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211|评论: 9

回忆邛州城隍庙 (作者:李思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忆邛州城隍庙
                                                                             (作者:李思谆)
       小时候奶奶天天带我到城隍庙烧香,留下很深的映像。
       邛州城隍庙,即现在的城关粮站,位置在学道街之北端。如果不是一九五二年破除封建迷信将它毁坏,如今一定是成都平原首屈一指的、集合建筑雕塑为一体的一座艺术殿堂。
       城隍庙全纯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柱,规模宏大。十殿(注)内的雕塑皆栩栩如生:阎王威严、判官正气、小鬼凶狠,各种酷刑逼真,无不令人咋舌惊恐,其揭示阳世作恶之人,死后在阴间受到酷刑的惨状,令我记忆深刻。
       最记得是刚一进殿塑的鸡脚神—小脑袋、尖嘴、爪脚,酷像鸡,神态丑恶,手拿一条铁链,脚踏在一个能活动的石板上。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上去,鸡脚神就会身体向前一扑,手里的铁链也随之一抛套向头上,吓得人魂不附体。
       此外还有
       上刀山:一座土山上插满刀尖向上的刀,几个小鬼手中拿着刀叉,将受刑的人赤足赶上山去,个个脚上被刀尖刺得鲜血淋淋;
       下油锅:一口下面烧着大火的大铁锅,里面装满沸腾的油,锅里炸着一个因作恶多端而下到地狱的鬼,但见一颗满脸烫伤、两眼凄楚、悔恨交加、百般痛苦又无可奈何的头在油锅里翻滚。
       锅边两个鬼卒抬起一个鬼犯,正欲将他抛入油锅,后边还监押几个等待受刑的男女,一个个惊恐万状,作着垂死前的无用挣扎;
       锯刑:—个被捆在木架中间的鬼,前后各一个小鬼拿着锯子,从头顶正中往下锯,脑浆鲜血直往下淌,惨不忍睹,看后令人胆战心惊。
       还听到过一个传说:
       庙内殿前塑有一匹白马,有天晩上幻化成一个风流倜傥的白衣青年,跑到附近一户人家中调戏妇女,被家人发现砍了一刀,第二天顺着血迹寻找时,发现原是白马所为。这当然是迷信,但可想而知,那匹泥塑白马惟妙惟肖,而且灵性十足。
       有一次,奶奶指着那个手拿着称钩,去勾一个小孩舌头的小鬼对我说:“你以后千万不要说白话(谎话),你看那个小孩就是爱说白话,所以小鬼就用称鈎勾他的舌头。”我吓得一下子躲到奶奶的身后。此后我再也不敢说谎。
       我一直认为,这种以迷信教化世人的方式有可取的一面,至少它能弥补法律之不足,对那些冲动和贪婪的人可以起到警示、警戒的作用;另外有一些忤逆的子女,法律有时候竟然对他们无可奈何,但他们如果相信因果报应的话,有可能变得孝顺一点;再说如果能让孩子养成善良诚实的品行,不也是很好的吗?
       我到过上海市的城隍庙,若拿邛崃的城惶庙与之相比的话,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当时省政府是决定保留邛崃的城隍庙而拆掉新津县纯阳观的。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新津纯阳观都没法和邛崃的城隍庙相比。可惜的是,当接到省政府的指示时,邛州城隍庙里的雕塑已经拆除干净!
       注
       十殿: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武官王,五殿森罗王,六殿卞成王,七殿秦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

       作者介绍
       李思谆:女,我的同学,生于1942年。我在2012年帮她整理回忆录时获悉以上内容,为了留下民间对邛州城隍庙雕塑艺术的记忆,代发此文以飨读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州城隍庙区域平面示意图》(绘画:聂葆光)

