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的桥故事(系列篇)
(之一)明清临邛城的桥 作者:凡丁
清嘉庆《邛州志》引《旧志》曰:“邛州西百步有池塘……昔名瓮亭,今更名观雨亭,由州西北角穿城凿沟,引水连灌三池,上池即观雨亭前池,中池在治西南明杨伸花园内,下池即治南圣(文)庙前泮池(月儿塘)。明宏治间,知州董杰楷书‘临邛文脉’四字立碑。万历间,知州卢中华更立。有三桥,上桥名接仙桥,在州判公所左侧;下桥名天星桥,在南街往演武校场路中;中桥名文脉桥,在正西街。谚云一脉灌三池,即此。”
关于“上桥名接仙桥,在州判公所左侧。”
按《邛崍县文物志》载:“明洪武九年(1376),临邛县公署在南街。”按即原南街小学处。又《邛崍县志》云:“成化十九年(1483),临邛县升为直隶州后新建大堂,按其遗址即原邛崍县人民政府。”
推知明万历间的“州判公所”在今瓮亭公园内。
而“在州判公所左侧”的“接仙桥”在原书院街的东头,即今瓮亭公园内西边的文脉堰上。民间传为:飞仙桥(今无)。
接仙桥的东边即唐代的“水亭”位置,明初因“发掘出卓氏钱瓮”改建为:瓮亭。
清嘉庆《邛州志》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州戚延裔培修瓮亭时,将瓮亭更名为:大公亭。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又改大公亭为:观雨亭。此时因白鹤山中的“翠阁秋阴其阁久废,临邛八景缺一,特将‘翠阁秋阴’景观移至州左‘观雨亭’处”,将“观雨亭”权当“翠屏阁”。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将“翠阁秋阴”景观移至金龟山的凤巢寺中,“翠屏阁”复名:古瓮亭。
1936年,民国政府以“古瓮亭”为核心景观,改称新公园,建国后称:人民公园,今称瓮亭公园。
关于“下桥名天星桥,在南街往演武校场路中。”
按:
此处的“演武校场”即民间俗称的:南校场坝。而“天星桥”位置,在小南门外的护城河上,因小南门聚奎楼上之“奎星阁”而名。
据《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城池篇〉载:(城)东南角上竖聚奎楼一座,为文风设,详载《楼院志》中,城外掘壕(护城河)卫之,城内东有小沟(指文脉堰),引活水环绕焉,规模亦壮丽矣。明末流寇破蜀,遂致残毁。
清初的演武校场在小南门外,即今邛崃市人民医院和家乐福一带。乾隆时期曾迁往西门外,因受水灾,又迁天庆寺以东。为示区别,民间俗称为:西校场坝。而清初的演武校场俗称为:南校场坝。如今除“朱水碾”原住民外,少有人知晓“南校场坝”了。
关于“中桥名文脉桥,在正西街。”
按:
文脉桥位置,在今新牌坊街以西近100米的西街上。
因文脉堰在瓮亭公园“日池”西边,但在明万历(1573-1620)以前,西街只是一条路,尚无街坊相连,清康熙时,鼓楼口尚有公地二分,今西校场口尚有明洪武七年(1375)建的西坛—社稷坛。文脉堰从今南岳街西边经晚明的杨伸花园池、文庙前月池、小南门护城河后合南河。
清嘉庆《邛州志》引《旧志》曰:“明宏治间,知州董杰楷书《临邛文脉》四字立碑。万历间,知州卢中华更立。”到清嘉庆作《邛州志》时,方才形成正西街。故曰:“中桥名文脉桥,在正西街。”
另外
明清临邛城东有东湖,西有鉴湖。城内有水井数百口,闻名的除文君井外有东门矮子井、高水井街的高水井、南街的文明井。
除日池、月池、杨伸花园池外,还有表示北斗七星的七星凼,其中不乏泉眼,文君酒厂前身大全烧房便吸泉水凼之泉水酿酒。
城周护城河上,还有四道作防御的御桥(民间传为渔桥):南门御桥名:玉带桥。北门御桥名:拱辰桥。东门御桥名:文兴桥。西门御桥名:挹秀桥。
(以上见清嘉庆《邛州志》354P)
此外,东南北面护城河上还有碾磨坊三处。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邛崃城中水网纵横,四条主街之背后尚是大片农田,处处古建、园林、寺庙,真乃一座田园化的城市。如今非中非西式的楼群林立,毫无特色可言。
笔者认为: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如果不了解一个城市的过往,便无法延续其历史的脉络,从而难以展望这座城市的未来!
——此语仅供邛崃市“创建天府旅游强县”参考。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