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日太和行之一:明知山有雨,偏向雨山行
好久没有摸过相机了。感觉快门都已经生锈,按起来都有些迟滞了。听说紫荆村的旅游设施的打造已经结束,我决定上山拍点照片。6号,与云海农庄老板陈代刚联系,问有没有床位,他答,全部客满,没有了。而且这几天都紧张。7号是小暑,我与大飞哥到寨沟航拍照片,另外也田野调查一下三和场和凤凰场过去的故事。忽然陈代刚来电话,说是给我留了一个床位,我正在兴福寺拍照片。只好告诉他说,去不了了。 下午3点回到城里,不时有阵雨,闷热。到太和的想法又冒出来了。我查了两天内的天气预报,邛崃地区和雅安地区都是雨。我根据经验,在太和,只要下雨,空气的湿度大,发生云海的概率反而很高。这应该是一个机会。于是电话陈代刚,床位还在不?他说,还在,于是简单收拾一下,开车到太和。我出城时,邛崃正下着雨。从夹关下口子,却发现路上是干的。山上并没有下雨。 晚饭前,看了一下打造的那些旅游设施,确实基本上都玩工了。天然山庄用很多小灯组成的一个长廊,晚上很亮,吸引眼球。 傍晚,开始下雨了。雨还有点大。屋檐的雨水已经不断线了。我都不敢把相机拿出来了。 其实,陈代刚也没有床位了,他安排我住进了云顶山庄。云顶山庄还是比较熟悉,在其后面山上,有一个非常好的摄影机位。我和很多摄影人几次都在那里拍摄。 同住云顶山庄的还有几个成都的老人,他们应该不是摄影人。他们说,他们在今日头条看到了关于太和云海日出的介绍,他们将信将疑,于是到这里来探一下虚实。他们要我预测第二天的云海的情况,我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好说。看大家的人品吧。他们要我早上看云海日出时,喊他们一起去,我答应了。 山上凉快,很快入睡,一觉醒来。5点54分,天已经亮了。雨继续在下,声音很大,淅淅沥沥。我用衣服围抱着像机出门,并喊了一下那几位老人。没有回应,他们可能正在酣睡,还有可能被雨吓住了,不想出门了。 雨打湿了我的头发。在公路上看到了在天边上出现了红霞,我认为日出马上会出现,于是没有去车里拿三脚架,径直往一号观景台上跑。累个半死,到了台上,我才发现出现红霞的地方,不是东方,不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是东北方。随后,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才出现一点橘黄色,慢慢地与东北方的霞光融合在一起。日出的景象没有出现,但太阳光从云隙中射出,出现了漂亮的耶稣光,非常壮观。 雨时下时停,我有时只能在雨中手持拍摄,后来才发现,没有用三脚架,是一个严重错误。我回来看片时,感到画质惨不忍睹。给后来者建议,在太和拍摄,应该有以下的准备,一是要有能在雨中帮助拍摄的雨具,一定要用三脚架,还要有一只200以上焦距的镜头。 十几分钟以后,那几位老人上了平台。他们说,这个526个台阶的游道,他们歇了一次才上来。他们在平台上观景,摆bos拍照。他们看来很惊喜,也很满意。我们互粉,我说是他们的人品好,才看到的,他们说是沾了我人品好的光。 由于空气通透性好,我们还看到南包山的云瀑景观。我上次看到的云海是白茫茫的一片,很多山头被淹没了。这次看到的云海,云只是沉浮在山脚间,山头高耸,云带像山佩戴的项链,当地人叫缠腰云。随着气温的升高,云带开始破碎,成为一小块,一小块的白云,当地人叫朵朵云。 我不知道下次看到的太和云海是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