093218i98v89m9ssf189tt.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说明:
       1、图书馆即原湖广会馆,号三楚公所,奉祀大禹;
       2、图中“现在的三步石街”,为城隍庙改成仓库后,从学道街新辟进入三步石街的巷子,在“泰山石敢当”以南。
       3、图中的“大众食堂”原为:三皇阁。民国时刘俊卿改作餐馆,取名:大众食堂。
       4、城隍庙后殿供奉城隍老爷和城隍娘娘,正殿是阎王殿,前殿和两侧回廊是阴曹地府中的十殿。正殿后回廊陈列碑刻和以川剧:目莲救母、劈山救母、活捉王魁、刘石氏打杈、清风亭、李慧娘、郗氏醋等剧情为原型的泥塑人物,造型逼真生动,旨在奉劝世人行孝积德。
       5、庙南戏台名:电章台。寓意川剧《清风亭》中〈雷打章继保〉的清风亭。1950年前在“电章台”西设过米市。
       6、城隍庙东边是武庙(又称关羽庙),西边奶奶庙,背后是祭祀火井县令张睢阳的土主庙 和 秦三庙,另外有可供休憩的煖阁数间。
       7、城隍庙之西是文脉堰,东边是鹤山祠及考棚,南边是庙门及三步石街,街有两道牌坊,三步一石,直通新牌坊街至西街。
       8、三步石街口西侧是湖广会馆(又称禹帝宫,祭祀大禹),街口东侧是三皇阁、白衣庵,西南方是鹤山书院,东北方是邛州考棚、玉皇观(老北街小学处),东南棉花街有:川主庙、火神庙。大小共十余座祠寺,组成明清时期临邛城西北角的庙宇群落。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州城隍庙简介
      
       城:指城墙。隍:指护城河(池)或壕,合称后指保护城市安全的神,由道教敕封,后世建庙供奉,称为:城隍庙。
       清嘉庆《邛州志》216p载:“城隍庙,在州治西,明隆庆三年(1569)建,康熙二十年(1681)知洲黄复生重建,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州段以信增修。”
       光绪七(1881)年,十王殿遭火劫后,再次重修。
       根据
       清康熙《邛州志》载:“西汉公孙述城在今城隍庙右侧,高垠直上,路口土城是也。”
       推测
       明隆庆三年(1569)始建的邛州城隍庙,其位置在“善恶坝”(讹音:常绿坝)地方,为城隍庙前的坝子。而“善恶坝”地名,应取自城隍庙的《善恶昭彰》匾。
       康熙二十年(1681)知洲黄复生重建城隍庙时,东移至三步石街口;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州段以信在原地增修;光绪七(1881)年失火后原地重修。
       重修的城隍庙由:前殿、正殿、后殿、两侧回廊及中间走廊组成,形如田字,庙南有戏台。
       全国各地城隍庙的城隍,并无特定原型,或是民族英雄、甚至是民间见义勇为者。当地人将他们当成守护城市安全之神供奉。
       根据邛州城隍庙东边的武庙供奉关羽推测:邛州城的城隍神即关羽。因为关羽为蜀中名将,忠勇可嘉,深受四川人民爱戴。
       1950年,为因中国人民解放军18军进军西藏,将城隍庙、武庙等,改建成仓库作军粮贮备,称为庙子仓,后称城关粮站西仓库,2016年列为棚户区改造而拆除。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图片中为始建于1952年的苏式粮仓

102754zf7fskd32dz9fdxs.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60135019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丁的《坦言
      

