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427|评论: 5

[原创·贴图] 营山白塔的前世今生 连载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8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这座白塔的来历,我们现在的营山人基本上都给当时的情景作了如下几种的想象描述。这些想象有的应该是根据史料证据合理想象推测的,有的则是故意为了打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白塔公园而故意人为杜撰和虚构的。反正都是早已烟消云散的一两百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人都早已作古化为泥土,所以也就不再顾及真伪虚假了,只要围绕县志的营山史料,即使是凭空合理虚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也都是死无对证,不会有什么法律责任了。而正是这些想象的推测,则一起构成了今日白塔公园主题由来的名正言顺的历史背景缘由。

既然如此,那就把我所找到的几种主流传说都一一复制于此,以满足大家茶余饭后的好奇心吧!
传说一:相传宁远杨尚容来营山作县令时,听说营山人才辈出,就是走不出去,便带领县衙随从站在县城至高点,即南门外印台山(印台山到底是哪里?会不会是现在的翠屏山呢)观察,顿觉悟出因果,是因县城形若船形,东西南北均被南、北河围绕,由于船无桅杆不能靠岸所致。于是他决定在城东梅家梁上(县志说是梅家桥侧的山梁,这里怎么变成梅家梁了,到底是县志有误,还是梅家梁有误呢?希望原来住在白塔附近的人们可以更正一下)建此回龙塔。塔建成后,营山连续三年出了9个翰林这就与此塔九层横额“文运出海”相呼应。

065548abn44q99do5fv1n4.jpg

传说二:据传回龙塔之所以修建,乃清道光时,辽宁宁远扬上客(宁远,我知道的有辽宁宁远和湖南宁远,但杨上容肯定是湖南宁远才对,这位先生在这里就实在错得太凶了,并且连杨邑令的名字几乎都错完球了),署理营邑,到任之后,首先察看地形,了解民情。登绥山之巅,俯览全城县城东西长而南北狭,宛若船形,文庙高处似舵,纸市、外南、盐市、小北四街,犹船橹四友。唯缺船桅,荡舟江河,飘泊无定。虽说营山人才辈出,就是走不出去,(这个说法我不赞成,其实在修白塔之前,营山在宋明清之前就已经出了很多进士人才了),顿觉悟出因果,是因县城形若船形,东西南北均被南、北河围绕,由于船无桅杆不能靠岸所致。逐决于梅家桥回水泊梁上(这个对修塔之地的地名说法还很有意思,需去当地考证后方知是否如此)修建回龙塔,以正文风。

psc.png

于是他决定在城东梅家梁上建此回龙塔。塔建成后,营山连续三年出了9个翰林(查营山县志从1824年修白塔之后,一直到清朝结束光绪止,营山后来出了18个进士。贡生、武举之类则未计算于此了。是不是出了9个翰林,县志无载,自然9个翰林之说也就不可为信了。所以这是一误)这就与此塔九层横额“文运出海”相呼应。回龙塔建成,好似船桅矗立。虽然激流漩涡之中,而船行若走矣。此塔又似文笔,直指魁斗、文星高照,日月增辉.之后,县内举子赴考应试,先后会进点翰者多人。后人赞曰:“白塔城,文风正,朗水清,乐升平”,以修塔架料建造了“云凤书院”,即现在的营山云凤小学。
营山县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回龙塔进行了维修。由于年久失修,塔身和塔檐的护面石灰脱落,塔檐多处垮塌,塔基石碎裂,中心柱被雷击。(何时被雷击查无详细的资料)为抢救县城惟一的标志性建筑,县政府投资12万元进行全面维修。

