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成都老牌“牛校”——树德中学也传来喜讯: 涂婳考出四川省文科最高分676分!
文科640分以上4人!
理科700分以上3人,690分以上28人!
这份出色的“育人成绩单”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树德中学的学霸“养成记”……
余若溪
理科总分704
语文121,数学150,英语147,理综286
爱好广泛作文大赛曾斩获全省第一
“查到成绩时还是很惊喜。”余若溪说,自己的成绩一直在年级三十、四十名左右,高考属于“超常发挥”。目前,她已经决定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和许多同学一样,暑假准备考个驾照,再提前学习一些大学课程。
“超常发挥”依赖于稳定的心态,据了解,余若溪一直是个阳光、大气又有些内敛的女孩,兴趣爱好广泛,也会看小说、追动漫,平时学习累了,还会弹弹吉他、做些手工。
大量的阅读积累也造就了余若溪不俗的文笔,高一她参加北大“培文杯”作文竞赛,斩获全省一等奖,可谓理科生中的“全能型”学霸。
谈到“学习秘籍”,余若溪表示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上课的时候就要把知识理解、吸收,作业要在学校完成,回去了更多时候要做一些拓展。”她从来不上第二个晚自习,“因为我在‘二晚’之前就能完成作业,所以‘二晚’的时间就用来自主拓展、总结。”
谈母校:学习既“紧张”又“轻松”
在树德三年,余若溪觉得既“紧张”又“轻松”:“学习很紧张,学习氛围浓厚,但课余很轻松,学校不会压榨我们的时间,校园活动也非常多。”
高二学校举行中文戏剧节,余若溪报名参加了舞台剧《芳华》的表演,“每个班都会参与,我当时出演了一个小配角,也是一种新的挑战。”这段经历成为了余若溪难忘的回忆。
时光匆匆,已经毕业的余若溪谈起树德中学充满了感激:“学校的管理非常人性化,也很贴心;老师们都很好,教我们物理的吴老师很有趣,经常跟我们讲故事……”
“感谢树德中学,让我的高中生活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余若溪说。
王晋豪
理科总分702
语文127,数学145,英语139,理综291
热爱生物化学愿学医报效祖国
高考取得了702分的好成绩,在王晋豪看来“有得有失”:“语文比我估分更高,但英语不如预期。”模拟考试排名在全年级前十的王晋豪,也有着学霸的“小烦恼”,“平时英语真题练习能拿满分,这次有些小小的遗憾,但成绩总体还是比我估分高,我很满意。”
接下来,他准备填报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因为我喜欢生物和化学,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伟大,我觉得国家未来可能需要医学方面的人才。”王晋豪说,“再加上家里有很多学医的亲戚朋友,耳濡目染吧。”
学霸的秘籍总是相通的”:复习、高效、心态稳
“我没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我身边同学都是这样的。”王晋豪认为,学霸的“秘籍”总是相通的:复习、高效、心态稳。
“首先是要保持有频率、有节奏的复习,不然知识点总会有遗忘;其次要劳逸结合,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不会‘死读书’,既要高质量的学习,也要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阅读;最后就是要沉静,不能浮躁,保持平稳的心态,这些老师们都会强调,最后就是看谁落实的比较好了。”
除了学业,王晋豪还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高一的全国中学生环境地图制作大赛,拿下全国一等奖;高二的JA青年学生公司大赛,担任学生公司“艺术总监”,设计环保手账本,以西南赛区第一的好成绩“杀入”全国二十强;他还参加过学校的英文、中文话剧节,包揽多个奖项……“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的体验。”
难忘语文老师的箴言让人受益终身
王晋豪的“树德回忆”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氛围和可爱负责的老师们。
“每科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我对各科的老师印象都非常深刻。”王晋豪坚持谈到了每一科的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化学赵老师,是一位很有规划、非常严谨的老师……物理老师很有激情,上课时嗓门最大,经常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们经常戏称生物老师‘树德名嘴、谁都敢怼’,她个性很直爽……数学老师令人肃然起敬,他平时还会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英语老师有些‘毒舌’,看待专业问题很深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最让王晋豪难忘的,就是当他高一考试“心态崩了”时,班主任语文老师说一席话:
“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想三件事:一,确定是不是有能力解决;二,如果有能力解决的话应该怎样做;三,你今天能够做些什么。”
这番话王晋豪铭记在心,并且当成了人生箴言:“它总是能提醒我,要稳定心态、活在当下。”
彭程
理科总分699分
语文121分,数学149分,英语148分,理综281分
高度自律
在树德的每一天都快乐而充实
初中就读于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彭程,对成都的公立中学并不了解,对树德更是“没有任何印象”,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后,树德给他的,是“冲击性的感受”。
