这像当众对人伸出的中指,是对同桌人的羞辱;不许含嘬筷子头,不许边夹菜边滴拉到别的菜汤里或桌上,这是目中无人、不卫生、不礼貌的贱相。

要一手拿筷子,一手扶着碗,不要把另一只手放在桌下,让人感觉很古怪、没教养。尊长不动筷,晚辈不能动,鸡头、鸡腿要先拈给尊长。不许用筷子敲打碗盆:叫花子要饭时,才会用筷子击打要饭碗盆,哀告人们给予施舍;或歹人把蛊粉末放到食物里毒害他人时,才会边念咒语,边用筷子敲打碗盆,以招来饿鬼。

女孩子不能吹口哨,吃完饭不能说撑死了,不能用共用勺子喝汤,嘴里含着东西不准说话。吃完饭,不许舔盘子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命运的表象,只有猫、狗、叫花子,才舔盘子碗,这样做会让家里人一辈子受穷,或吃不上饭。

………………

时代的进步,思想和眼界的开阔,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尽管与时俱进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老规矩”、“老样子”的主干,并没有被视为“封建迷信”和“成规陋习”而全部废除。现代人还是十分需要 “有样子”,不只是给人尊敬、重视、稳重、端庄、亲切……的感觉形象,也对身心发育、身体健康很有益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8-5 12: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