psc (1).jpg

传说三:“营山十景”的白塔一座,名叫回龙塔。史料记载,该塔系清道光四(1824)年孟春建造。砖石结构,九层楼阁,塔内有石梯88级,盘旋而上,直通塔顶。民间传说,当年造塔的原因,是知县杨上(尚)容不忍看见“当地读书人敬教勤学却职官渺渺,进士无几”,于是造塔避邪。塔成之后,“县中举子赴京应试,会进点翰中榜者居多。”回龙塔建成后,用于搭脚手架的木料太多,弃之可惜,杨上容用它来修建了云凤书院。(此说如果是真实的话,那可能当初白塔就是先搭外围木架,然后再逐层修建起来的)
此后在清朝的八届科考中,营山县文人学士应试点翰者9名,贡生88名,巧应回龙塔9层88级之数。(这里又是在牵强附会了,上面已经说了营山后来只出了8个进士。贡生的数量我无从考证。并且修塔的数量就一定预示着以后会出这么多人才吗?这一点是故意说建塔的灵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与其说是回龙宝塔显灵,还不如说是云凤书院立功。
回龙塔的建造者为杨上容并无争议,但关于云凤书院,有的史料记载却另有其人:道光六(1826)年知县夏文臻(江西人)一上任便“首以人才为念”,当“询知邑无书院兼乏考棚”,目睹来县参加考试的一千六七百童生,“备桌凳而来者,拥塞公门,一遇霖雨,苦不可状”,便商议士绅,按粮捐输。先修了云凤书院(师范附小前身)的讲堂、学舍,接着修了考棚16间(地址在今会展中心右侧),可容2000余人。书院在知县的亲历主持下建成,其后“士子锐意潜修,养成利器,营邑得以山奇水秀,代不乏人”,成为蜀中佳话。
史上营山,是一个文风丕振、文运亨达之地。在清一代,经皇帝主持的殿试考取进士26名,在四川全省100多个县中居第五位,被誉为“科第仕宦,甲于蜀都”。这是与一些知县重视教育分不开的。


