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人怎样过春节
邛崃古代美 编
解放前,大邑人过春节是很隆重的,现据记忆所及,杂记如下:
喝腊八稀饭 腊月初八日吃腊八稀饭已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北宋时,都城开封府到这天,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送进宫庭,作为御膳,简称“腊八粥”。以后影响到民间,年年此日都喝腊八稀饭。
清末民初,大邑盐店、当铺的老板都是老陕,对煮“腊八粥”很有研究。据说,粥煮好后用窖冷藏于地下,可以吃对年不变味。这无疑增加了大邑人喝腊八粥的兴趣。
贴春联
年年春节前夕,家家门上都张贴春联,以志喜庆,并祈求新的一年诸事如意,吉祥平安。
对联是诗的缩写。诗的内容有歌颂、讽刺、抒情、感怀、叙事等。而春联的内容除赋予贺新春的意义外,大体也和诗差不多。如“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来也鱼龙变化,时至矣桃李芬芳”这不是为欣欣向荣的大自然而歌颂、而欢呼吗?如“白雪有情问我素,红梅无意任它鲜”“年年严何在?春回椿不回”这不是丧父者思亲之情溢于言表吗?又如“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但求心中无愧,何须 门上有神”,岂不是有感于世态炎凉,借春联以抒发自己光明磊落、胸襟坦白的豪情吗?
大邑人过年对贴春联十分讲究。有文化的人喜欢自己拟稿自己写,以展示本人的才华和情愫,留下很多佳作,传为佳话。就是不识字的农民,也要在腊月三十日前赶一次场,请街上写春联的老先生写几联,拿回去贴在大门、堂屋、寝室厨房的门边。有的还要换贴家神。他们说,贴了春联就是没什么好吃的,也像个过年的样子。因此,一些穷知识分子,往往抓紧时机靠写春联挣几斤肉钱。有的先生写春联还联系实际,临时编撰,以示告诫。如鹤鸣乡一农民叫张合山的,为人性急,爱翻小话,不顾后果。他请张仕钦写春联,张撰一联道:急步不如缓步稳,能言莫如谨言高。知情者都晓得是对他而发。
团年
大邑人春节前团年,常在腊月廿七至三十日举行。这天按习俗远在外地或已分家的子女,都要回到父母身边,共进团年饭。表示一年辛苦到头,应该高高兴兴的欢聚一堂,一则请已逝世的祖先的阴魂回来看看儿孙,再则向父母问安、拜年互致问候。团年饭离不得腌腊的猪头、猪尾和全鸡公。将这些食品煮熟后,用大盘陈列于家神前,点燃香火祭祖。全家人分长幼、男女先后作揖、叩头,放鞭炮致祭。礼毕再端至厨下,切好后才摆上餐桌。全家入座后,先静默几分钟,待父亲为祖先奠酒后才就餐。就餐时,下辈要给长辈敬酒、添饭,夹菜长辈要把好吃的菜肴给儿孙夹一些,以表示尊老受幼之意。(原稿无,编者补)
三十夜
大邑人在迎新送旧的腊月三十日夜晚(即除夕),屋内屋外,都弥漫着欢乐的气氛。有客人登门辞年的,也有主人出门拜年的,互相祝贺,互相慰问,人们完全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这天晚上更是孩子们的欢乐时刻。吃过团年饭,孩子们要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母舅、舅妈拜年。长辈们少不了要赏给孩子们早就准备好了的压岁钱,以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许多孩子收到不少压岁钱,把小包包胀得鼓鼓的,过几天富日子。这天晚上,孩子们还喜欢把早就扎糊好的兔儿灯、红纱灯、状元及第灯等,提着、牵着,打起闹年鼓,在街上或院坝玩耍,热闹非常。孩子们睡后,大人都围坐在杠炭火边守岁。除闲谈外,有打牌的,有喝酒的,到半夜过为止,炭火要旺,以兆来年兴旺发达。
《白毛女》中杨白劳年关躲债
旧时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贫苦之家,有的瓮底空空,嗷嗷待哺;有的告贷无门,牛衣对泣闹年的锣鼓声、爆竹声,只能引起他们的悲伤和怨恨。大邑县有“债不隔年”的旧俗。除夕前十数天债主一般要派人逼债,催债人上门吵吵闹闹,要吃、要喝,还要“草鞋钱”(逼债费)。有的欠债户或当或借,千方百计偿清欠款;有的无法可想,就只好硬起心肠,抛妻别子,逃到外地躲债。有的甚至走头无路,被迫悬梁自尽。同一时也,其悲欢何其相隔天壤也。
大年初一
新年初一日早晨,大邑人喜吃汤元,称为“抢宝”。早餐后的第一个活动是“走喜神方”,也叫“游百病”。这天,无论城市或乡村,家家户户,人人都要穿上新衣、新鞋,戴上新帽,出门“游百病。”乡下人喜欢进城,城里人喜欢下乡,或上寺庙,或到风景优美之地。有的还带上小食品,举行一次野餐,到处是片欢乐景象。这天虽不能闯门子,走人户,但碰到熟人或亲友,互相祝贺拜年则是应有之义。“逢人便作衣冠客,到处皆成揖让风”,两句诗概括了人们为新年的到来而欢乐的精神面貌。这天的民间禁忌是不扫地,不倒水,怕把财喜扫走、倒掉了。还忌打骂儿童和吵架斗殴,认为那将关系到一年的平安问题。
闹元宵
正月十五日夜晚为元宵佳节,是春节的最末一天。这天晚上,群众要大放花炮狮灯会、龙灯会从正月初一起耍了整整半个月,也要“烧灯”。因此,闹元宵最为隆重。
放花炮的集中点在县城十字口。花炮种类多样。花有纸筒花、斑竹筒花;炮有单个的占头子,有联串的五挂子,有花带炮,有地老鼠,有射纸箭等。大户之家还请炮匠特别制作,待狮灯、龙灯耍到他家门口时使用,也留一部分拿到十字口去放。这种特制的花炮威力和发射力都特别大。有的青年放炮不是漫无目的,往往是点燃后向人多处投掷,使你不防而饱受虚惊,特别对年轻妇女更感兴趣,越骂他越高兴,嬉皮笑脸的玩得更起劲。当然也有烧坏衣裤和炸伤皮肉的。
“烧花”这玩意,表面上是烧龙灯。即在龙灯耍圆的时候,用烧花增添气氛(俗称火龙)。为了对付火花的围攻,玩灯的青年都是赤膊上阵,把龙耍得飞转。就是这样,一晚下来,龙也成了光架架,耍龙的人难免多处烫伤。有时是几家人对着放火花,互不相让,愈演愈烈,即使酿成打架斗殴,官府亦不予追究,但毕竟变取乐为受苦。建国后烧花的事,再也看不到了。
楚翘(原稿) 谢良(整理补充)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略有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