“树德中学的老师基本上全天都在办公室里,我们可以随时找他们问题。甚至有时候考试成绩差了,老师还会单独找学生进行督促。”彭程认为,在这里学习,最独特的“风景线”就是问题。同学们的课间或午休后尤为充实,“下课铃一响,大家不是开始聊天,而是冲向办公室去问题,或者午休起床后,教室里就没人了,大家都在办公室里。”
在彭程看来,树德中学学习氛围好,学生学习习惯也好。“每一分钟都知道下一分钟该去干什么。”
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并不会把学生的时间占满,做完作业后,他会主动去额外刷题。
高度自律,让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充实,还有快乐。当问及为何快乐时,他的回答里,除了打篮球,就是与同学们一起做题、一起讨论。
成绩超出预期但并不是偶然
目前已确定填报清华大学
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彭程表示比较满意,稍微超出预期。
但这并不是偶然,他从一进校起,就是一名妥妥的学霸。高一时,曾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中,获得全国三等奖,高二到高三,连续两年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赛二等奖。
成绩一直维持在学校前20名以内,只有一次跌到第25名,最好时,曾多次考到年级第一。成都市诊断性考试排名也均在市内30多名。
目前,他已接到北大、清华招生组的橄榄枝,最终确定填报清华大学。这一次,他看重的依然是“氛围”。他曾多次参加清华夏令营、工科营,这些经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里面‘大佬’比较多,老师也很厉害,随便列举一个人就是国家级的,不仅学术氛围浓厚,活动、体育等氛围也相当浓厚。”
晏文骐
文科645分
语文113分、数学148分、英语144分、文综240分
合理制定复习计划,考前夯实基础知识
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好自主复习时间至关重要!晏文骐分享其学习经验,在考前一个月,全面回归基础知识,主攻错题本、笔记框架、教材。同时坚持做好解题思路记录,每天预留1~2小时用于查漏补缺。
“我会提前给每一门学科制定复习时间表,有节奏、有重点的复习。”晏文骏谈到,自己的班主任、科任老师也会提前了解其复习计划,给出合理建议,以防“走弯路”。
例如有一阵子,他疯狂沉迷于‘刷题’,想走题海战术。幸亏政治老师及时“点拨”,意识到做题不在多,而在“有针对性、分材料、认真对比教材知识点等”,达到一道题解决一个知识点。这也让他尝到了甜头,这次高考中,他的政治取得了92.5分,成为了“意外之喜”。
提前进行模拟考试,寻找自我最佳状态
除了严格的时间表,晏文骐也会通过考试模拟、心态记录等,在不断地尝试与调整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题”模式和“心理”模式。
他表示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模式,能够更有利于心态的稳定。并且,要学会在不断地模拟考试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答题思路,以达到“条件反射”的效果。如此以来,即使考试有意外情况发生,也能“及时止损”。
开放包容的树德,成就更自信、开朗的自己
谈到学校时,晏文骐引用了《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在他眼里,树德中学是一所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学校。学校拥有的各种社团活动、音乐节、学术交流活动等,打造了“开放包容”的氛围。
而和同学们的相处也十分融洽。在树德,每个人都是独立且存在的个体。所有人又向着同一目标前进,最后凝聚成了“解决问题共同体”,积极共享各种资源,共同进步。
这种和谐、友好、开放的氛围,让我勇敢地分享、交流,成长为更自信、开朗的自己。
廖健
文科640分
语文120,数学145,英语139,文综236
文要“读得懂,说得好”
理要:“改错,建模”
据了解,廖健同学平时在班上一直是前三名,得知自己成绩的时候觉得有些许遗憾。“觉得有些科目比预估分低了,预估分数为650分,数学预估满分。”
谈到学习方法,不得不说廖健同学在学习上很有一套,擅长“分类学习”,小浪从采访中得知,廖健把各学科分为文理两大类。理科为数学;文科包括语文、英语、文综三科。
文科“读得懂”是要在考试时指读得懂题干、读得懂材料、读得懂考点;“说得好”是指概括好材料、扣住设问、准确迁移与结合所学知识。
理科“改错”就是把每道题用某种方法踏踏实实算出来一次;“建模”则就是建立模型的意思。
娱乐学习两不误
曾在阿斯丹商赛海报设计中获第一名
像其他男孩子一样,廖健同学的主要爱好也游戏,问到他是如何平衡娱乐和学习时,他说:“平衡的话思路很简单,只有周六周日可以打,每天最多两小时。符合这两点就行
在树德中学读书计划性强 老师也能充分信任同学
“每次我们临近大考或大假,学校都会让我们制定计划,有些班级甚至每天都有计划,我们制定的计划都会经过老师们的指导和修改。”在这样的要求下,廖健同学养成了制定计划的习惯,这样一来,每天不仅过得非常充实,而且能够让他体验到早上有目标感,晚上有成就感。
“当然,老师也非常信任我们,比如说计划的制定,老师们都是指导方向,修改也并不多,很尊重同学意愿”
目前,廖健同学准备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系,原因有三:第一,他本人逻辑思维强,适合法学要求。第二,他本人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也非常强。第三,法学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公义、促进社会大治,与他自身理想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