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97|评论: 2

[群众呼声] 沈鶠菡与林一阳《大纸坊》的对话(第五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鶠菡与林一阳《大纸坊》的对话
第五集
林一阳:按照文学创作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要求,七十三节确实来源于生活,农村中集体劳动的时候,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可是否高于生活了?还请各位师友帮我审定。
沈鶠菡:73、74节所描写的“粗犷”野趣,是特定的时代、地区、人物关系下的常见“文化生活”,离开了“特定的时代、地区、人物关系”,写这样的“文化生活”,就没有了根基,成为“无源之水”。也就是这种“文化生活”通常发生在兄弟叔嫂之间,并不是“蒸笼不分上下格”的;也通常发生在“牵杂的小叔子”身上,不会发生在“大白子”身上。因此,文中缺少了必要的“人物关系”交代,如果不补上这一笔,就会让别的读者产生误会,以为随便何人都可以这样的“龌蹉”。
至于“是否高于生活了?”,这个问题使我想到了“编者”和“编著”与“著”三者的区别:“编者”是把别人的东西,按照自己的需要收集起来“编”成一本书,这是“搜集”;“编著”是把存在的东西,包括别人已经收集的和生活中别人还没有收集的东西,按照自己的需要收集起来加工后,“著”成一本书,这是“收集编写”;“著”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按照“自己的思想”、某种“思维逻辑”、“规范要求”写成一本书,这是“高于生活”的“著作”。
所谓“来源于生活”,是 “生活中曾经发生过”,只是把发生的“记录”下来;所谓“高于生活”,是 “按照生活逻辑应该发生的”事件。话说到这里,73、74节所描写的情节,究竟是“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还是“按照生活逻辑应该发生的”呢?你只要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自己回答了你所描写的东西是否“高于生活”了。也就确定了你是“编者”和“编著”与“著”的定位了。这只是我的管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75、76节,没建议意见。77节“赛武大有时想偷偷回家打顿牙祭,都被小金花无情地撵了出来。”中“牙祭”两字应打上双引号,才能表达出虽不是吃肉,而胜似吃肉的那种味道。78节上梁细节中还缺少给公鸡灌酒、木匠师傅每往上抬一步,说四言八句要红包、提斗撒红包粽子米钱的民俗环节。既然要写民俗就应该把过程写全点。
林一阳:是该打个引号。给鸡灌了酒就不神了。
沈鶠菡:所谓“神”,不是人们刻意“制造”的。而是指存在着某种现在科学发展还没有达到那种高度,因而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目前的科学无法解释,与有没有什么过程无关。过程的省略和回避,是不尊重“事实”,是人为“创造神秘”,我觉得不可取。
林一阳:小说就是要含蓄,要让读者产生联想,而不像介绍文章那么直白。是了酒还是其他原因,由各人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想。
沈鶠菡:你我两个的讨论,不在同一问题上;我说的是如何以《大纸坊》为载体,较为全面地反映川西民俗风貌;你说的是小说的表现手法。“含蓄”不是不说,而是“点到为止”,是“留白”给读者充分想像的空间。读者的想像是依托在作者的“点到”上的,如果没有作者的“点到”,读者无法去想像,即使想像了,也只是天马行空的想像,不是作者所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至少我是这样认识的。有分歧不是坏事,关键是在同一圆点上的分歧,讨论起来才有意义。一个说南山,一个说东海,就没有意义了。
林一阳:整个上梁活动都在表现川西民俗。至于鸡公在梁上为啥不跑?有说灌了酒,有说鸡到晚上是鸡漠眼,这些说法各有其理,如何点呢?就让名人去想像为好。为什么说神呢?上梁时梁木不够长,师傅叫木匠拉,可能拉长吗?人们只好借助神仙来说事。其实木头本来是够长的,是木匠和师傅合演的神话,这能点现吗?点现就没有意义了。至于木匠师爬梯子时撒不撒东西,各地的风俗细节各有差异,所谓十里不同腔,十里不同俗,总之,整个川西民俗大体如此。
至于陋习一节开玩笑的对象问题,一般是地方上同一姓的兄弟叔嫂玩,也有不同姓喊老表、表嫂之间玩的,尤其是不同l姓者居多。正如莫言所说,这些来源于生活的东西,不管再奇特也不能件件都写,为了高于生活,避免有人说低级趣味之嫌,我想删掉细节,只点到为止。对不?王老师。