       2016年7月,曾因拆除城关粮站西仓库用于房地产开发,而在邛崃麻辣论坛上引起热议,并引来一些媒体的关注,此时的我才从网上获知上述“焦点”。
       以上热议和媒体关注,受到了当届邛崃人大主任王一田的重视,王因而找到唐文栋,提出由唐和我合写一份调查材料,并以此材料作为群众反应依据,上报给当届邛崃市政府领导及成都市有关部门,以期得到支持和明确指示的建议。
       于是我和唐文栋立刻马不停蹄地进行调查探讨后,终于写成《关于原地保护并利用老城关粮站西仓库的建议》而完成了任务。
       按说,上述那场热议,应该有一个大家都期盼的好结果,于是我在《建议》写好后不久便去了武汉。然而当我数月后回到家乡时,却偶然在一个场合听到一位前某局级官员如下内容的讲述,大意是:
       上届市委领导在组织讨论以上《建议》时,有人说该《建议》是“一个自以为是邛崃文人的人写出并交给上边的,后来没有声音了。”
       故而该《建议》被推翻,还说城关粮站将继续拆除用于商业开发。由于2016年8月中央已从备战角度出发,明确通知:“全国粮库此后一律禁止拆除!”但那个献策者说:“将城关粮站仓库拆除后,在异地选址重建也不算违规!”
       如是云云。
       虽说该名官员不知道我就是凡丁,但此刻的我仍然无地自容,也无言以对,深恐他知道“一个自以为是邛崃文人的人”就在他的眼前。
       想我凡丁在个别人的眼中,竟然被成为“一个自以为是邛崃文人的人”了,多么难听!多么挖苦!多么伤人!
       而那些“真正的”邛崃文人和大家、学者们,从来不屑于在邛崃论坛显山露水,却善于在背后放冷枪和暗箭,当面是人,背后是鬼。难怪曾有网友惊呼道:“邛崃论坛不热闹》了!”(见邛崃麻辣论坛标题《邛崃论坛不热闹》)
       继续坦言吧!
       凡丁之所以叫凡丁,就是因为只有初中三期的文化程度,作者曾在回忆录:《把往事留住》的前言中早已作过交待,至多算一个识字份子,从来未把自己定位到过文人阶层,而是定位于凡丁。
       由于凡丁自惭形秽,特别忌讳参加一些真正文人的圈子和聚会。当偶然有人称我为“老师”时,感到很不自在,便纠正道:“就叫我凡丁吧!我虽然写过近三十万字的回忆录:《把往事留住》,但那是我数十年工作生活累积的烙印,从而好写的原故。”
       又虽然写过《临邛古城的变迁》等数篇调查和探索、发现类文章,但那纯属偶然的机遇,同时出于对邛崃历史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因为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邛崃人。
       可能我特立独行的探索发现式调查和推论,从未顾及他人的感受,抑或对某些部门的人来说,还有越俎代庖的忌讳和嫌疑,而我独辟蹊径的思考方式又有点前卫,除了旁征博引,从不人云亦云或者固步自封,所以招致非议就在所难免。
       既然如此,加上我有眼病,我本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告别网络,去一心一意伺弄我的花草的,可是我的俗根性未了,当我在十方堂发现了疑似卓王孙冶炼熔炉(参见《邛崃十方堂惊现疑似卓王孙冶炼熔炉》)之后,自以为是有责任感的邛崃市民的我,便又一次冒充起邛崃的文人来,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还认为非如此则对不起历史和先人。
       虽然我的探索发现,当前不能对地方历史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但我担当生前事,留与后人评,并自以为这是我人生的意义。
       冬去春来之际,我想选择一个雨后天晴的日子,在网上将那床“旧棉絮”—《关于原地保护并利用老城关粮站西仓库的建议》翻出来晒一下以防它生霉。也许那床“棉絮”已经破旧,但笑骂由他笑骂吧,我行适我素而已。
呵呵!(该文链接地址:https://www.mala.cn/thread-13778243-1-1.html
       2017/3/25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写成后不久,城关粮站西仓库和明清时期形成的老街:学道街、考棚街、善政街、三步石街作为棚户区被悉数拆毁,成为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但时至今日未见开发,稍微平坦的地方已然形成无人管理的、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民间停车场,拥车族不妨前往探视!
而那个献策者所谓:将城关粮站拆除后在异地选址重建而“不违规”的北仓,如今却规划建设“相如汉赋文化公园”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