psc (2).jpg

psc (3).jpg

psc (4).jpg


psc (5).jpg

psc (1).png

传说四:太极定位营山城
(这也是我认为最精彩的一种想象推测了,至少根据古时堪舆风水之说,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充满一定技术含量,至少故事比较生动,不得不让人信服!)
营山古城,其山脉来龙,源于川峡交界之米仓山,入营后经回龙镇石牛山、丰产乡木樨山和衮山、朗池镇张家山后,落脉太白山(县武装部所在地),山前为一条形宽阔平坝,古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选址于此,设县建城,名为朗池。因县城四周的小山状如营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2年)改名为营山。营山河(经县城一段俗称北门河)与南门河(今汽车站到翠屏山之南门河段称怀德溪、今翠屏山至流二河之南门河段称潆回河下段)自西向东顺流,而潆回河上段(今叶家河<古宝石河>)却自东向西逆流,迂回曲折,环绕翠屏山后与南门相汇,清代同治版《营山县志》称潆回河为“营邑风水之要”。
潆回河逆流回旋之水,为何为营邑风水之要呢?
览观其象,翠屏山乃天然营垒之中心,朝揖翠屏山的营垒群峰,将县城围成一个盆地;东西对流的怀德溪与潆回河上段在翠屏山下环绕交汇,将县城分成南北部分而成两仪;耸秀的翠屏山环顾四周,浑然天成一个易经八卦图中的太极。有道是“翠屏耸秀是太极,潆回怀德分两仪,营垒群峰为四象,象演八卦成营邑”。
太极文化影响中国人文文化数千年,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是《易经》,而太极又是《易经》元气宇宙观的核心,类似于现代天文学中大爆炸宇宙观的“黑洞”,是产生和构成万物的最初本源——天地未形成以前的宇宙处于混沌未分的元气状态。太极的演化而使元气分化成清轻的阳气和浊重的阴气,阳气变成天,阴气变成地,然后天地又化生出万物和人类。先民选址于天然的太极图地形立县建城,取“太极定位”之寓意,与千年之后的当今文明仍然相通相融,相得益彰。
自太白山回溯来龙二里许,出脉分支,一支向西,连起两峰,与来龙合围而成一玲珑毓秀之西月湖;一支向东,起顶结穴,建成邓锡侯父墓之邓家花园(邓锡侯乃抗日名将,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四川省主席),形成生态与人文互补的“太白邀月花园陵”景观。
太白山为县邑灵气毕萃之地,古人于此建奎星楼,(奎星楼其实是白塔之后才建的)立文庙,乘地脉应天星而培人文,作舟楫以济巨川,千钧重任,一柁为主。湖南宁远杨上容来营山作县令,又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在城东梅家梁上修建31.2米高的六棱锥形九层回龙塔一座,与文庙相对,配文峰以聚水口之气,主全县文运昌盛。塔建成后,营山连续考中6名进士,其中4名点翰林,正好与此塔横额“文运出震”(震,即东方)相巧合。
在中国这个推行儒家文化的国度,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学子们走的是一条“读经——科举——仕进”的人生道路,耕读为本和风水福荫子孙的观念与此相伴而行,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成为先民生存发展的人生走向和习俗。营山选县城、建文庙、立文塔,文风鼎盛,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之美誉。宋、明、清三代,营山考中进士57人,其中清朝26人,占全川第五位,仅次于成都、华阳、富顺、涪陵。明清时期的龚、侯、罗、马、李、于、陈、张八大望族就有25人,占两朝进士32人的78%,其散落在乡村的各色古宅,形成“巴蜀进士居”的亮丽风景线。
譬如,营山李氏一族,其先祖落居小桥白岩寨下李家沟,脉发黄渡景阳山,途经延寿寨、印合寨诸峰,起伏延绵数十里,至小白岩寨后,顿起高峰白岩寨,寨上又起狮子包等五大星峰,俗谓“五星聚讲”。其李家沟主峰狮子包,全为白岩硬石,高为五峰之首,孕育出李家4名进士和60余名举人、贡生。其中,李初元为明嘉靖甲辰(1544)科进士,历河南监察御史,秉公执法,清廉为官,卒于乡试贡院,启其箱箧,仅有遗金五钱,敝袜一双,人感其廉。其子李彭年中举入仕陕西知县,其主笔之明代《营山县志》,为营邑现存志书之最古版本。
再如陈氏一家,祖籍江西,通风水的陈思义先祖,明代中叶入营,落户小桥,娶当地民女为妻,育有五男。延师教子,兴家置产,富甲一方。其精美典雅的古宅,脉发景阳山,前遥皇后背,脚下有陡滩,右边灵鹫寨,左边有小山,侧河进流江,山水紧相连,孕育出4名进士和30余名举人、贡生。脉系么房后裔的陈周政,明天启辛未(1631)科进士,甲戌科钦点江南会试同考官,后任宁国知府,太蓬山留有其“吞云吹月”的手迹石刻。其后裔陈怀玉、陈跻敬父子双中进士。源出长房支系的陈会,祖孙三代十二男,五桂飘香无白丁,京城翰林省学政,知府知县世所稀。陈会是康熙47年(1708)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康熙56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康熙59年出任一品江南大主考。陈会为政勤廉,卒于其任,柩归原籍,朝廷为彰其德,雍正帝钦赐“文谥先贤大士江南大主考陈公讳会之道碑”一块,立于其坟,文官过此下轿,武官过此下马,鞠躬朝拜,崇敬缅怀。
还有于家,祖籍广西,其先祖于绍,为明朝营山第一任知县,后裔散居营城,清代考有于之辐、于德培、于式枚、于式棱4名进士。式棱之兄于式枚是光绪6年(188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居邮部、礼部、吏部、学部侍郎高位,曾被光绪帝钦点为考察宪政大臣出使德国,其“行宪政、兴教育、备人才、择疆吏”的建言受朝廷嘉纳,声望显于朝野。邻里为争一墙之地,欲求式枚之力以兴大讼。于式枚回信引“千封书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句相劝,双方为其所感,遂息讼言和。其跨越时空的和谐之举,至今传为美谈。
(不过对于于式枚的这首让墙诗的故事,其真实性我并不愿苟同。
“六尺巷”故事相关的“让墙诗”现在我们看到有几个版本,涉及到的历史名人故事版本全国不下二十个,内容大同小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传说桐城“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清末姚永概《旧闻随笔》: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为六尺巷。
明末叶廷秀(1599-1651)所著《诗谭》卷九《东野让一步》,其中提到,大学士郭东野为翰林时,其封翁家与邻人争一墙界,寄书于东野,东野漫上以诗云:“千里封书只为墙,让他几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目前见到的“让墙诗”最早出处。叶廷秀所著《诗谭》十卷当初刊于作者抗清被俘遇害前,应早于金武祥合刊《栗香随笔》二百余年,亦早于《坚瓠集》之刊印。如前所述,叶廷秀的这一则记载和里面的“让墙诗”甚具“独创性”。单以这首诗的形制而言,实堪称开了现代新编“六尺巷”故事之先河。

