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石室,从西汉而来,千年弦歌不绝,生生不息。
杜甫草堂,从盛唐而来,千年诗歌圣地,文化高地。
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学校与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博物馆强强联手,是千年对话,是缘分使然,他们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学组织师生30余人来到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 “少陵诗社”研学活动,并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签署了 馆校合作协议。
少陵诗社
“传千秋文脉,振少陵诗风”。此前,成都石室中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倡导发起了“少陵诗社”学生社团,旨在通过学习、研究传统文化,诵读、创作古典诗词的方式,感受、学习和弘扬诗圣“民胞物与”的博大文化情怀,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天府文化”形式、传承“天府文化”精神。活动一经发起,石室中学同学们一呼百应,纷纷加入,并期待着接下来的研学之旅。
草堂寻诗
12月6日下午2:00,石室中学老师和同学们准时来到草堂,分为三组开启了 “草堂寻诗”研学之旅。三组同学分别提前熟悉含有草堂对联的杜甫诗作、描写草堂环境的杜甫诗作,涉及诗人形象的杜甫诗作,通过 “联上寻诗”“景中寻诗”“像里寻诗”,完成 找杜诗对联、标杜诗景观、寻杜甫画像等任务打卡,完成闯关。同学们玩得认真又开心,表示这种方式既新鲜有趣,又活学诗歌。
老师表示,在博物馆这种开放性的场所上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可用资源多,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可视化,可以有效学习。
签约仪式
下午4点,研学活动后,石室中学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仰止堂举行了馆校合作签约仪式。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副校长赵清芳及相关领导、指导老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方伟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方伟和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发表了热情、真诚的讲话,石室中学指导老师王子鹏代表学校社团介绍了“少陵诗社”的指导思想。方伟副馆长说到:“杜甫草堂和石室中学的合作,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精彩对话,是一次巴蜀文脉的历史汇合,意义积极而深远。杜甫草堂有最深厚的诗歌研究基础,最生动的诗歌教育形式,最丰富的诗歌课程资源,最广阔的诗歌教育空间,欢迎各位师生来草堂传承文化,共谋发展。”
最后,成都石室中学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领导上台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石室中学与杜甫草堂共同携手,播文育人。据悉,接下来石室中学与杜甫草堂还将联合开展 “少陵读诗会”“少陵讲坛”“少陵研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博物馆是一个资源丰富、包罗万象的校外课堂,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正如方馆长所言 “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有无限可能”。与石室中学的合作签约,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继与成都市40余所小学校签定馆校共建协议之后,首单与成都市的中学签定的合作协议,延伸了博物馆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校外教育的年龄段,开启了馆校合作、诗教育人的新篇章。未来博物馆与学校将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