沈鶠菡:好!在我俩的对话中,我一直重申:杨老师要有定力,别人的建议意见只是你的参考,不能当作“标准”。细节是供塑造形象用的,只要能凸显形象的细节,不必去计较是否“低级趣味”。在几千年的整个历史长河中,几个朝代或几百年的不近人意,是很正常的;在一位顶级大伽作家的作品中,有几本不近人意,也是正常的;在几十万字的《大纸坊》中,有一两个章节、几千字不近人意,也算不了什么。暇不掩玉,不必吹毛求痴,力求“完美”的结果,反而是不完美。另,文友们的意见也只鉴于一章一节或几章几节,必竞是没有全部看完你的作品所发出的意见。是“断章取义”。比如我前面建议的东西,你在第79节中就已经写出来了。我说这个的目的,是我们不能再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不能将断臂的维纳丝判定为不完美。另外,我还是坚持所谓“张家大院”、“李家大院”、“王家大院”……通常主人都不这样自称,多自称为“张府”、“李府”、“王府”……而你在第79节中又这样自称“一丈多宽的走廊连接着小天井和龙门,龙门上挂满了悬柱、垂花,两个翘角仰视天空,无比壮观。四个黑漆鎏金的大字赫然嵌在龙门上:“李家大院””我认为是不妥的,请推敲!
林一阳:说得真好!王老师。
沈鶠菡:81节中“追认烈土”的说法欠妥,原因是“烈士”两字是后来语。“烈土”的含义是:烈士就是指那些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以及为争取大多数人的合法正当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人员。自古以来,不少忠肝义胆的人为了正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舍生取义,他们的义举也永远在人民的心中,流芳百世。照此说法,蔡承宗应准确地称为“义士”。
林一阳:烈士二字,在商代就有了,古时列、烈二字通代用,烈士是个小官的职称。春秋以后,不论有无职务的生活,凡有忠义壮举多者称烈士。
烈士由词变为一个光荣称号,是从清光绪年间才有,而且是与革命者牺牲后相联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先用的。1905年10月24日,同盟会员吴樾在北京前门东站谋炸清廷五大臣而壮烈牺牲,1906年4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三期有题《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文前有“本社记者,北京车站爆炸丸……其实莫知烈士为谁何也。”此后,该刊又刊也史坚如、徐锡麟、刘道一等遗像,题为有姓名的烈士称号。
最佳答案: 回答时间:2013-09-03
烈士就是为了别人的生命财产而自愿牺牲自己生命的人。自古以来,不少忠肝义胆的人为了正义,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舍身取义,他们的义举也永远留存在人民的心中,流芳百世。有节气有壮志的人。《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
沈鶠菡:有据就好!古今意义有别,也可不管了。83节““卟通”一声,文祥一个箭步跳入水中,一双手敏捷地交叉在水面,就像只两肩浮绿水,双掌拨青波的黑鹅一样游来游去。那优美的泳姿和一块块鼓起的肌肉,看得二千金一眼不眨。”中,我以为“黑鹅”的形容不是很美,到底应用什么来形容,我也说不准确。
林一阳: “黑鹅”,说明他肤色黝黑,男人的肤色黑点是健康美。要不写成“雄鹅"如何?
沈鶠菡:85、86节,没建议意见。关于是不是“黑鹅”、“雄鹅”能否准确表达出健康、雄壮、威猛的特征,我没有较为准确的词汇语言,可以暂时放在那里“冷静”一下再说。我知道你这描述,移植于骆宾王的《咏鹅》,但此时此景,是要准确表达文祥的形象,主要是文祥在爱人眼中的形象问题。
林一阳:对。“雄鹅”具有健壮的雄姿。
沈鶠菡:87、88、89、90节,没建议意见。只觉得李明中与王瑞全的出现,前面的章节里面都没有作过“伏笔”,比如李明中因何离开蔡氏纸坊的,与李继武有何矛盾?也许你已经写了,我忘记了。
林一阳:前面没有出现过李明中,情节不离奇,但人物突然出现,有点离奇。至于纸匠们来去自由,不一定要与李继武有矛盾。
沈鶠菡: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1-15 18: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15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