(但从那首诗出现的时间先后来说,六尺巷让墙诗的营山于式枚之说,我还是不愿相信。)
psc (6).jpg

psc (7).jpg



但在我看来,写这一段文字的人还是很不简单。以上几种说法,基本上就是白塔公园白塔来历的最主要说法了,其实几种说法几乎都同出一源,谁是最初的作俑始者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大家心意都是一样的,就是齐心协力想用以白塔为主题,以寥落的县史为线索,展开各种想象,以文字的方式塑造白塔从无到有的孔雀历史,并且还要结合营山历代所出的大大小小留史有名的人才,最终归功于伟大白塔“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之美誉,让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凭空打造的白塔公园,充满更多浓郁的人文历史底蕴色彩。
其实白塔,就是当年那座孤零山梁之上的老塔而已,不过有些幸运地披上了今人如此慷慨恩赐给它的这一身新装,所以才如此骄傲得意地屹立在众人眼前。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
感谢当初动了此念修建白塔公园的那些人!
薛建秋,也许该算一个吧!



psc (11).jpg

psc (12).jpg

psc (13).jpg
这就是现在南门河与北门河两河相汇之处,南门河就是古时的怀德溪与潆回河
合为一流。在最开始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有关怀德溪和潆回河的古籍资料我并未亲眼找到。也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真实可靠?
不过这南门河的真实由来倒好像确是如此,好久有空闲,好好顺着南门河去寻找一下怀德溪和潆回河的真迹,看看它们到底发源于何端?
那天在寻找到这两河交汇之处时,我就想为什么营山人不把这怀德溪和潆回河的历史挖掘出来,以后在这里专门立一个标志。
在以后即将打造的南门河治理工程项目中,希望有关部门以后能够好好将这段历史挖掘整理出来,将怀德溪和潆回河的古时名字以标志牌的形式展示出来。
现在的南门河一直都被城市楼房街道遮掩在地下,暗无天日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下暗河。
也不知道当年那些只图眼前方便遮盖南门河扩建营山老街的官员们如今有何感想?现在我们又要重新将那些建筑遮挡之物全部拆掉,重新让南门河重见天日,在城中以翠屏山公园为主还南门河真实面目,希望以后的营山城中,南门河治理工程早日顺利完工,让营山城中有一条清水荡漾的南门河,最好那时候我们还是叫它们怀德溪和潆回河。
以后若是政府真要以怀德溪之名重新命名的话,我愿随时参与怀德溪源头溯源和历史考证工作,让曾经的怀德溪水再次清澈自由地环绕着翠屏山流出营山县城。
psc (8).jpg

