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47|评论: 6

粮食安全,行内人士阐释真实内幕!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3-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文
==


      粮食安全,行内人士阐释真实内幕!


                         刘知滔


粮食问题.jpg
        这几年,网上谈论粮食安全的文章陆续增多,表明大家对粮食安全问题非常关注,也十分担心,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粮食安全管理的行内人士,我想说的是很多谈论粮食安全的文章基本上是外行说事,看似有条有理,实际上是雾里看花。就好比男人给大家介绍生小孩的感觉,不管他讲得如何眉飞色舞,绘声绘色,与真实情况都有很大差距。下面我就目前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用问答方式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一、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古往今来,中国历朝历代都曾经历过粮食危机,虽然各朝代都建立了粮食储备,却从来没有将“粮食安全”一词正式纳入话语体系。谈粮食安全,先要从粮食危机说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粮食主产国和一些地区连续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粮价大幅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这是二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粮食危机,为此,1973年11月联合国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第一次粮食大会上通过的《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罗马宣言》,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提出了“粮食安全”的问题,此后,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均把解决粮食供求不足的问题纳入了重要的办事日程。

      斗转星移,世界第一次粮食大会后的1994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在对中国粮食经济经过长期调查,分析了中国未来30-40年的人口、人均消费水平、耕地、复种指数、水资源、化肥投入、单产和环境的态势后,在当年《世界观察》杂志第9-10期上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长文,该文声称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未来大量进口粮食,将导致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致使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无力购买必须的口粮,由此加剧世界贫困问题,还将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崩溃,甚至还将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危及全人类生存,因此中国的粮食短缺对世界的危害比军事入侵还严重,可能会对世界的粮食供应甚至政治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石破天惊,发表后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该文章同时也引起了中国高层和众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中国相关部门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主流媒体在持续对布朗观点进行批驳的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布朗虽然不太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预测存在缺陷,但他提出的问题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

       此后,中国政府事实上以《谁来养活中国人?》一书为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粮食危机。一是持续多年投入巨资在全国各地建立粮食仓储设施,增加粮食储备规模;二是投入巨资改善农业水利设施,增加粮食生产科技投入,努力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三是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粮食管理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范围,1998年以来,先后出台了《粮食收购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建立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2011年国务院在推进粮食立法的过程中正式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此后又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法》,并建立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不得不说,《谁来养活中国人?》一书对中国深刻认识粮食危机,全面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粮食危机是否即将暴发?

       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目前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原因有以下几点:

       ■ 国家粮食储备充足。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已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原粮储备,这是确保国内粮食供求长期稳定的基石。当市场粮食出现供不应求价格暴涨时,政府会适时动用储备粮食来稳定市场,这是以市场手段的形式来处理供求矛盾。为此,无论是储备规模上还是资金实力上,外资或国内私营粮食企业要想操控粮食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有再大的实力都比不过中国政府的实力。

       ■ 粮食产新周期较短。国内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粮食品种如大米、小麦的生长周期一般在6~9个月,即使在国内粮食储备不足,市场供求暂时短缺的情况下,只要用玉米、土豆、红苕以及杂粮等非主要粮食品种或者蔬菜短暂代替,待当年粮食产新后,市场上又有充足的粮食保证供应了。

       ■ 国际粮价优于国内。多年来,国际市场大米、小麦、玉米的价格远比国内低,即使国内因储备不足或者产新不足导致短时间粮食供求失衡,国家也有能力紧急从国际上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求。

       ■ 粮食应急预案完善。目前,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制订了《粮食应急预案》,建立了遍布城乡的一大批粮食应急加工网点、供应网点,同时还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应急小包装成品粮食储备。在关键时刻,政府会通过启动粮食应急预案来稳定粮食市场供求。

       ■ 市场与法治手段兼备。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中国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规范粮食市场的法律法规,对垄断市场、串通涨价或者故意哄抬粮价,或者不向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真实情况的经营者,国家可以用法治手段予以惩治,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动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来干涉市场。为了保持市场活力,促进粮食商品流通,在市场粮食供求正常的情况下,粮食价格的合理波动国家是不会干预的。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中国并不存在真正的粮食安全危机,但国家对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是早有应对措施的。网上一些写手不断渲染粮食危机,反复提醒大家立即囤粮,好象世界末日到了,那些都是言过其实,不可信以为真的。

       三、城镇居民家庭是否有必要囤积粮食?

       城镇居民家庭可以适量存放一些粮食,但大量囤积粮食,特别是存放数量较大的成品粮则是不必要的,也是很费事的。要知道,国家粮食仓库一般是保存原粮(未经过加工的粮食),加之粮食仓库除具备防水、防潮、密闭功能外,还配有烘干、通风、降温、粮情监测、虫害处理等专用设备,在此条件下,原粮保存3~5年都不会出大问题,而私人家庭存放原粮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

        私人家庭存放成品粮,如果不是低温或者真空保存,夏季一般存放1个月后粮食就会生虫或者霉变。如果具备低温存放成品粮食条件,可以根据家庭的粮食消费量,最多备存二个月的成品粮食即可,否则会造成损失。多年来,粮食价格都是相对稳定的,即使短时间内出现价格暴涨,居民每年在粮食消费上所增加的支出也是微不足道的。

        四、中国粮食安全的临界点在哪里?


