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大国,功率半导体器件在我国的工业、新能源、军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而且中国占据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比例超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国。但由于我国半导体器件供需不足,中高端产品依赖于进口,因此为助力国产化替代,华微电子全面发挥自身优势,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多年发展中,突破技术难关,提升产品质量,实现进口替代,一直是国产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方向。
早在1956年,在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半导体科学技术即被列为当时国家新技术四大紧急措施之一,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在西方国家严格的技术封锁情况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诸多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在一大批舍身忘我的半导体人和有担当有责任的民族企业的努力下,从无到有,建立相对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也是在他们不折不挠的奋斗下,国产功率半导体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在缩小,已经逐渐打破国外大厂的垄断。
成立于1965年的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民族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耕耘和积累,华微电子培育了一批掌握功率半导体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从二三级管、可控硅、MOSFET到IGBT和IPM模块的全系列功率器件产品,在大功率产品上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品牌,部分产品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中国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在外界封锁的环境下,在海外回国的一批半导体学者带领下,凭借知识和实验室发展到实验性工厂和生产性工厂,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半导体行业。
在这样背景下,1965年9月,华微电子的前身吉林市半导体厂应运而生,1965年12月24日,经过八天九夜连续奋战,28位创业者在职工浴池里铺成的生产线上,试制成功第一批硅整流二极管,填补了吉林市晶体管生产的空白,被称作澡堂子里闹革命,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华微电子先后实施了三期技术改造,从美国、日本、瑞士等七国先后引进了具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工艺装备,是当时国际上制造高反压大功率晶体管芯片普遍采用的工艺设备。
现如今,华微电子产品已经覆盖功率半导体全部产品类别,已经形成IGBT、MOSFET、SBD、FRD、SCR、BJT、IPM、LED IC等八大系列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