psc (9).jpg


psc (10).jpg

最近这段时间,我终于在万历版和乾隆版《营山县志》里面找到了关于怀德溪的记载。
万历版是1576年编修的,乾隆版是1743编修的,两本县志时间相距167年。在万历版县志上关于怀惠的记载有两处,一处为:怀惠溪在县西一里环带书院前至流二桥与北观河会。另外一处为:怀惠桥在县西一里旧名通济知县严杰重建市民陈積童修。
乾隆版县志上记载怀德溪为:治西一里有近贤书院今废。
万历版县志里所记载的两处怀惠,一处是叫怀惠溪的水流,一处是怀惠溪的桥。无论县志怎么变,时间怎么变,但营山县城附近的自然水流基本上从古至今变化不大,至少在古代近乎原始状态之下,水流山川几乎都是一直保持原来的自然状况的,不像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借助有大型机械设备,动不动就推山填河,很容易就可以将原来的一些自然山川水流给人为改变掉。但在明清时候,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营山县城的变化,其实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以前的老县城的改变,也不过是最近这二十多年才发生的。在九十年代之前的营山老县城,几乎就是一条老长街而已。所以营山县城周边的那些溪河水流,大家都是心中有印象的。
所以,根据我们老营山县城周围水系来分析,在县西一里,同时出现在明朝万历版县志里面的怀惠溪和怀惠桥,就可能都是同一条水流了。
也就是说在万历年间,这条在县西一里的水流叫着怀惠溪,并且它的上面还有一座怀惠桥。
但过了167年之后,在清乾隆版县志上我们就再也看不到明万历县志所记载的怀惠溪和怀惠桥了。只有“治西一里有近贤书院今废”的一条叫怀德溪的水流。
两相对照,百思不得其解,同样一个地方,怎么就会出现两个名字不一样的水流呢?要是我们不熟悉的地方,也还罢了。但营山这地方,我可是闭着眼睛也能心中有数的啊!唯一一种解释就是,距县西一里的那条水流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明清两本县志上所记载的名字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这条水流,在明代万历的时候叫着怀惠溪,而167年之后的乾隆时候,则又被记载成了怀德溪。
虽然只是中间一字之差,但却名字全变了。
到底是为何将原来的怀惠之名,变成了怀德之水?我至今都没有找到答案。
到底是人为有意将怀惠之名改成怀德之名?还是当时写县志的人大意疏忽所出现的致命一字之误呢?




这就是两河相汇之后的真正朗水了。
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浑浊的营山河,而不是杨上容刻在迴龙塔上的砥柱廻澜的波澄朗水了。
少年时候,我还在营山的北门河里游泳过,在垮拱桥,在北门桥的棕子湾,那时营山城还是一条老街的老城,不过四五万人而已,河水是清亮的,还没有什么污染,所以随时都可以下河去洗澡。粽子湾那里的河边还有一些竹子的倒影,很多人晚上会在河里去洗澡。跨拱桥那里的河凼里,我去洗过好几次。现在湿地公园那里其实以前还没有什么竹子,现在我们所看见的那一片麻竹,不过是2000年的时候,好像是一个叫司青的人在那里靠国家的林业项目栽的一片麻竹,没想到几年后就长成那样一大片的竹林,更没有想到的是那一片麻竹林,后来竟然不知从哪里招引来许多白鹤,那些白鹤筑巢于县城河边备受保护,很快就安居乐业,子孙繁衍,于是便成为县城一景,后来索性以此为由申请有关项目资金,竟然一拍即合,经过一番打造之后便有了今日所见的白鹤朝祥的湿地公园之景。
但现在的营山县城,估计人口已有二十万左右,城区也一下子暴涨了好几倍,人多生活污水也多,自然昔日清亮的朗水也就浑浊不清了。
也不知道,我们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杨上容那时所看见的波澄朗水那一天了。
psc (14).jpg

这就是南北两河交汇之处了,它将怀德溪和潆回河收归一起,然后从这里与北门河两河相聚,形成今日营山河,过去的朗水,然后一路继续东流而下,经过营中校门,再从巍巍迴龙塔下流经而去。所以,我觉得以后也应该在这个位置立一个标志。要么南门河,要么潆回河。

看了上面那些关于白塔的想象推测传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再来好好看看留在塔门上的楹联内容了:砥柱廻澜波澄朗水 奇峯拔地秀啟绥山