        尽管粮食危机并非迫在眉睫,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隐患却不可忽视。在我看来,粮食安全危机真正来临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国内粮食产量和库存粮食总量远不足以满足消费需求。二是国家外汇严重短缺,当国内粮食产量和库存不足时,又无钱在国际市场采购足够的粮食弥补国内粮食差口。当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中国粮食安全的真正危机就到了。

        如果国内粮食总量虽然不足,但外汇充足,国家不差钱,即使国内一粒粮食都不生产,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买粮化解危机。同样,如果国家外汇不足,但国内有充足的粮食产量和库存,不需要花钱在国际市场买粮,那就更不用担心出粮食危机了。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消费量巨大,如果自己生产不足,又有无力购买,靠国际援助将是杯水车薪。

        目前令人担忧的,一是很多地方农民因为种粮收益低,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并不高,加之持续推进的城镇化影响,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农村种粮的人已越来越少了,而且粮农普遍呈高龄化现象,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已呈逐年减少趋势。二是随着中国与欧美等国贸易战的延续以及部分外资企业的大规模撤离,中国外汇收入的规模已明显不如以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家对外汇的管制越来越严。因此,粮食危机虽非迫在眉睫,却是一步一步正在向我们逼近。

         五、网传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真相是什么?

        ■ 多地粮食仓库的火灾是怎么回事?近年来国内已发生多起粮食仓库火灾事故,官方调查结果没有一起是人为造成的,网民对调查结果并不相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得靠证据说法。现在的粮食仓库,除了个别省市的偏远乡镇还有极少数老旧仓库在存粮外,绝大部分是用钢筋水泥建造出来的现代化粮库,库区内消防设施很齐全,安全检查历来非常严格,按常理来说是很不容易发生火灾的。在没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意外事故等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 各地粮食应急演练是怎么回事?粮食应急演练就象消防演练、反恐演练一样,演练时刻并不表明问题已经暴发,演练是为了在危机发生时政府能够应对自如,不乱阵脚。另外,各地政府已经建立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体系要求每2~3年必须开展一次粮食应急演练。因此大家才会不断看到各地开展粮食应急演练的新闻。不明真相的市民觉得有点紧张,其实不必惊慌。

       ■ 少数地方粮库空虚是怎么回事?国家储备粮食按照规定每三年左右要进行轮换,旧粮出库后与新粮入库之间有一个仓库空置期叫轮空期,这是国家允许的。一些地方出现的粮库工作人员勾结他人,弄虚作假、盗窃粮食、贪赃枉法等行为导致粮食库存空虚,属于极个别企业监管不严形成的,目前国家对储备粮食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但再严格的管理也会有漏洞,就好比自古以来规定杀人都要偿命,却还是有人会以身试法。

       ■ 粮食出库有大量泥沙是怎么回事?国家仓库的粮食,入库时是从下逐步往上堆高的,出库时是从上往下逐步出库的,粮食从入库到出库的3~5年时间里,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不断震动的原因,仓库中粮食里面原来含有的一些泥沙会陆续从上往下渗漏和沉积,到整仓粮食出库的最后,最底层的粮食看起来就会有很多泥沙和其它杂质。

       六、国家未来在粮食安全上会有哪些举措

       ■ 粮食安全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今后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全社会所有公民,以及与粮食有关的所有行业,都将接受粮食安全和爱粮节粮知识教育。

       ■ 粮食安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目前国家正在抓紧制订《粮食安全保障法》,不久将会提交全国人大讨论审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出台。

       ■ 政府将鼓励和支持民间储粮。国家将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仓储设施、自主储粮;鼓励粮食收购、批发销售的粮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销售粮食的大型超市保持一定量的粮食库存。要求粮食经营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大型超市承担一定数量的社会储粮责任。


        转文后记:

       ======


             脚下这片热土关乎着你和我!


         上面这篇文章是近日谢歌的广安本土一位挚友刚写出来的重磅力作。今天(3月6日),文章首发在凯迪社区论坛上。文章发出后,立即被凯迪网的编辑选发置顶到了首页,用本文中的第一张图片进行引导性阅读提示。(如下图)

232208ubw6ccg8dw6xeg6c.jpg

         在该文发出的时间段,凯迪社区网站上的在线网民已经达到35万多人,该文浏览量非常之高,值得您真心收藏。近期,本栏目将陆续推送本地民间草根写手的力作。

————————————————————
民生关注、热点分析、拥抱自由、独立思想、以卑微的“闲言碎语”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3-7 00: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粮食是个大问题,如果所有国家不卖粮给中国了,我国的存粮能撑多久?

发表于 2020-3-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饭问题值得关注。
发表于 2020-3-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关注农民生存环境、注重农业发展,以确保食之无忧!
发表于 2020-3-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集中城市发展而忽略了农村发展……

发表于 2020-3-7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粮食如果过度依赖进口,等于把脖子给别人捏着。一定要保证口粮的自给自足。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