psc (15).jpg

所谓“砥柱”,也就是中流砥柱之意,既有砥柱,就必有中流。
但在白塔,甚至在整个营山,都没有哪条江河可以称得上砥柱的中流。营山是一个缺水之地,就拿白塔那里来说,不过就一条小河沟而已。营山水系,大体来说主要就只有三条水系,流江河、消水河、营山河,这三条水系最后在黄渡汇入流江河一直东去流进了渠江。
另外就是城南发育的文峰河与封窦发源的水系汇合,经过渌井境内最终朝西流进蓬安柏杨河流进嘉陵江。
现在我们在白塔所看见的那条小河,也就是我们营山境内的第三条水系,我们叫着营山河。当然,营山河,也只是我们现在所叫的名字,在杨上容那时,人们则把它称之为朗水。
所谓朗水,自然就一定与古时营山的朗池有关了。
关于营山朗池的历史,县志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在今营山县城守镇置朗池县,属果州(州治今南充市)。唐大历五年(770)朗池县治被焚,迁治于歇马馆(今营山县城)。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朗池县为营山县。以前政府办公大楼后,有一池水常年清澈见底,人们习称为朗池,因而得名。清朝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蒋予籓亲书“古朗池”三个大字,刻石碑立于池旁。
所以当宁远人杨上容在营山县衙门里当邑令的时候,他一定对营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有了一番了解。这又是他考上进士的第一次暑理营山,所以对于修建廻龙塔一事,应该是竭尽全力,这幅楹联的诞生,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句斟字酌之后才最终定案的。
朗水,取朗池之意,也就是营山县城经过的从白塔下向东流去的那条河水了。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营山河,到了白塔下面的营山河,其实是由我们现在所叫的北门河和南门河两条河流组成的。
北门河的上游,发源于清水乡红岩子沟,北向南流,经丰产乡至城附折向东流,再经朗池(县城段称为北门河)。
而南门河,今汽车站到翠屏山之南门河段古称怀德溪,今翠屏山至流二河之南门河段古称潆回河下段,自西向东顺流,而潆回河上段(今叶家河)却自东向西逆流,迂回曲折,环绕翠屏山后与南门相汇,清代同治版《营山县志》称潆回河为“营邑风水之要”。
所以南北两河在今化育桥上游文凤学校对面处两河相汇,合二为一,最终经过感应寺和营山中学校门,再从白塔下绕过往济川、东升、骆市、小蓬、沿码等地折向北流,最后于黄渡汇入流江河。
所以,从风水的角度来说,选在白塔位置,就是镇守营山县城的水口位置,那是城邑最重要的风水之地。
过去古人读书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以及正史,还有诗词歌赋,没有象现在这样的专门数理化课程,主要是重文。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过去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经典,其实就是那时古人所学的基础知识。
而其中的《周易》是他们的必学功课,《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它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长河里,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书,也是谜案最多的一部书。我们现在所谓的易经八卦,看命算卜,风水堪舆之术其实都来源于此。所以那时当官的人,特别是可以考中进士的人来说,对周易,对风水、堪舆之说其实都非常的相信和讲究,也是一个个藏龙卧虎很有本事的。
所以,对于一个县城的风水和家里的风水,很是讲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把地形山势一看,罗盘一打,就可以切中要害。哪里像现在的人很少有真正懂得这些学问的人了。

psc (16).jpg
从这两张过去老县志上的地图山就可以看出白塔所修建的位置,恰好就是营山的水口位置。在过去的风水学里,水口是一个城邑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水中一般有龙,龙有孽龙,民间一般提到妖孽总会联想到蛇与孽龙,比如,《白蛇传》里的蛇精,法海最后是用雷锋塔把它镇压住的。小时也听大人们说起白塔的龙门阵,白塔下面压着有蟒蛇,所以在修建白塔公园的时候,营山民间不是也有很多人说白塔下面河里挖土机挖死一条大蛇的说法吗?这事好像还在营山论坛有人发过贴,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我至今都没有去仔细关注过。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水中有孽龙水怪在民间传统意识中还是有一些市场的。不过现在我们都知道龙这种东西都是神话而已,不足为信。不过在过去古代的时候,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现在是有很大差异的,龙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妖孽一般都是在地下水中兴风作浪,为害一方的,所以在风水要害处修建一座迴龙塔,将孽龙镇压住,龙就无法到处作怪为害了,就只能围绕着塔子来回缠绕扭曲,所以迴龙塔之名,大概也就有这个意思吧!
psc (17).jpg

营山县城四周都有山把守,唯有朗水穿过的中间地带是较为宽敞平坦的。所以从风水学的角度,就一定要守住水口,镇着去脉。
这塔门正对的方向,应该就是正西方向。
“奇峯拔地秀啟绥山”,也就是希望以后绥山更秀美!这可能也是他建塔的最终愿景。

psc (18).jpg

古时修塔,一般都有几种以下作用:
1、作为墓碑
2、作为崇拜物
3、储藏宝物
4、作为景观
5、补全风水
6、镇压妖邪
7、保全文运
8、指导航向


从杨上容修廻龙塔来说,应该是镇压妖邪、补全风水与保全文运为主要目的。
由于塔在封建社会里的宗教地位显著,塔走向世俗的第一步便扮演了补全风水的角色,在营山县城要想扼住水口,就选在风水欠缺的部位建立一座塔其作用可抵一山。通过建塔来镇邪压妖和保全延续在科举考试中的运气也是当时最普遍流行的一种做法。
一般古时修塔要么修回澜塔,要么修文昌塔。回澜塔,一般是镇邪镇住水患,保一方安宁。
据说回澜塔始建于明朝,后也叫镇江佛塔。后来各地都兴起兴修“回澜塔”,后来也叫“廻龙塔”。据说最开始的廻龙塔,其实叫‘围’龙塔,因当地方言‘围’与‘回’的发音非常接近,‘围龙塔’常被念成‘回龙塔’。到明代重修此塔时,便正式更名为‘廻龙塔’。此说属想当然的道听途说,毫无根据。“回龙塔”也写作“迴龙塔”,“廻龙塔”。“ 迴”是后起字,它的意义早先写作“回”。“回”的意思是旋转。回来、回去是后起的意义。回龙塔的意思是将兴妖作怪的孽龙回绕,锁住,以消除水患灾祸。
文峰塔则明显属于楼阁式的风水塔类。
凡是有风水意义的塔,诸如镇山、镇水、镇邪、点缀河山、显示教化等功能,我们都可以叫做风水塔。当然,我们常见的风水塔主要是为了振兴文运,它盛行于明清时期,和科举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宅经纂》说:“凡都省府县乡村,人文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文昌塔,又称文风塔、文峰塔、文笔塔。为最常用之法器,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文昌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旺文。
古人非常重视文昌,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文昌塔、文昌宫、文昌庙之类的,原意属星官名。即常说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称" 文昌帝君"的。主读书功名事业等。所以,"文星"是深受文人崇拜。
营山现在我们所叫的白塔,其实在杨上容最初所建的时候,并不是叫白塔,而是特意刻字叫着:“迴龍塔”,此塔建于现在我们叫做营山河,古时称为朗水的流出营山城口的位置,用于压龙镇邪,保全一方平安,文运昌盛。所以在五层正对河水来势之处,还刻了“小鹰塔”三字,盘旋头顶的鹰,历来都是蛇的致命克星,鹰盘踞塔上,正对顺流而来的水中孽龙,鹰眼犀利,随时都可以俯冲猛扑下去,直啄龍眼。所以现在我们所见的营山白塔,除了底层的“迴龍塔”之外,在五层还可见“小鹰塔”三字。很多人对白塔叫“迴龍塔”都是知道的,但为何又刻有“小鹰塔”三字,就未必都能理解了。所以,这里我特意解释一下,一塔两个塔名的由来大致便是这样的。

而营山白塔在修好之后,杨上容亲自署名为“廻龙塔”。可见主要的风水意义还是补缺风水之缺,以镇邪压妖,保营山平安太平为主。当然,也可能有现在我们所说的保全文运之说包含其中。总之,修塔的目的,就是保营山安宁,让营山多出人才。
但他没有取传统的回澜塔之名,也没有取文昌塔、文峰塔之名。
而是自己取名“廻龙塔”。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8-18 08: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迴龍塔、三星塔、小鹰塔,白塔有几个名字?迴龍塔和回龙镇(区)有没有什么关联?

发表于 2020-8-18 09: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8-1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塔内部是什么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1:5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8-1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一篇文章,仔细阅读了,涨了知识,我是土生土长的营山罗姓人,在过去就是营山的望族,就是白塔保护了我们,罗氏家谱里有很多介绍,但我没有去阅读过。从小就在白塔里玩,在北门河里戏水,家住南门河边,有很多的历史渊源而骄傲。
辛苦剑哥编辑整理挖掘。继续关注。有空与你一起去创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